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源初是一个独立工作的当代艺术家。陈源初的艺术有他独特的当代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的艺术是以一种孤独的,没有其它艺术家有类似的风格,去表达他心中的理念。但是他能我行我素地追求理想,独立地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今天,艺术圈已经扩大,与商业,投资横贯,许多富豪依傍艺术使他们变得更富有。这是个繁荣,  相似文献   

2.
传统、现代主义和当代文化的夹缝"在香港,运用垃圾和废物做作品是很大胆的做法。他希望震慑观众,使香港人改变他们的保守艺术态度。"Petra Hinterhur在她的1985年版《香港现代艺术》一书中,道出了她对蛙王的生活和艺术态度这样的典型(若非定型)印象。无可否认,那是蛙王的艺术策略和生活态度,但他在当代艺术的探索却被忽略了。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同样  相似文献   

3.
无名画会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画会活动中,星星和无名是最具争议然而也最具历史意义的画会群体。而这两个画会也有着不同的艺术理念和截然不同的命运。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路上大概属无名走得最远,而在艺术干预政治的旗帜下,星星则走得最远、最激烈,从而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影响深远。所以,比较这两个画会的活动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史,特别是文革刚结束时的艺术现象,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媒之死     
《致富之友》2010,(6):20-20
今天,如果你去问一位收藏家或一名艺术家、批评家或策划人等,他/她每天花在艺媒上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答案一定使你非常失望与沮丧。当代社会,每个人获得艺术资讯的渠道、方式有很多种,看艺术杂志应该是奢侈、最笨的一种;前日一聚会,适逢与一著名"异议"艺术家交流,对方态度直截了当,为不看任何艺术杂志。  相似文献   

5.
在CIGE、艺术北京、香港国际艺术展、台湾当代艺术博览会等展会宣告结束后,在2009的下半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正好整以暇的等待藏家与民众的莅临。在上半年的艺术博览会结束后,作为下半年具有分量和质量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身为上海当代博览会总监的秦思源,他的规划与心得是本次采访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看点     
Eli Broad拟建私人博物馆亿万富翁Eli Broad有意在洛杉矶修建一座博物馆。在给比弗利负责人的一封信中,他宣称个人很有兴趣在比弗利附近修建一座一级的公共博物馆,位置就在他此前花费600万、个人命名的当代艺术馆附近。这个决定似乎和他之前的宣言相违背,他曾说过没有计划兴建自己的博物馆,自行控制自己的艺术收藏,而不是面向公众。近日,他向媒体透露,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他的艺术基金价值日前下降了18%。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针对私人收藏家管艺所做的个案研究,旨在了解并分析他的收藏体系和重要线索。通过回顾管艺成长的生活背景,分析影响他个人观念并最终导致他开始艺术收藏的主要事件,弄清楚他收藏艺术品的原因:同时通过研究他的收藏原则、收藏主题和他对当代艺术文献馆的运营,对比其他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凸现他与众不同的自主意识。通过研究发现,管艺收藏的当代艺术已超过了国内外近十家著名美术馆所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他以浙美线索和′85—′89观念艺术为主线索,以大尾象工作组对空间慨念的实践、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资源,中国性及绘画性、理性智慧与感性经验、社会主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为分支,凭着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建立了他的收藏体系。管艺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角度,可以说为美术史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他的收藏不仅为中国当代艺术保留了一条命脉,也为人们重读历史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8.
谷静  刘品毓 《致富之友》2009,(10):32-33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是一个国际性的博览会,从2007年创立至今,一直以聚集高品质画廊和高端藏家为自己的特色,在这座苏式的建筑中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海内外业内人世的认同。今年的9月9日到1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这场介于双年展和博览会之间的上海当代全面展开,从学术主题、商业运营、活动安排,  相似文献   

9.
贝尔廷教授在第九章的讨论终于涉及到了在现代艺术向当代艺术过渡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的大众文化问题。他的论述最终落脚点仍然是艺术史模式的终结,这其中蕴含着一些现当代哲学、美学和文化史中的基本概念,在现代到当代的转变过程中,正是这些概念在不同语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呈现出的重新被定义和寻本溯源的张力,持续地为现代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批判提供理论养料。精英与大众、文化与艺术、生产与生产的意识形态、政治与审美等等概念域都出现在这一章的讨论中,讨论的基点无疑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和认知"当代电影","当代电影"和"传统电影"又有何区分和不同?我想说的"当代电影",是近二十年或更晚近些时期电影发展中的某些不确定形态、风格的"电影",甚至是"非电影",尤其在科技、媒材巨变的时代潮流中影像艺术的变化与发展。当然,谈论"当代电影",也不应局限在传统概念、工业生产和传播模式下的电影后单纯的历史演变,而可以连接到同艺术历史中的某些电影创作、影像艺术实践的观念、思潮相连接(如60年代的录像艺术、70和8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延展电影等)。可以看到的是,1990年代以来,电影全面进入博物馆,则真正改写了关于"当代电影"的论述和形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李旭 《致富之友》2011,(7):104-105
音乐曼妙,衣香鬓影,灯红酒绿。 在最基本的视觉图像上,冯斌的新作《舞》系列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活色生香的欢娱场面,那些翩翩起舞在彩色或黑白界中的男男女女,温情而又浪漫。在延续多年、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西藏题材结束后,冯斌的全新系列不仅是对创作题材的大幅调整,更是他在当代水墨艺术变革方面的大胆实验。  相似文献   

12.
王鲁炎从70年代就开始现代艺术创作,他是中国当代最早的现代艺术群体之一——星星画会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此后,王鲁炎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创作了一批抽象绘画。1985年,王鲁炎与朱金石、马可鲁、张伟、顾德新、冯国栋等人一起组织了七人展,并且在展览期间和正在北京的劳申伯格  相似文献   

13.
在盛大的上海双年展的同期,上海各大艺术展纷纷扰扰。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梦蝶第二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推出陈锦芳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神州行展;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徐汇  相似文献   

14.
香港     
聚宝盆:过剩.逆转展期:2009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展出地点:Para/Site香港策展人:Dougal Phillips该展览将展出一批悉尼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澳洲新兴的当代艺术馆Chalk Horse An Center与Para/Site艺术空间交流计划的一部份。本次以希腊神话作喻来反思当代生活及经济的展览、当中作品包括录像、表演、装置艺术以及壁画。宙斯以装满花果及谷穗的聚宝盆接上哺育他的羊被折断了的羊角。传说此聚宝盆盛载着其主人希望得到的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5.
时间的形状     
当代的中国艺术从未拥有过"时间"。这里的"时间",通常是指线性的历史中的具体时间,也可以特指以明确的时间分期的概念,如"现代"、"后现代"或"当代"等。与其他门类的不同的是(如"当代文学"的起始是1949年之后),中国艺术独享和拥有自身一套关于时间定义的法则和形式,尤以近三十年为例观察。1980年代可以统  相似文献   

16.
《致富之友》2010,(8):85-85
20位印尼艺术家联合展出的印尼当代艺术展,提供了国人在红火的东南亚艺术拍场之外,一次亲身认识印尼当代艺术的机会。《当代性——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展》通过展出以电影和视觉艺术为重点的印尼艺术家作品,介绍当代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个人感悟。  相似文献   

17.
年度非凡艺术人物刘建华,由于独特的学艺经历,使他成为中国当代雕塑家中最先使用中国传统雕塑材料——瓷——的艺术家,成功地赋予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技艺以鲜活的当代特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迷恋的记忆》表达艺术家对生理本能和人体的兴趣和探索,到从对人体的兴趣转向物体研究的《日常破碎》,再到对社会现实做出反思批判的十吨洋垃圾的展出,2008年46岁的刘建华再度颠覆过往的创作转而"无意义无内容"的形式探索,这是一条必须具备超常勇气和创造力的艺术之路,代表了虽然身处在当代艺术刚起步的社会阶段,却能够时刻反思自我和环境的中国艺术家的非凡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出生于1981年的李青是中国当代最年轻同时也是最有才华的艺术家之一,他涉猎的媒介非常广泛,绘画、装置、录像、摄影等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他为公众熟知并广受同行的关注与肯定,得益于2005年的南京三年展。这个在中国南方举办的非官方大型当代艺术展,接受了同样来自南方的李青的几件作品——那时他还是一个在校就读的美院学生——他  相似文献   

19.
在瓦伦西亚55天中国当代艺术展于2008年5月29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应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IVAH)的邀请,由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IAC)下属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承办,并由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策展人左靖、独立策展人卢迎华和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贡苏  相似文献   

20.
一则新闻     
大年初七就收到苏富比的电子邮件.宣布他们今春的重要拍卖“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惊诧于尤伦斯终于在出售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之后,又开始着手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出手了。但毕竟距离4月3日还有一段时间.只当这个邮件是众多新闻之一.没有太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