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生态城市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秦皇岛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并结合秦皇岛建设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规划,针对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平衡发展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水资源问题、城市交通问题,从加强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坚持产业兴市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治理综合利用水资源、规划多中心城市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探讨,力图为实现秦皇岛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徐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应徐州市委市政府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要求,文章立足于生态交通的内涵及原则,构建了徐州市生态交通规划目标,对徐州市生态交通的建设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框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生态交通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分析交通系统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框架.在此框架中,初步选取了具体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的指标集,并提出了生态化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以此测度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追求标志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出发,根据Roseland生态城市建设的十大原理,把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的内容: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和生态社会规划.本文依照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生态城市符合生态网络体系原理,将常州新北区生态城乡规划分为生态基础规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态和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区域生态失衡现象较为常见,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这也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规划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也成为许多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并进一步对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城市车辆和出行量的增加,导致交通供给量高于交通需求量。如何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成了市民普遍关注的重点。而合理规划绿色交通是改善交通拥挤状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小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4):118-121
文章从基于建设生态城市的观点出发,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外原则及规划依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规律协同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发生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类规律的制约.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依此,提出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通网络、交通体系完善性、交通环境、交通景观和交通文化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生态交通协同理论体系,以既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一个三层的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模型,选取sigmoid函数作为评价模型的传递函数,traingdx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单元数确定为16。根据收集到的9个城市生态交通评价指标数据,选取其中5个城市数据作为评价模型的学习样本,建立城市生态交通系统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对另外4个城市数据进行一般性检验,验证了BP神经网络在城市生态交通系统评价中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森林的问题分析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有很大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城市森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资源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面是当代城市疲于应付的巨量垃圾,一面是白白浪费的大量资源。这种尴尬的情景,我们该如何应付?本文从分析各种垃圾处理手段、垃圾的资源性以及垃圾资源化的可行性入手,得出结论:垃圾资源化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我们研究了垃圾资源化的瓶颈——处理技术和回收通道,并提出了突破相关瓶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城市生态学原理,从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构建综合衡量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以各省的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综合评价生态适宜度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城市生态适宜度大致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这既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有关,也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 ,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向俊波  陈雯 《城市问题》2003,(1):20-24,12
近年来,我国大都市区中的二级城市在制造业的支撑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制造业和首位城市水平分工,现代服务业高度依赖首位城市的产业分工格局.本文从维持二级城市经济持续成长的角度出发,以上海都市区的三座特大二级城市苏州、无锡和杭州为例,研究了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市场、优先发展的部门、产业组织、制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探讨了加速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林海乾 《价值工程》2014,(23):104-108
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因其运能较大"舒适度高"、"能耗小"、"污染少"等特点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多个地方已经在建和规划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其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性对于投资控制意义十分重大。在编制有轨电车工程造价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此文对影响有轨电车工程造价编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浅析,对影响工程造价编制的建设标准、定额采用、取费程序、线路方式、车站规模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省市物流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各省市的物流水平,比较它们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努力提高各省市的物流水平,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发兰  杨红云 《价值工程》2010,29(17):128-128
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城市化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为了维持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理论为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和水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三峡库区9个全淹或基本全淹县城的绿地景观结构规划与建设现状为对象,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研究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建设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基本形态演变特征。根据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建设的特点,结合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生态规划的理论,从迁建山地新城组团式山地结构的发展特点,保护和恢复生态敏感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三峡库区迁建城市(镇)自然、历史、人文文化特色,构建复合功能的新城绿地景观生态结构体系,及构建绿地景观外围生态圈结构等五个方面,对今后三峡库区迁建山地新城绿地景观结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