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日盛一日,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逐步明晰了定位和具有现代性的目标任务。从理论研究的结论看,比较易成共识的是:教育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我国目前尽管处在明的重叠期(农业明、工业明和信息明的叠加),但从总体上说是刚刚由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理应率先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化对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逐步发展的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只有社会化、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与之相适应。因此,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商品流通现代化必需依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商品流通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支持,否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和方法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当前,应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本文从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的理念构成及实施途径方面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人来说,“现代化”不是个陌生的词汇。早在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就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上。国人也一直接受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教育,对现代化的概念可谓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5.
周树生 《民营科技》2010,(11):104-104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动向。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把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扩大了教育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我们应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让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本文在论述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当前的高职高专教学中,存在定位不清、经费投入不足、高职教育的投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尤其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全面优化教育结构、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树立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理念来促进高职高专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现代化既包括企业自身的设备、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现代化,又包括企业生产的社会组织的现代化。中小企业现代化改造,更多地是要求能够在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条件下,在中小企业的规模范围内实现其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造。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牛雷兴 《价值工程》2011,30(29):255-255
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各种科学的理念和模式竞相出现。对于教育方面最重要的首为课堂,课堂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了"传统"+"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模式,对于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性。对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迅速推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以区域分步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区域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研究的重点。研究区域现代化既要借鉴现有的现代化理论,又必须开拓创新。“历史和近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不仅仅是搞好经济和技术的投入。发展还与基本的制度环境——决定如何使用那些投入的规则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唐雪莲  魏幼芳 《价值工程》2010,29(35):98-98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能力,为更好的使高校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运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论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如何建立。  相似文献   

12.
胡国庆 《价值工程》2014,(10):286-287
本文将外聘教师分为学术型教师、技术型教师两种类型,阐述了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的必要性,提出应建立完整的外聘教师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外聘教师发挥其最大潜力,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卢红霞 《价值工程》2012,31(30):284-285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使高校教师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更新,只有不断学习,进行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本文指出了现有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应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岗位为核心,以网络联盟为依托。  相似文献   

14.
王鸿燕 《价值工程》2010,29(31):298-29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都在寻找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任务的现代教育技术。本文介绍了三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形成以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与师德高低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党性修养与师德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校应将二者合二为一开展师德教育,“以师为本”,建立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decline in both teacher quality and pupil–teacher ratio—called the “quality–quantity trade-off”—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advanced economie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e study present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production that emphasizes teachers’ occupational choices. A key assumption is that talented agent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earning. The model endogenously generates a teachers sector with intermediate abilities between two types of skilled workers with tertiary education: highly skilled workers and vocational workers. This unique feature helps specify which technological changes may lead to quality–quantity trade-offs. In particular, a crucial element is that the ratio of incomes and thus the income inequality rises within the skilled sector. In this case, the most talented teachers depart from the teachers sector to join the highly skilled sector, and as such, teacher quality declines. In other cases, both teacher quality and teacher quantity may increase.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patterns of technolog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wage inequal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 Finally, another potential cause for the quality–quantity trade-off is a reduction in teacher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 unless the reduction is implemented exclusively on high-ability workers.  相似文献   

17.
王霞 《价值工程》2012,31(8):196-197
在当前网络数字信息时代,社会进入数字化生存状态。网络数字信息时代对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在网络数字信息的环境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从而在①基于网络教学资源设计的优化;②基于多媒体教学实施过程的控制;③基于网络信息的科研能力的提升;④基于网络资源的自学能力的提升等几方面全面提升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创新教育,促进教育优化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解放思想,在教育发展上不搞"冒进式"发展。创新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树立现代人才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创新教育,是教与学的创新,加强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观念,教育创新,是教育管理者的创新。教育创新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师德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智  胡建石  殷爱娇 《价值工程》2010,29(29):210-211
当前高校师德存在逐渐缺失问题,虽属个别现象,但已影响了教师整体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只授业不传道,育人目的淡化;重科研轻教学,教育功能虚化;重名利轻奉献,服务意识边缘化。其弱化原因有:社会理想化诉求传统与教师个体现实性追求之间的矛盾;教师管理与评聘制度的缺陷;市场经济对高校办学理念和教师主体价值的冲击;社会性道德危机对师德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刘蓟兴 《价值工程》2014,(22):257-258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走进了校园和课堂,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已经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然而,体育教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如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已经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从而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