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予     
吴语 《理财》2005,(9):81-81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向老板辞行时,老板舍不得他走,问他是否能帮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相似文献   

2.
近读一篇小故事,说有一位十分优秀的木匠,因年纪大了向老板申请退休。老板希望他在退休之前再盖一栋房子,木匠欣然应允。但遗憾的是木匠只想早点离开,没有用心去做,房子设计平庸,用材劣质,盖得粗陋。房子盖完后,老板来了,把大门钥匙交给了木匠,说:这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房子是你的了。木匠空剩无尽的后悔与愧疚。  相似文献   

3.
职业这张脸     
老村 《金融博览》2013,(4):80-81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在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他的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格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使他很  相似文献   

4.
职业这张脸     
老村 《金融博览》2013,(7):80-81
白石老人在晚年的自传里回忆.早年在他做木匠徒弟的时候.一开始.他的感觉很好.因为木匠这种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乡村里.也算是能格人才能干的职业.所以很是荣耀了一阵子。一天.师傅带着他背着木匠家什走道儿.迎面碰到一路人,同样背着木匠家什.师傅立刻躲到路边.恭恭敬敬地看着人家过去。这使他很不服气。后来师傅告诉他.人家是细作木匠.  相似文献   

5.
一个年轻人尝试做房产业推销。一次,他跟随老板去参加一个售房会。会上,有个商人看中了两套房子,一套靠街,可以做商铺,但因环境嘈杂,不适合居住;一套靠里,适合居住,但做生意显然不可能。商人犹豫不定到底买哪  相似文献   

6.
李华的家位于城郊乡的菜队,父亲是老菜农.他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便跟了父亲种菜,后来见种菜赚不了多少钱,便在一家花店旁边摆了个小货摊.一日,一位买花人问花店老板:你这里有没有花土买?老板说没有.  相似文献   

7.
某公司老板查账时发现一名员工偷了100万元,气愤地对那名员工说:"我要把你送去法办!"那名员工却说:"我现在房子、车子、家具、手饰都有了,什么也不需要了。你何必另雇一个人,又让他从头开始呢?"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云南金融》2012,(10):42-43
应征玩笑 有一天,某高级公司招聘员工,一位高材生跑去应征。老板问他说:“你有什么待遇要求?”那人说:“我想一个月薪水10万,一年有一个月让公司用公费送我出国,公司还要用公费给我租房子!”老板说:“我一个月薪水给你20万,一年有两个月公费让你出国,公司还送你一栋房子吧!”那个人惊讶地说:“不会吧,这么好?该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老板说:“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  相似文献   

9.
王国军 《税收征纳》2012,(12):56-56
早晨,刚上班的陈股长在办税服务厅里遇到一位姓皮的私营业主。这可是老熟人了,陈股长同他打了个招呼:“皮老板,你这可是稀客呀,今天到这里来有何贵干?”  相似文献   

10.
物业税漫议     
吴霖 《中国税务》2009,(10):59-59
有一贝Ⅱ流传甚广的故事,大致是说,一位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等存够买房子的钱时,人已经老了;一位美国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了一所房子,到老把钱还清,住了一辈子大房子。而今,这则旨在反映东西方不同消费观念的故事又有了新版本,说的是美国老太太年老后由于收入降低,同时又要还贷付税,入不敷出,最终将房子或出租出卖,或出现断供,年老了没房子住,出现“买得起、住不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1995年秋天,一个40多岁的山东汉子到欧洲考察饮料市场。他到达德国法兰克福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一个香港老板的电话,香港老板也要来欧洲考察机械设备。接到电话后,他立即给香港老板安排好了住处,老板到了,他又去机场接他。  相似文献   

12.
张世普 《理财》2011,(11):94-94
1995年秋天,一个40多岁的山东汉子到欧洲考察饮料市场。他到达德国法兰克福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一个香港老板的电话,香港老板也要来欧洲考察机械设备。接到电话后,他立即给香港老板安排好了住处,老板到了,他又去机场接他。  相似文献   

13.
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屈松云某厂总务科赵科长乔迁新居后,从老家清理出一堆短小的废旧木料。留着没处放,丢了又可惜,他叫来后勤组临时工钱木匠,试探地问:"这堆旧料,能不能做两只小凳子?"钱木匠认真审视了一番,说:"做小凳子?岂不大材小用!"赵科长惊喜交加,便委托钱木匠...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我来新公司任营销部经理有两个月了.公司以前做外单时没有销售部,业务是直接跟国外的老板联系的,现在改做国内市场才新成立了营销部,由我负责组建团队.管理我们营销部的老板不懂营销,于是派了个老员工给我当助理.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这个助理很霸道,言下之意她是老板派来的,我归她管.她没做过销售,但只要不按她的意思办事她就非常生气,还无理取闹似的干涉我的业务员.就此事,我跟老板沟通过,但因为他也不懂营销的规则,再加上人是他派来的,于是也没怎么表态,我也不好要求换人.请问,跟一个外行的老板怎么相处?  相似文献   

15.
早晨,刚上班的陈股长在办税服务厅里遇到一位姓皮的私营业主。这可是老熟人了,陈股长同他打了个招呼:"皮老板,你这可是稀客呀,今天到这里来有何贵干?""到你们这还能干啥,缴税呗!""缴税?不是我耳朵出毛病了吧"。陈股长可了解这个人,让他缴税难得很,总跟你推三阻四的,能拖一天是一天,好几次都是税务人员下了催缴通知书后他才把税款入库。这次刚刚是月头他就来缴税了,莫不是被罚怕了吧。陈股长问道:"你这思想咋转变得这么快?再说了,缴税还用得着你这个老板亲自出马?""唉,甭提了,不转变思想不行了,要不就亏大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木匠,手艺远近闻名,他做的木活精确又漂亮。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总要随身携带一把卷尺。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喜欢安静的老人独自生活了很多年,他非常习惯了这种生活,可是有一天这种生活被一群孩子的来临打破了,社区的一群孩子每当放学后都到这位老人的房子周围玩耍,他们大声地尖叫、嬉笑。老人被他们的吵闹声弄的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于是这位聪明的老人就想出一个办法。他走出家门对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儿来玩,我就给你们每人五块钱。”那天每个孩子真的都得到了五块钱。在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聚集到老人的房子周围玩耍。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有出来,自然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得到钱,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有出来,终于心急的孩子们敲开了老…  相似文献   

18.
他在一个公司工作了25年.25年里,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愤愤不平的他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在和老板谈话时,他向老板提出了要求,他的理由是:"毕竟,我已经有了1/4世纪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朋友曾给我讲过牛肉面馆经营的故事:牛肉面馆刚开张的时候,为了调动厨师的积极性,老板按销售量分成,一碗面给厨师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厨师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4元钱,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每碗多放几片牛肉老  相似文献   

20.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一位青年到深圳找工作.老板问他,你会做什么?他说我什么都能干好.老板把他安排到了离公司很远的一个小门面店负责营销.其实,营销对他陌生得很,但他一边学一边干,很快就适应了,并且干得很出色.结果被老板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提拔为部门经理.这个青年人成功的秘诀就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