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产品的定价策略及实施,历来是企业营销决策的重要课题。产品定价的决策支持问题研究,有利于企业在营销洽谈中运筹帷幄,对客户的讨价还价,迅速做出反映。特别是对那些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在质量近乎相同的前提下,谁的产品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雇佣劳动形式在我国逐渐成为主要的形式,而劳资关系也日益成为影响企业效率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资冲突不仅造成"工时的浪费"、"工作努力的浪费"以及员工道德风险的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员工退出合作,给企业带来内部组织成本的大幅提升,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受损。因此,培育、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企业必须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正> 沐(shǜ)化集团的全导产品碳铵、甲醛、醋酸乙酯等全导产品,曾一度受到大量积压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公司在销售上一直是专业化单项销售,即上马一个产品便新增一个销售部门结果是曾闹出了3个销售员同跑一家企业,各自推销企业一种产品的笑话,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销售成本,并导致产品大量积压。为此,该公司决定变"各自为战"的专业化单项销售为"集  相似文献   

4.
目前,丰富多样的产品充斥在市场中,消费者面对这么多的可选择对象,最先考虑的通常是企业品牌形象,没有突出企业品牌形象的产品通常会被无视乃至被市场淘汰。现代企业为了在消费者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越发重视企业品牌视觉形象,这俨然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新课题。本文就"回+"双创中心的视觉形象识别导向设计这一案例做出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振兴外贸的希望于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办公大楼是企业的资产,人才也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第一资产,一笔潜在的、难以用数字计算的资产,浪费人才就是浪费资产,流失人才,是更令人痛心的资产流失。既然人才是...  相似文献   

6.
石奎 《商场现代化》2007,(31):16-17
欧盟REACH法案的实施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影响,体现为法案本身的不公正性不能给我国相关企业以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国内检测资源的浪费;中小化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削弱及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污染转移"。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兵娟 《品牌》2010,(6):52-53
<正>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谁重视商标,谁拥有品牌,谁就会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一个好的商标代表着一片市场、一方天地、一座舞台。实施"品牌兴企"战略,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企业。  相似文献   

8.
过去,谁拥有了渠道谁就会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今天,渠道依旧为王,只是渠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实体"变成了"虚实并存"。因此传统企业对电商渠道和移动商务渠道的建设和控制变得异常重要。三者并存,推进全渠道建设,在消费者关注的地方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传播,调动消费者充分参与并有效互动,从而建立企业良好形象并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或许是传统企业突破营销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以5比1的表决结果做出终裁认定:来自中国、印尼、韩国进口的铜版纸产品未对美国的相关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这一终裁结果推翻了美国商务部(DOC)10月18日做出的这些产品存在倾销及补贴的终裁认定。  相似文献   

10.
罗力任  傅建球 《现代商业》2007,(27):197-198
在媒体泛滥的背景下,一部份企业不能针对媒体环境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在广告媒体组合、广告媒体具体选择、广告媒体传播道德以及广告媒体投入等方面,出现了种种误区;企业要在媒体泛滥背景下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必须发挥媒体组合优势、搞好对媒体品质选择、增强媒体广告公信力、减少媒体广告费浪费、夯实媒体广告传播基础,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广告效果,促进企业开拓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化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厂家之间相互杀价现象越来越严重,你降我也降,你低我更低,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或者"多败俱伤",谁也没从中得到好处,谁都是失败者.在这种大的市场背景下,有识之士提出要建立区域价格协调机制,并进行了成功实践.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区域性价格协调组织在许多地方已初步建立或已形成了雏形,具体形式有两种:一是自发型,即由在当地市场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企业发起,吸引相关企业参加,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价格通报、协商会议制度,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价格情况及销售情况,探讨市场的下步走向,确定一个基本的销售指导价;二是行业协会牵头型,这种形式更受欢迎,因为作为行业协会,它的立场是中立的,它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使行业发展得更好,由它出面来组织会议或做出决议,企业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罗力任  傅建球 《现代商业》2007,(33):197-198
在媒体泛滥的背景下,一部份企业不能针对媒体环境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在广告媒体组合、广告媒体具体选择、广告媒体传播道德以及广告媒体投入等方面,出现了种种误区;企业要在媒体泛滥背景下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必须发挥媒体组合优势、搞好对媒体品质选择、增强媒体广告公信力、减少媒体广告费浪费、务实媒体广告传播基础,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广告效果,促进企业开拓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整合传统营销与数据库营销:"1+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根据自身实力情况和行业特点,不同的企业采取的营销手段不尽相同。广告、公关和促销活动是企业在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推广时常用的传统营销手段,但都无法保证将信息传达至所有目标用户,甚至重点潜在市场的用户也不能确保有效覆盖。广告业界那句著名的天问:"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  相似文献   

14.
<正> 很多企业都会在不同时期对员工进行产品培训,但通常的结果是——磨刀误了砍柴功,培训没有在销售实战中发挥作用。原来,其培训陷入了误区——尽可能进行多元化的产品培训,多一个产品就多一个销售机会。但事实会惩罚我们的贪婪:培训更多的产品并不能达到1+1>2的销售效果。培训点多而不精,使销售人员消化不良,因此培训"广种"的结果是销售的"薄收",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5.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载体,是产品的价值实现舞台,是企业的生存空间。谁能更多地占有市场,谁就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一个知名品牌的企业领导人有句很富哲理的话:太阳只有一个,照在地球各处不同;市场也只有一个,谁占有的份额越多,谁的效益就更好,发展就更快。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级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开拓产品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为此,莱州市农机部门千方百计地协调农机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把优势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不断提升企业在农机行业的影响力和产品市场份额,牢牢掌握住行业发展的话语权,以此推动农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产品创新的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与壮大的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产品开发与创新提到了生产经营的重要日程上来。综观我国企业产品创新的实践,其中有令人欣慰的成功,也有让人困惑的失误。失误造成不少企业产品积压、设备闲置、资产沉淀、投资浪费,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精益的最基本精神,就在于"致力消除浪费"。所谓"浪费",就是以客户的需求观点,凡是客户不愿付费或没有加值的作业,对企业而言都是"浪费"……精益,对于企业的意义,最早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日本Toyota丰田汽车的创办人佐吉丰田以及他的儿子和一位得力的工程师所倡议发展出来的"丰田生产系统":TPS的核心思维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检讨改善,达成以最有效率的制程、最少的成本、最及时的交期、生产满足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息化模式下财务安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发言权。此种情况下信息流成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即全面而彻底的推行企业信息化,这之中尤其重要的是财务管理。因此,“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振宇 《商界》2013,(6):116-118
今年8月,我们将在北京举办"2013(第三届)产品创新高峰论坛",寻找那些令人眼前一亮,正在或即将改变整个社会和行业的产品与服务。但是,乔布斯之后,谁能引领未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看到趋势,拍出惊艳的科幻片,但是却无法实实在在做出令人痴迷的产品。就像诺基亚、HTC很多年前就提出智能手机的概念,但它们的重点还是手机而非智能,直到iPhone出现,整个行业才被完全颠覆——手机不再是手机,甚至激发了梦想已久的移动互联网。电动车也如此,谁都知道它代表了绿色环保,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大多数汽车企业走的路线不过是传统汽车加上个充电电池而已,直到Tesla的出现,我们才真正认识了电动车——一辆可以飞驰的电脑,颠覆或许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