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全国扶贫开发办主任会议指出,“七五”期间,我国扶贫工作实出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战略性转变,到得显著成效。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贫困人口由1.02亿人减少到3500万人,减少65.7%;全国699个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表明,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解决温饱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以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2002--2004年各年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总额分别为:210.6亿元、216.7亿元和229.5亿元。同期,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1752万人、1763万人和1613万人。三年贫困人口人均政府扶贫资金为1280元,  相似文献   

3.
海南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荒漠化地区,也是海南省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扶贫难度最大的片区。基于海南西部干旱片区扶贫开发的现状及贫困原因总结,从区域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以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产业优化四个方面为突破口,提出西部干旱片区扶贫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双版纳州紧紧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认真落实各项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全州共投入扶贫资金3.85亿元,截至2004年底,全州共有22897人脱贫,其中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8000多人。通过扶贫开发,全州贫困山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山区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扶贫是内生于我国产业扶贫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农村贫困生成的宏观、微观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剖析我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运作机理,试图解释如何通过扶贫企业这个外力激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实现可持续减贫。研究发现:第一,当企业参与扶贫,意味着有限的扶贫资源实现了一个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循环过程,这是可持续减贫的基础。第二,当企业参与扶贫,不仅可将贫困人口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循环系统,使他们有可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有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三维资本"的运用和提升,从而最终形成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财政扶贫资金漏出的治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20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中,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政府扶贫投入对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扶贫资金运行成本递增,资金在分配、传递、使用过程中的目标置换,致使财政扶贫资金"漏出量"增加,有限的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地用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扶贫开发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承德有6个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02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04.4万,占农业人口的36.3%。自实施《承德市农村扶贫规划(2001—2010年)》以来,承德的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有715个贫闲村实现了整村推进规划目标,7个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08.8元增长到2008年的3370元,有40.92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9.
申慧英 《经贸实践》2016,(4):233-23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新源县立足县情,精准分析本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制定出"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扶贫攻坚时间表,力争2017年前新源县21955人全部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0.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扶贫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绝对贫困相对缓解,而相对贫困、发展贫困、贫困刚性、贫困波动性等特征凸显的新形势。为应对新挑战,必须围绕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这一核心,对扶贫目标、贫困标准、扶贫方针进行战略性调整,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强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产业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继续沿用目前的扶贫方式,对于解决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可能事倍功半——中国农村扶贫遇新挑战在看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2000年以后中国农村扶贫的形势和特点,已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大大降低扶贫开发成本,有利于迁出地的生态恢复.两年的易地扶贫"德政工程"使得搬迁贫困户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本文同时分析了云阳县实施易地扶贫工作的主要作法,提出了易地扶贫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安徽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农户收入快速增长,全省扶贫脱贫事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  相似文献   

14.
建立有效的扶贫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一是解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尚未解决的极少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解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即返贫问题。 反“返贫”既是中国21世纪初扶贫开发战略目标之一,又是河北省农村21世纪初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基本温饱和全面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指标和期限。河北省现有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6万人,返贫人口310.9万人,对这两部分难啃的“骨头”,省政府和全社会要下大力气,动真功夫,解决他们的温饱和返贫问题。所以,为限期实现省扶贫开发战略目标,有必要建立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扶贫保障体系。本文根据河北省  相似文献   

15.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人口39.8万人,省级贫困村48个。全县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共7155户22831人,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74%,是省际边界欠发达山区县。在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翁源县从实际出发,创新各项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6.
正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程,担负着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艰巨使命。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我国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如期实现上述农村扶贫战略目标,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构应当审视制约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战略中规定的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经“八七”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706万减少到2002年的283万人(其中返贫人口57万),经过11年时间,初步解决温饱人口423万,占贫困人口的59.9%。剩余的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今后扶贫开发中难啃的“骨头”。在初步解决温饱人口群中还有243万人处于温饱线边缘,温饱很不稳定。除贫困县以外,全省农村仍有7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处于返贫边缘。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减贫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政策策略创新需要在新的减贫实践中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结合广西天等县农民创业的减贫实践,从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创业环境优化、农民创业与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双向良性互动创业扶贫模式,为新时期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优化和扶贫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起年 《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58-160
一、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分析(一)主要的成就和问题归纳保山市自1986年以来20年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解决了9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尤其是在1995—2000年实施《保山市“六六”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由62万减少为18·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下降为8·8%。然而,伴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保山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日显突出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并未显著减少,贫困农村发展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第二,伴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20.
1.区域扶贫和定点、定人扶贫相结合。就扶贫开发而言,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要求贫困地区在安排扶贫资金、选择扶贫项目时,要坚决落实到贫困村、户。"到村到户"并不等于简单地将资金平均分配到村、分配到户,而是应当按照项目效率覆盖"到村到户"的要求去安排资金和选择项目。在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解决之前,不应将扶贫重点转向更大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