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良知是什么?孟子说,不用别人教,生来知道、生来会做的就是良知。王阳明说,知善知恶的就是良知。有人会问,人生来就知对知错,怎么还有那么多人犯罪?王阳明说,这些人自私自利的欲望犹如乌云,遮盖住了良知的光。但是他没有良知吗?试问,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是盗贼、刚上岗就是贪官的?当年造假奶粉把人家孩子吃成大头娃娃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假奶粉会害人吗?是利欲熏心以致不择手段发不义之财。还有一种人,本来是受害者,后来竟认同伤害,把伤害结成了厚厚的"痂",包住温情柔软的本心,成了新的加害者。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生活的朝代世风浮躁,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来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现代高职学生信仰迷茫需要寻求德育新方法,王阳明"致良知"的工夫主要有事上磨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探求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勇于担当的"事上磨练"精神;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格物致知"精神;务实事功、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阳明心学"作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南宋陆九渊,经明初陈献章的彰显,至明中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心学的形成,以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阐发"吾性自足"思想为标志,创"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最鲜明的特色是阐发了"良知"的自主性和"致良知"的实践性。王阳明通过讲学论道,将其心学理论融入治国理政和百姓日用之中,即事明理,从而引领世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5.
<正>王氏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历史上文化名人代出。承继家族文脉的王阳明,在明代中叶专制加强、社会虚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建立了心学思想体系,成为儒家学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强化了近世浙东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一般用来突出爱对教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有了爱,就有教育;没有爱,就不可能有教育。很显然,这里的"爱",主要指对人的爱,对学生的爱。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具体含义就是:没有对学生的理,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立足的是学生个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的主语是什么?不言而喻,指的就是个体的教师。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指的就是:没有数师个体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师个  相似文献   

7.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8.
师德是教师修养水平与行为自觉性的体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品质与行为的稳定性规范。在目前电大教师队伍中,存在极少数教师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从教行为不规范、为教不廉、以教谋私、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重利轻义、不讲诚信等问题,严重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及高等教育的整体形象,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师德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出台,变相体罚、骚扰学生、收受财物、有偿补课等"师德红线",横亘在人们面前。它像条高压线,令教师们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是一种侮辱,有的觉得尴尬,有的冷眼旁观。规则总是给差的人制定的。"师德红线"是为少数人准备的,制定出来并非是让老师受辱的,因为大多数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好老师依然是好老师,不好的老师因为有了这个才会有约束。"师德红线"的处理方式,之所以让老师们纠结,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无量化过程,一旦没有量化,就会让老师觉得受到束缚,一旦束缚就会患得患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师德红线"规定不准收受学生财物。收受财物,质和量如何界定?难道,学生送一束鲜花也不行?面对这一模糊的标准,教  相似文献   

10.
<正>490周年前(1529年)的1月9日,王阳明由广西返回家乡途中,因病逝世于江西南安府大余县的青龙浦,享年五十七岁。临终之际,时任南安府推官的门人周积询问遗言,阳明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逝世490周年后的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转换,或许他的"立功"已经烟消云散,但他的思想——"立言"却历久弥新,散发出坚定有力的光芒。因为他的"良知本体"思想,人人本有良知,为我们提供了一盏点亮自己、又照亮别人的不灭心灯,驱散迷雾,在黑暗中照亮前路。  相似文献   

11.
<正>《王阳明年谱》载:"正德四年己巳(1509),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于此悟道,悟出了"心外无物",开始创立王学。之后他将"心即理"不断延伸,以纠正当时士人空谈、虚谈的弊病,开始倡导"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认为"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一旦受到时间、空间、私欲的阻碍、牵制,就会失去心中的价值归属。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就归于寂寞,造成心灵空虚。只有"知行合一",使"良知"回归心中,求得吾心光明。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服务的对象自然是学生,学生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十个学生才是教室的主人和课堂的主力军。课堂绝不是老师一人主宰的、死气沉沉的"教堂",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富有灵气的"学堂"。教师任何形式的"教"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没"学"或者没"学会",那么"教"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只有学生"学进去",教师的"讲进去"才有价值和意义;只有学生能"讲出来",教师的"讲出来"才有效果,才会精彩;只有学生既"学进去",又能"讲出来",学生才真真切切获得收益,课堂教学才是循规律而行,才会高效而富有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学者在我市举办的一个论坛上纵论,作为王阳明"心学"的故乡,宁波应该成为一座"有心"的城市。所谓"有心",就是要内心强大,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动能。"人无心则废,城无心则衰。"一个充满颓废、沮丧和各种消极情绪的人没有精神动能可言,而一个口袋满满、脑袋空空的地方同样没有希望。一座城市,"有心"才有个性,"有心"才有灵魂,"有心"才有生机,"有心"才有未来。  相似文献   

14.
<正>暑假,对于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休养生息之机会,与平日里的紧张、忙碌相比,暑假的悠闲、放松无疑让教师们心怀惬意和期待,也是教师职业令人羡慕的重要原因。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暑假,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生活?读书学习提升生命的高度教育经典是滋养生命根基的最好营养。"幽幽书香伴暑眠"应是我们的明智选择。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读书、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就不能站稳讲台,为学生所接受。书是流淌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如鸟儿没有翅膀;生命里没有书籍,就似灵魂里没有了思想。只有多读书、勤读书、善读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把读书视为一种责任,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责任是架起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个  相似文献   

15.
林彦虎 《魅力中国》2011,(14):232-232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突显了其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邵燕成 《宁波通讯》2013,(15):20-22
我们讲"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在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光有"知",没有"行",那个"知"最后也不会起多大作用,反之,如果光有"行",没有"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个"行"也是难以持久的。所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从"知"和"行"两方面同时  相似文献   

17.
作为思想家阳明先生的故乡,宁波如何传播阳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文化话题,在众多的推广实践中,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模式广受青年人推崇。这种全新的探索模式依托高校,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将公益服务和阳明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帮助社区残障人士实现就业,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以"阳明之法推广阳明",这就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阳明学堂"推出的"阳明·乐咖啡"。没错,就是咖啡,这一青年人喜爱的方式。为什么以咖啡为媒介推广阳明文化?项目如何帮助残障人士?又如何践行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带着一个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18.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重要因素,而师德则又是教师素质中重中之重的内容。"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体现在教育战线上就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属意识形态范畴的问题,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以德治校"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一、师德在坚持以德治国方略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基本命题,源出自南宋末年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一思想由明代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基于"心即理"的基本立场,针对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相似文献   

20.
<正>母性蕴涵着迷人的神韵,散发荡涤灵魂的魅力。因为母性,人间变得温情;因为母性,世界变得圣洁;因为母性,教育变得人性。教育要母性,教育要母爱,教育就是一场"母爱的释放"、"母爱的旅行",教育者就要做"慈母"——有母性、富母爱。母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教育将失去支撑;母爱是教育的名片,没有爱,教育就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母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教师所有的教育活动将苍白无力。母爱是教育的要求、希冀和全部阐释,母爱是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