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看点     
5亿美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网站,东方财富网日前表示,将在6到9个月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加盟东方财富之前,公司CEO其实先生表示上市将为公司带来5亿美元的资金。“我们希望成为金融领域的MySpaoe,在这里许多拥有共同兴趣的人彼此结交和商谈股票相关事情。”在2007年中,东方财富网的预期营收为1100万美元到1300万美元,该数字有望在明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2.
美国基于美元霸权的金融核战略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逐渐成为世界本位货币。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得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谋私,而让全世界来为其分担这些政策实施的成本。为了维持并加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被我们定义为金融核战略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在该战略的实施下,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打击了一些对其构成威胁的潜在竞争对手。近年来,美国已逐渐将矛头瞄准了经济日益强大的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金融战略,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回归固定汇率;调整税率平价;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姚大庆 《世界经济研究》2023,(7):107-117+136
文章从各类制裁措施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国际货币职能的依赖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常用的8种对外金融制裁措施。在假设的场景下对比了中国实施类似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及原因,进而分析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之反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三次主要的金融制裁与美元地位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岳华  黄秋敏 《特区经济》2006,210(7):165-166
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经济理论之一,它认为具有霸权地位大国的存在,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金融领域,霸权稳定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通过多种形式推行美元霸权,如金融外交、汇率安排、制定国际规则等。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却使世界为之“付费”。本文对霸权稳定论与美元霸权进行评述,并总结归纳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键货币境外余额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变量,它不仅会影响关键货币的国际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也关系到境外关键货币持有国的经济稳定和储备资产安全。关键货币国通过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对境外货币余额的规模、资产配置、地区分布以及持有者结构实施管理,以便实现对外融资、获取经济安全和榨取财富等多重目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经济安全、国际博弈和对外融资的目的,美国大致会阶段性地吸引美元回流并调控其在国外的分布,但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国内的两党政治体制将使其境外美元余额的规模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张,因此人民币近期仍面临升值压力,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将会持续甚至加剧。随着中国国内资产价格的下跌,美元的升值和回流在中期时段内可能会冲击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如果美国不能控制其财政赤字,中国将长期面临美债和美元违约的巨大风险。中国需要降低宏观脆弱性,加速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摆脱美元陷阱。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中国投资收益差额为负数的格局有其合理性;即使长远来看,投资收益差额不为正数,很可能是好事。"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巨亏268亿美元"——某媒体的一篇报道因"爆出"这个数字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这一说法却完全经不起推敲。"对外投资巨亏268亿美元"之说,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相似文献   

7.
王东 《中国经贸》2009,(21):44-47
近一段时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与金融形势出现好转迹象,各种利好数据不断出台,但美元走势却与其经济和金融形势背道而驰,在过去的半年中美元大幅度贬值了10%以上。由此,人们不得不对当前美国货币政策的意图提出各种质疑,对美元未来走向的判断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此同时,受当前美元“弱化”影响,人民币所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的评论,也纷纷见诸于各媒体和报端。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统计显示,2010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1260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23354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7907亿美元。笔者认为,新的统计方式虽然日趋合理准确,但外商在华资产仍可能被低估,与此同时中国所谓外汇过多的说法也应该可以得到部分澄清。外商在华资产曾被低估本次统计的变化在于,外汇局将外  相似文献   

9.
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2,(29):10-11
中国家庭总净资产高美国两成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宣布:中国家庭总净资产为69.1万亿美元.美国家庭总净资产为57.1万亿美元,中国家庭总净资产比美国高出21%。  相似文献   

10.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相似文献   

11.
美元的“全球赎买”引发了全球危机,又将在“全球赎买”浪潮中由强变弱,并最终丧失其“一元独大”的国际货币地位。判断美元的未来,就是看美元能不能继续保持国际储备贷币、国际结算货币以及国际初级产品定价货币三个重要的国际货币地位。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金融危机,即市场失衡的金融危机和操纵或泛滥货币的金融危机,当前全球所面对的正是因为美国放任美元的道义责任所引发的操纵或泛滥货币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元正在经历“顺向为王、逆向衰败”的发展前景,美元衰败之时有可能就是美国解体之日。美元的衰败,对人民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尤其是人民币)的前途就是决战金融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东亚国家和地区国际商品贸易定价货币的选择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东亚汇率传递的特征及美元贬值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并提出中国的对策。研究发现:美元定价已成为外部冲击向东亚经济传导的重要渠道;美元定价导致美国和东亚之间只存在单向的汇率传递,从而削弱约束美元贬值的内在机制;在美元定价条件下,东亚国家在面对美元贬值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时乐观其成,但是在面对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滞胀"冲击时却没有有效的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外资养猪     
外资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养猪场! 此举对中国人的餐桌意味着什么? "高盛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正在按照区域来大规模地收购."高盛养猪的消息,引发中外媒体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起来的外汇储备总额在6月底达到了8379亿美元,而同期日本的外汇储备为8340亿美元,中国总体外汇储备首居世界第一。虽然这一数字和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稍有出入。中国中央银行公布的2005年6月外汇储备是710973亿美元,加上香港金管局同期统计的1220亿美元,共计832973亿美元。为此,金融专家预测,根据我国上半年以来外汇储备逐月增长的态势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将在短期内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专家作过这样的统计:进出口额自100亿美元上升到1000亿美元,用了16年:从10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13年:而从5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仅仅用了短短3年。一些媒体和官员盛赞这是中国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里程碑背后却有许多值得忧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勇  王跃西 《东北之窗》2010,(11):50-51
中国3月份将手中的美国国债增加了177亿美元.达到8952亿美元的庞大规模。这是中国时隔半年之后首次增持美国国债,此前,中国“一直处于减持美国国债的通道内”,曾被解读为“利用金融实力向世界发出不信任美国经济的信号”。那么.这次中国的“改弦易辙”是不是发出另外的信号呢?  相似文献   

17.
张云 《开放导报》2008,(2):71-76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的国际流动性膨胀机制,使美元面临危机,也使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向外输出人民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解决国内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案;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搭建人民币金融资产对外输出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体系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关键货币之间汇率冲突不断,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是美元危机。美元面临多方面挑战。美元体制基础弱化的征兆越来越明显。国际主导货币之间的竞争呈现新的特点。我国应注意发挥人民币潜在功能,完善外汇政策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宜立足于"不急不躁"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1,(7):16-17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博士认为,大约在2020年左右,中国GDP的总量达到20万亿美元,略低十美国;人均GDP水平大约在1.2到1.3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6年国际金融论坛将于2016年6月2~4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美元升息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形势及风险",共分五个议题讨论:一、美元升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二、美元升息与全球债务问题三、美元升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四、人民币"入篮"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