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北方小麦收购市场与面粉零售市场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我国北方主要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存在长期整合关系;随着小麦购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价格信号传递速度加快,小麦市场与面粉市场之间也存在短期协整关系.就因果关系而言,既存在上游(小麦)价格引起下游(面粉)价格的变化,也存在下游价格引起上游价格的变化,价格信息传递并没有固定走向.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整合程度看中国木材市场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97年7月到2004年7月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红松原木价格和12个城市的杉原木价格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测试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和短期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在多种政策的作用下,中国木材市场存在长期的整合关系,但不存在短期的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及市场综合联系指数方法对中国南方10省市2002~2014年12年间的木材市场整合程度与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木材市场⑴具有长期整合趋势,但短期内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阻碍了市场整合;⑵不存在严格的"价格变化中心";⑶价格影响机制以非对称传导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大豆市场的竞争状况。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大豆市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竞争性市场;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在偏离原有的均衡后重新调整到均衡的速度较慢,市场竞争的效率较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豆主销区市场引导主产区市场,但没有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主导市场。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一种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空间市场整合问题的思路。以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为例,本文首先采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识别了中国20个地区的小麦市场之间和27个地区的玉米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以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作为运输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虽然不同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协整效果,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运输成本只能解释交易成本40%~50%的变差,并不能认为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是高度整合或高效运行的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白糖、猪肉7种主要农产品之间的长期价格均衡与价格传导路径。考虑到单次回归结果对样本期的敏感性,本文在总样本期内通过滚动窗口抽选了多个子样本期重复进行协整检验并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玉米、棉花和白糖处于价格传导链的基础地位,小麦和大豆处于中间环节,稻谷和猪肉处于末端环节。其中,玉米价格与其它农产品价格之间通过协整检验的次数最多,且玉米价格在协整系统中被识别为弱外生变量的频率也最高。考虑到玉米种植区域广泛、总产量高、用途丰富、产业链深度与广度都较高,且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的联系紧密,本文认为玉米是中国农产品价格稳定中的"锚"产品。政府应当加强对玉米市场的重视,在对农产品制定价格调控政策时要充分利用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麦、玉米和生猪收购市场整合程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共聚合法和市场联系指数法对我国小麦、玉米和生猪收购市场的整合程度进行了研究,所用资料为农业部农研中心固定观察点和畜牧兽医司的收购价格。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收购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好的长期整合关系,生猪市场虽也存在长期整合,但整合程度没有小麦和玉米市场好;短期整合情况正好相反,小麦和玉米市场均不存在短期市场整合,但各地生猪市场中“河南和江苏”、“上海和天津”之间存在短期整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三种产品的农户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国际价格相互之间的价格传导,以及不同省份批发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贸易政策限制,三种谷物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国内外价格传导不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谷物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价格传导比较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农户收购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价格传导不充分;不同省份小麦和玉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高,而大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会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和途径一直是农产品价格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际大米价格与国内大米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输入关系,在考虑国内大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检验了大米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间的整合关系。[结果](1)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保持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国内大米价格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弹性为00226。(2)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大米价格每上涨1%,国内大米价格会上升约01%。(3)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大米会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保持长期整合关系,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可能会通过间接渠道传递至国内大米市场。[结论]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其他粮食品种对大米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中澳羊毛市场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澳羊毛市场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从短期看中澳羊毛价格的传导作用十分有限。在对这种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缓减中国羊毛供需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小麦市场的实际供求状况。据估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小麦库存量占总需求量的比值达到59%~86%,中国小麦市场依然是供过于求,并存在着压库问题。其次分析了中国小麦价格(实际收购价和集市价)与加拿大、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小麦出口价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价格关系。再次,运用格兰泽尔因果检验得到的国内外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表明,国际价格变化快于国内实际收购价格,可见。政府对国内实际收购价进行着较强的调控和管理。本文结论为:中国小麦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提高中国小麦市场的运行效率,确保小麦市场的自律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中国原木进口月度数据,在协整框架下对中国原木进口需求弹性展开计量分析。为了修正序列相关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DFGLS估计方法被采用。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原木进口与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中国原木进口需求的国内经济产出弹性和实际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0.61和-0.66,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由于长期协整关系的存在,中国原木进口量在短期内对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将在下月被修正29%。此外,中国原木进口呈现明显的节假日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应用JJ协整检验方法测度了中国生猪产销市场整合水平,然后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生猪产销市场整合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生猪产销市场整合程度逐步提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与其他地区生猪市场整合程度最高的中心市场既可以是生猪主产区中的辽宁省和河南省,也可以是生猪主销区中的天津市和福建省,针对中心市场制定的政策可以较快且较完全地传导到其他地区;生猪产区和销区的人均猪肉产量、人均收入水平、规模化养殖程度和公路密度是生猪产销市场整合的决定因素,且这些决定因素对生猪产销市场整合的影响存在着基于省际地理距离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5~2007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风险投资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单向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粮食市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为样本,每个品种分别选取了南方和北方两个批发市场,运用共聚合法,Granger-Causality因果分析法和市场联系指数法(IMC)对国内主要存在长期的内在联系,第二,大米和大豆市场以及南方小麦市场均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玉米市场和北小麦市场的变化则领先于国际市场,第三,南方大豆和大米市场以及南北方玉米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序最大,南方小麦批发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最小,最的,本文建议政府应将南方作为粮食市场和贸易调节的重点,并分品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对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展开分析。在对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及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采用对时间序列进行相应的ADF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在真实存在协整关系的情况下,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构建VEC模型的基础之上,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一个误差项的变化对于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美小麦期货市场相关性及引导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通过对中美小麦期货价格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美小麦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和引导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模型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中国促进小麦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的玉米期货市场、玉米现货市场、CBOT玉米期货市场以及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四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与相互冲击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四个市场的一阶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构成了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具备了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以及存在关联性的大豆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与引导功能。但是由于我国玉米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不够,所以我国的玉米期货在国际玉米定价体系中还没有达到支配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