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服务业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按照“分类目的——分类原则—分类现状及问题—一行业趋势及分类建议”的思路,论述服务业分类的目的及原则,介绍了我国服务业分类的历史沿革,并针对国际上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服务业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量和所涉及领域不断增加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分类框架,以解决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分类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等问题。它一方面在高层继承已有的标准分类体系,另一方面,参考借鉴现代汉语语义分类体系,在子领域部分设计出一个更为完整和稳定的框架结构。该分类框架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贝叶斯分类是一类分类算法的总称,这类算法均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故统称为贝叶斯分类.而朴素朴素贝叶斯分类是贝叶斯分类中最简单和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之所以叫朴素贝叶斯分类,关键在于它的假设条件:一个实例的特征属性值在给定类别值的条件下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4.
吴君民  贾卉 《价值工程》2020,39(1):85-89
在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本四类影响因素建立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九级尺度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权重进行排序。研究结果显示,不便程度、投放成本、家庭观念、激励措施四个因素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效益影响最大,并提出应提升垃圾分类便捷程度、降低智能垃圾分类成本、强化家庭垃圾分类意识、丰富垃圾分类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一直是近几年的城市治理重点,但也出现了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垃圾分类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大多采取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模式,为研究居民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参与意识提升问题,对上海两社区进行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得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在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性,两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主要由于社区的管理差异。由此,社区可以通过改进管理举措而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6.
债券的分类     
债券的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各国分类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主要分类有:按发行主体分类、按期限分类、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分类、按本金的偿还方式分类、按有无担保分类、按是否记名分类、按筹集的方法分类、按发行的阶段分类、按集资的目的分类、按投资人的收益分类等等。这些分类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如政府公债,按发行的主体可分为国家债券、政府代理机构债券  相似文献   

7.
黄芳  冷琳 《财会月刊》2012,(23):55-56
正确进行租赁分类并对融资租赁进行合理认定对于租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会计准则的租赁分类和税法的租赁分类进行了评析和比较,发现二者在分类指标的选择上不尽相同,而具体量化标准易被人为规避,两者分类名称的设定多而混乱,建议会计准则与税法对租赁的分类应统一分类原则,注重经济实质,弱化具体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陈志平 《价值工程》2011,30(29):87-88
对于公路边坡分类,大多是按分类原则就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分类,对于未变形边坡则很少进行分类。本文在总结公路工程边坡勘察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公路工程的边坡工程地质分类,并将未变形边坡统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对岩质边坡按边坡体岩性和结构进行了细致分类,而对变形边坡则按其变形特征进行简要分类。  相似文献   

9.
樊宇  王宇楠  王俊杰  曹奇 《价值工程》2011,30(21):299-300
针对文献检索这一问题,文章共设计了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ASCⅡ码分类-相关度模型两个模型。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运用了字母分类法对所有的文献进行分类,并引入了相关度的概念,比较人性化的给出了不同相关度的检索结果,较为全面。ASCⅡ码分类-相关度模型运用了ASCⅡ分类法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将关键词库转化为一个阿拉伯数字集进行检索。  相似文献   

10.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伟鹏  熊羽  张莉婷 《价值工程》2013,(35):199-201
为提高地类图斑的更新准确率,提出一种结合GIS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局部地类图斑快速更新的方法。该方法在遥感影像和地类图斑数据坐标配准套和的前提下,首先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利用已有的地类图斑数据作为分类的先验知识,以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然后将影像分类后的矢量结果与地类图斑数据进行布尔判断确定变化区,对变化区进行变化类型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准确的更新地类图斑,是一种可行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IDI保险是工程质量类保险的一种,在国内主要应用于住宅项目。IDI保险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控和风险评估。常规水准检测、GPS等技术难以满足IDI保险对风险建筑进行大范围、快速、长期监测的需要。光学遥感观测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大面积地物监测的遥感观测技术,该技术可以为IDI保险的监测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持。论文整理了近几年关于光学遥感观测技术应用于建筑高度监测的文献,对分类法、边缘检测法、阈值法进行介绍和总结,说明光学遥感观测技术在IDI保险行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遥感影像具有重复成像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动态地反映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过程信息,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成为有效应用遥感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郑州市2008~2011年连续四年度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动态监测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反映城乡建设行为的变化图斑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统计手段研究2008~2011年四年间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特点及趋势,对遥感监测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做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出一种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灰色系统理论,并详细分析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灰色系统理论的结合使用,包括灰色决策与波段选择的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与边缘检测、图像融合中的结合等。结果表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无人机遥感来说,融合了无人机技术与遥感技术。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涵盖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比如,无人机驾驶飞行技术、通讯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等,存在着显著的智能化、自动化等不同方面的特征,能够迅速得到相关资源,并且系统掌握国土、环境等不同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实时化处理,通过建模与科学分析,能够制定出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的具体策略,凸显出其良好的功效。本文针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说明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而对有关研究人员形成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吕桂军 《价值工程》2014,(12):207-208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自然地理要素不断变化,而遥感技术以其多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的特征已成为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基于2000年和2010年的TM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的方法对海淀区10年间的自然地理要素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遥感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快速推出满足用户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遥感信息系统产品。为了实现遥感信息系统持续快速交付,各公司开始接触、学习和尝试更加轻量级、小型化的开发管理模式。论文通过制定敏捷项目管理的流程与规范,来实现遥感信息系统的快速迭代开发。在遥感信息系统开发中,敏捷项目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实现项目循环迭代开发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满足灵活多变的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朱瑞蓉  瞿华蓥 《价值工程》2011,30(14):193-194
在分析空间数据获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空间数据挖掘的必要性,对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GIS平台和数据挖掘算法集成所挖掘的知识是其影像分类的重要知识源。最后通过实验对以上的研究和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水田缺水无法种植水稻,对水田信息的提取不再只是对种植的水稻提取,因此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水田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水田分为有庄稼水田、地膜水田和未种植水田,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水田信息进行提取。论文在利用eCongniton软件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不同的地类采用不同的分割尺度,采用模糊分类的方法,结合影像的光谱、形状、纹理等特征构建水田特征知识库对水田信息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水田信息提取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谭智  甄冬松 《价值工程》2014,33(33):209-211
GNSS-Reflection技术是以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微波信号源进行遥感探测的前沿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GNSS-R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海面高、海风、海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将GNSS-R方法和传统的微波雷达遥感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我国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和二代北斗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