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民 《环境经济》2005,(11):57-57
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七个方面的措施。这个《通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我们一定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气力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求土地资源如何节约和集约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作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中,节地是五项重点工作之一。该文从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总体上是地少人多,利用率低下,表现在粮食供求紧张平衡、开发区圈地、奢侈城市化、村宅等建设建材大量耗地。作者认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而提出了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亚琼 《经济视角》2006,(1):43-43
2005年12月17-24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3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会,以节能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利用与开发技术层出不穷,从垃圾发电到清洁燃料,从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到废旧轮胎资源回收再利用等新技术展示令人耳目—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需求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三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园林建设是指通过节地、节土、节水、节力、节材、节能等,走勤俭节约、因地制宜、科技兴绿、生态环保的道路,实施节约型的城市绿化,河南省濮阳市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社会经济的园林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方面介绍了建设节约型园林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说明了建设节约型园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云河 《经济视角》2006,(1):41-42
2005年12月17日,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览会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资委、环境保护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协等13个部门和单位主办。主题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共有58个展区。展览集中展示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果,以及各地区、各行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中共中央政冶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宣布开幕。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05,(9):11-11
国务院总经理温家宝日前指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建设节约型社会,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又要做好近期安排。今明两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大力节约能源。抓紧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二、大力节约用水。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期和转型期的关键时期,中央作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省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在思想、理念上形…  相似文献   

1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迫在眉睫的任务。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通过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农业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九节一减",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等环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产能力有效利用指标初探吉林农业大学韩星焕,郭秀芳目前常用于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生产能力集约集用指标、生产能力粗放利用指标和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等三类,其中的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被认为是最主要和最概括的指标。①这三类指标都能从某一...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节约土地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处理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结合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对工业用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为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运用财税政策促进节能环保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设节约型社会财税政策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利用财税手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6.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长株潭土地资源利用机制创新的关键。长株潭城市群应以交通建设为契机,推广人车人流节地模式、开发园区土地集约模式等成功做法,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建设土地约束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建设评价工作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改革,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7.
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我们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积极推动乡村清洁工程。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等“三废”向清洁燃料、有机肥料、高效饲料等“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净化水源、净化田园、净化…  相似文献   

18.
集约用地的提出源于农业生产,“集约”一词和“粗放”相对应,前者强调农业更多的精耕细作,后者则表现为广种薄收。由于建设用地的用地情况比较复杂,所以目前中外学者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结合各方面的观点,这里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通过采取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08,(2):69
天津市农业部门和涉农区县正在全面启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以更好地开展天津市循环农业促进行动,更好地普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知识。农业十大减排绿色行动包括全面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农村小型电源利用技术、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农村省柴节煤炉灶炕技术、耕作制度节能技术、农业主要投入品节约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农机与渔船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20.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民族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对这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和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都专题研究部署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我省改革、发展与稳定,是一件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现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落实,出成效,促发展。全省各级备部门和各行各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关于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形成合力,确保把各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本刊选登黄华华同志《抓落实出成效促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文,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