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靳秀珍 《时代经贸》2011,(4):195-195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有应税所得的企业,1993年11月26日,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适用于我过境内除外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和组织。此后,我国一直以两套不同的税收法规体系分包规定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和税收征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税收环境的变化,两套税收法规体系并存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矛盾。本文通过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与相关政策的分析,解读其重要变化极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3.
“两税合并”在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把我国现行的分别针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部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一套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公平税收待遇,并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统一所得税法的必要性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以及外资企业应对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我国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选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税收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米勒模型的一般情况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笔者认为根据2008年1月1日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米勒的资本结构无关论并不适用于我国.在我国当前的税法条件下,公司债务融资存在税收利益,因此我国公司具有发行负债的税收动机.但是,我国公司最优资本结构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债务融资,公司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要综合考虑新所得税法环境下公司债务税盾的大小,以及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激励与约束效应的权衡.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楷 《经济导刊》2008,(6):92-93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这部法律表决通过后,对企业税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6年3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开始全面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就纳税人、税率、税基、税收优惠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总体差异及具体差异两个方面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不同之处,并对如何协调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企业所得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等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对其一定期间的所得额或利润额征收的税收.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下文简称大陆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结束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一致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对"居民"与"非居民"等一系列新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2009年初,总局又先后出台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新税收法规的颁布给非居民企业的纳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对于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和谐的税收征管环境建立,平衡了内外资企业利益,实现了公平竞争,协调了税负差异.适应了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新所得税法实施一年多来其积极意义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汇总纳税和税权管理权方面在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实现了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新税。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结束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模式的历史,统一并调整了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要求等等,本文将在介绍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同时对新旧所得税制主要差异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且决定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5.
祖国大陆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分属两部不同的法律,即外资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简称两税并存),两税并存的局面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已有20多年.随着祖国大陆加入WTO及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两税并轨呼声日渐高涨.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祖国大陆将进入两税并轨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开始施行.两法合并后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有了很大变动.本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新规定,从中小企业设立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届第二十五次会议对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首次审议,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该法.在企业所得税法新旧交替之际,对"两法合并"之前外商投资企业独享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内容进行分析,以便从中找出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推动"两法合并",顺利进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税收征管措施来保障实施.本文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变化引发的税收征管问题,提出了合理划分税收管辖权、优化机构设置、明晰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给予外国投资者税收优惠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国内法途径。从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之后的十余年间,我国有一系列中央和地方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和法规出台。199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趋于系统化、规范化。该法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国华 《经济师》2005,(5):226-226
我国自2 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延续并执行着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即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税法使同在中国境内的法人企业享受着不同等的国民待遇。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外资给予外企的税收优惠高于内企,导致不能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平等竞争,应在制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坚持税收公平,在税率及优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