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属法律文书。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计报告的编审和质量控制作了原则规定和要求,但对一些细节没有作具体说明,造成部分审计人员对某些方面理解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控制办法》)就审计报告的定义明确为:“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并用较大篇幅和较多条款强调了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突出了审计报告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对原《审计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双审计报告制”,  相似文献   

5.
贾震 《中国审计》2005,(5):14-15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及其成果的总结,对于国家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如:社会公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6.
刘刚 《现代审计》2009,(3):55-56
一、注意荐选项目审计踪迹的检查 依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规定。审计基本程序为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项目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按照规定时限和条件制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并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规定时限提交审计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机关审议出具送达审计报告和审计处理文书→审计执行→审计档案整理。  相似文献   

7.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施行已经两年有余,《办法》的实行对于提高审计机关的业务水平,控制审计项目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办法》规定了一些新的程序和文书,也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移送处理中的行政处罚时效问题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县区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区)基层审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国家审计准则》、四川省《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程序规范要点》,从落实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准备程序、实施现场审计程序、审计报告文书制作程序、有关后续工作程序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并进一步明确督促审计整改.提升审计成果做了大量工作。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改进。  相似文献   

9.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审计报告进行了重新定义,取消了审计意见书,将其内容纳入审计报告,且在第五十八条第七项中规定:“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这似乎就决定了审计建议在审计报告中的地位,即审计建议不是审计报告的必备内容,可有可无。“必要时”三个字给人的理解也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对通用的审计报告,《国家审计准则》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做为审计机关的业务文书,应遵照规定的内容来撰写。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如何撰写,《规定》中尚未明确,审计组和审计机关在出具报告时,则根据各自的理解认识和习惯来把握,报告  相似文献   

11.
王守富 《审计月刊》2005,(10):15-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规定,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采取“审核、两级复核、集体审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即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必须要过“四关”:一是审计组组长审核关;二是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关;三是审计机关法制机构复核关;四是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关,这四道关口共同构成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审计报告质量的制度措施和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一、执行《控制办法》中存在的问题(一)基层审计机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控制办法》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相矛盾,基层审计机关不知如何执行。2、审计程序过于繁琐,审计效率低、成本大。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  相似文献   

13.
罗兴社 《中国审计》2005,(G00):34-35
2004年2月10日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施行一年多以来,为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第五章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对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审计法》也明确规定,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对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进 《现代审计》2007,(1):70-70
《审计法》第40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但是,以什么方式、以谁的名义、如何送达被审计单位,以及征求什么意见等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朱亮 《中国审计》2006,(1):20-21
一、进行审前调查工作的必要性 审计署6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是对全国审计机关、全体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能、开展审计工柞的强制性行为规范。该办法要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条文规定.对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审计署2004年下发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控制办法”)第6号令,对审计报告的编审作出了新的规定。但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许多审计人员对于《质量控制办法》理解不够准确,对如何根据新规定正确地编审审计报告掌握还不够熟练,审计复核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编制新的审计报告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张琰  郭娟 《陕西审计》2005,(6):25-25
镇安县审计局在组织实施今年审计项目过程中,突出落实了《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及《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对原《审计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19.
审计意见书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意见、建议的正式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应当予以指明并责令自行纠正,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 一、审计意见书与审计决定同样是县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文书 审计意见书与审计决定都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相关事项进行审计后作出的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对外的法律文书,两者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审计机关是专司审计监督的部门,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具有审计检查权和处理处罚权。关于审计检查和审计处理处罚的具体实施程序,《审计汉》和《审计汉实施条件》的规定是,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机关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复核→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