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王阳明通过自己实存的精神探索,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这发韧于王阳明的早期思想阶段,大成于龙场悟道之后的后期思想阶段。据《年谱》记载,阳明十八岁时即"始慕圣学",然而他对圣人之学的探寻十分艰辛。王阳明自己曾说:"今世学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他驰骋于辞章之学但发觉这不过是"无用之虚文";他依照朱子循序致精、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物理"与"吾心"的合一,却始终无所得入,不得受用。在这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阳明转而出入佛老,受到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3.
<正>《王阳明年谱》载:"正德四年己巳(1509),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于此悟道,悟出了"心外无物",开始创立王学。之后他将"心即理"不断延伸,以纠正当时士人空谈、虚谈的弊病,开始倡导"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认为"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一旦受到时间、空间、私欲的阻碍、牵制,就会失去心中的价值归属。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就归于寂寞,造成心灵空虚。只有"知行合一",使"良知"回归心中,求得吾心光明。  相似文献   

4.
文章解释了作为"典范"的生命政治,生命政治的出现,生命政治的权力范畴。阐释了何谓"神圣人","神圣人是由于犯罪而被人们审判的人。祭祀这个人是不被允许的,但杀死他的人不会因杀人而遭到谴责。"神圣人之神圣性在于神圣人是同时被排除在人间法与神法之外的,既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能在宗教领域寻得庇护。从例外状态、纳入性排除两方面探讨生命政治对赤裸生命的操控。  相似文献   

5.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朝正德年间余姚人,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是心学集大成者,民间认为我国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二个半圣人之一,另外一个是诸葛亮,半个是曾国藩。谥号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这样的人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他是如何成功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6.
<正>"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基本命题,源出自南宋末年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一思想由明代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基于"心即理"的基本立场,针对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相似文献   

7.
<正>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组成"三大菩萨",又称"三大士",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变成"四大士"。加上弥勒佛,五位菩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其中观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悲是拔除众生之苦,是救济众生的大慈大悲心。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  相似文献   

8.
何静 《宁波经济》2004,(B07):45-47,37
从心体的内涵、心体的存在状态和心体所表征的境界看,王阳明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援道入儒,是对道家智慧的融摄。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随着人们对道德修养问题的愈益看重,阳明心学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显然已成当代官方的高频用语。今天我们对知行合一的领会也要落实到以下三点来说。首先,知行合一要合于真心。所谓真心,就是没有私欲掺杂的赤诚之心。阳明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爱其心,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这个不为"私欲遮隔"的孩  相似文献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赚钱,很多人都会。信大义,行大义,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君子之为君子,圣人之为圣人,即在于他们较之于我们常人,更明大义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将“勘破生死”作为“学问”之“尽性立命”的根基,更将“舍生取义”提到“学者”之“知真行善”的高度。本文试从学问之求真、学者之至善、学理之尽美的终极角度,探讨王阳明知生死、行生死的理论与实践。王阳明对“生”与“死”的“知”与“行”,凸现了浙东学派“重利不轻义”或“义利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人都问过并试图解开的一个疑惑。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人们的主观思维方式和实际经验的不同,对于其回答与解释也是多种多样。近年来,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的一句话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其实,这句话正是脱胎于"过程哲学"创始人、英国教育理论家怀海德的观点,他认为:"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在笔者看来,这种"价值"本身比起知识、技能、方法等更为重要,它往往更能影响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以追求这种"价值"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途径就在于追求一种"走心"的教育。何为"走心"?它的实质在于经心、专心,在于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走心"的教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一时兴起,也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指为政者应没有私心私欲,能够体察民心、倾听民声、顺应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国庆招待会讲话中,再次引用这句话,他说:"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设平安大连,创新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项"百姓心"工程。通过构建四大体系,提  相似文献   

14.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相似文献   

15.
远古,我们从海洋中来. 现在,我们到海洋中去. 航海是社会文化传播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们与大海的距离,主要是我们的心与大海的距离."翟墨说,"海纳百川,使所有的生命都源于大海.我们不是出海,而是回家.即使没有新大陆和黄金国,我们一样还是要到海上去."  相似文献   

16.
县令狄仁杰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  相似文献   

17.
上一篇,我们谈了"观自在"。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如何安住自己的心。最近,有弟子和我聊天,他说,人活在这世界上,最难调服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心。他说得很对,现在很多人念经、参禅、练瑜伽,实际上都是想守护自己的那颗心。不是有诗人说过吗,"心在哪里,哪里就有  相似文献   

18.
乔向飞 《魅力中国》2014,(14):94-94
庄子运用一系列赋予哲理的故事启发我们的思维,从他的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提炼出“道”、“游”这两个关键字。庄子用这两个宇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感受到的“虚性的”、“活的”空间的魅力。他顺应万物的规律而通晓“无为而治”的大道;他挣脱物累,而到达“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生命高度。即使无法摆脱世俗的限制。也依然“逍遥而游”。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是一份直接拿心与工作对象打交道的职业,这个职业的最大特点是以心换心。播种一份爱心,就能博得孩子们的青睐;撒下一份诚心,就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留下的印象,直接关乎教育的成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的公信力,首先可以从克一个"傲"字做起。首先,要在心中确立一种平等观念。我们要摆正  相似文献   

20.
<正>王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被喻为明代第一流人物。16世纪初,王阳明所创立的学说不仅广布于中国十余省,而且还传播到日、韩等国,并被输入国文化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