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理财是评估客户各方面财务需求的综合过程,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等信息,从而帮助客户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的一种综合性理财服务。它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是针对客户一生而不是某个阶段的规划。正是由于它能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涉及银行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苏克 《西部论丛》2003,(2):28-29
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在营销方式、服务模式方面进行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这种改革对提高个人银行业务的综合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个人银行业务乃至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个人理财业务是围绕客户的一切财务活动和投资活动进行的综合化个人金融服务。服务内容不仅包括银行所能提供的所有银行产品及服务形式,而且包含了与个人客户财务活动相关的各项内容。个人理财中心作为综合营销服务的窗口,对外营销银行的所有个人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个人金融服务,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舒适的服务为前提,在营销方式上实行金融产品“组合营销”策略,达到了客户对其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在服务方式上,由现行的高柜服务模式,转向高柜业务与低柜业务相  相似文献   

3.
个人理财(简称PFP,又称个人财务策划、理财规划、理财策划、个人财务规划等)准确的定义是,针对人们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合理分配资产投资的方式。具体来讲,个人理财服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中按客户划分市场,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的总称。它通过对个人金融资产的重组与再利用而使其保值、增值的新型业务。  相似文献   

4.
赵菲 《辽宁经济》2010,(5):48-49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以帮助个人客户达成生活目标或投资目标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还处于新兴起步阶段,但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拓展个人金融服务,推出符合需求的个人理财金融产品,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产品种类与创新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以两极化理财经营为原则,推出个性化个人理财投资品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经历了打包开拓、交叉开拓和联合开拓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内部产品组合、银行代理和“金融超市”几大发展模式,其目标是统一开拓个人综合理财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党莉 《产权导刊》2013,(5):66-6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不断强化,为个人理财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我国对个人理财业的认知不准确、理财人员素质不高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金融理财师无法为客户提供综合的理财服务。本文在全面介绍个人理财业定义的基础上,用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我国个人理财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我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论丛》2005,(10):57-57
浦发银行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是一批经过严格培训的客户经理。他们接受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银行自己特色的理财服务,从银行目前可向客户推荐使用的理财产品,到如何清楚明白地向客户解释选择每一种不同理财工具所具有的风险。除此之外。宏观经济状况也是客户经理需要了解的内容,当他们向客户进行理财工具的解说时,会以宏观经济作为背景,比如利率的走势、政策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指银行通过专业理财人员对于客户的收入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等目标进行综合考察后,制定出最符合客户实际情况的理财方案.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均有推出理财产品业务,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此类业务发展情况的对比,总结了我国银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并最终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两个职能:一是创新,二是营销。  随着WTO的加入,个人理财业务将是竞争的焦点。外资银行在此项业务的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在发达国家,个人理财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一方面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同时,要强化市场营销。  一、科学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的合理确立  市场细分是企业研究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银行间的竞争主要在于获得客户以增加市场份额,追求利润最大化。细分市场就是要找准市场空白点,按照人口、地理、心理和行为变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  相似文献   

11.
张春玉  聂香 《中国经贸》2011,(12):109-109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人投资者在多个投资市场中,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组合来共同完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因此,如何深化理财内涵,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理财意识开始显现.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主体的出现使农村信用社的个人优质客户流失速度加快,原因就是农信社的个人理财业务不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文章从农信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优势、困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农信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现已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盈利空间和增强综合实力的共识。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将持有四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主要风险,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1、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金融生态环境;2、加快商业银行自身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与综合理财服务两大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基本业务.一是外汇理财产品.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程较短。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萌芽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5年.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分析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理财作为一项拥有高利润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业务,已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内涵出发,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从政策制度、产品创新、市场营销、风险监控和理财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在风险监控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居民个人理财意识的增强和理财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完善我国的个人理财业。文章通过比较中美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差异,从金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客户管理和产品种类四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冬瑾 《辽宁经济》2009,(11):5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小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对各种金融服务、资本增值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业竞相追逐的新利润增长点。个人理财市场诱人前景使其正在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本文拟就从激励、环境、品牌、促销四方面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理财业务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社会的财富增长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本身也是一项金融产品,有广阔的收费的空间。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收费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模式。文章重点从客户的需求方面入手,基于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出了对商业银行制定个人理财业务收费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客户结构研究拓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新增长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彤 《特区经济》2005,(12):218-219
一、现行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瓶颈分析1.银行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设置较高银行推出个人理财服务大多有着不低的门槛。无论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几乎都设定了50万元人民币或10万美元的底线,用来区分V IP客户,即一对一个人理财服务的对象。如中行、招行是本外币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