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垣 《金融博览》2013,(1):9-11
中国的现代信托业自1979年开始,经过三十多年在改革大潮中的不断沉浮,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和"桥头堡". 中国信托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信托管理部门需要洞察和防范信托业快速发展表面下可能隐藏的风险和混乱,制订有效的规则和办法规范信托业发展.信托从业者要保持冷静头脑,遵规守纪,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公众要深入了解信托行业和信托产品,才能避免投资过热,引发风险和纠纷. 中国信托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组织,一直在促进信托业规范发展方面不断加强工作.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信托业峰会,在推动信托行业管理部门同从业人员对话、教育和引导投资者、提高信托行业影响力和培育信托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实质性努力,为社会各界了解信托行业、关注信托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沟通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美国个人信托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托业发达的美国,信托业以办理个人的信托业务为主.在我国信托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探究美国的个人信托业务发达的原因可以为我国的信托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信托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业。然而,信托企业杠杆率高、监管不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投资过度集中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问题严重。信托业一旦集中爆发违约风险,将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与信托业高度关联的银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托业业务定位不明确.我国信托业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功能、范围均始终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这导致了其业务经营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虽有信托之名,却无信托之实.我国信托业是作为融资手段被恢复的,当时,信托机构的功能是"受人之托,代人招财",而非"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信托业虽冠以"信托"之名,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混业经营之路,即表面上全能的"金融百货公司",这与恢复我国信托业的初衷是相悖的.信托业定位不明,将不利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信托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现今世界上信托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托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以民办私营为主;2.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相互兼营,3.个人信托与社团信托并行不悖,使信托业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4.具有广泛经营证券业和共同基金的特点,5.将信托业的运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比美国信托业170多年的发展过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对各种经济成份的信托机构要同等对待,2.要妥善处理好信托业与银行的关系,确保信托业独立的产业地位,3.在强化法人信托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个人信托市场,4.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和投资信托基金业务,5.加强信托业法翻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信托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传导机制,在数据可收集的前提下,采用2004-2018年我国各省市信托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 M估计方法对信托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著证明了信托业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反映信托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数量以及实收信托规模的增加能显著提高人均GDP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因此需大力发展我国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源,提高信托业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抓住机遇加快信托业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 《西安金融》2003,(4):42-42,44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信托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托有关法规的颁布又为信托业的规范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快信托业务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日益完善的信托法规为信托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后,各地银行、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8.
《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历了多次整顿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大量的储蓄存款、公益基金为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基金信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文从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全面开展资金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等各项信托业务的时机尚未成熟,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充分论述了我国信托业应以投资基金信托业务作为重新启动的战略突破口,提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当前应重点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管理等三项投资基金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9.
投资基金信托与新形势下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馨  李海燕 《金融论坛》2002,7(11):20-23
<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历多次整顿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大量的储蓄存款、公益基金为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基金信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文从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全面开展资金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等各项信托业务的时机尚未成熟,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充分论述了我国信托业应以投资基金信托业务作为重新启动的战略突破口,提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当前应重点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管理等三项投资基金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托业自"一法两规"颁布实施以来,在自身产品设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功能定位、盈利模式、公司治理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为促进中国信托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中国信托业、信托公司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加强中国信托业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建立信托资金(财产)的强制托管制度,实行基于声誉管理的信托公司异地业务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信托产品的场外交易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信托财产的账户管理制度,发展产业投资信托和创业投资信托制度,探索分业监管下的中国信托业功能监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对"双碳"背景的分析和对当前形势的研判,结合信托机构在绿色领域相关实践经验,探索信托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融入绿色金融体系,为绿色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文章阐明信托业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剖析当前信托业在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制约因素,通过对绿色产业发展和信托业自身发展的内生需求分析,得出发展绿色信托既是信托业助力"双碳"目标的现实路径,也是整个行业支持实体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结论。文章认为在"双碳"背景下信托业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服务绿色实体经济将大有可为,并提出绿色信托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策·直击     
《证券导刊》2014,(50):5-5
银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为建立信托行业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保护信托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防范信托业风险,促进信托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银监会与财政部共同制订并发布《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信托业是金融行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作为一种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制度,其独特的融资、投资功能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在我国有极其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然而,我国信托业自从1979年恢复以来,一直走的坎坎坷坷,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五次整顿.第五次整顿后,我们看到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但是,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更令人心惊.金新信托、伊斯兰国际信托、庆泰信托三家公司因出现严重风险而被停业整顿后,2005年底金信信托公司因挪用客户资金炒股导致巨额亏损也被停业整顿.  相似文献   

14.
李芳 《武汉金融》2002,(12):44-45
历时四年的信托清理整顿接近尾声,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辖内信托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法撤销了一批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的信托机构,扭转了机构过度膨胀的局面,纠正了长期以来的违规经营行为,信托整顿为信托投资公司回归主业作了前期准备.面对<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出台的良好机遇,辖内信托机构在重新登记后,应围绕"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来规范经营,政府应积极扶持信托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人民银行应正确引导、加强监管,共同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13,(1):16-17
在此次峰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关注信托业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发言可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探索中国信托的未来。 蒲坚(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信托业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大家都认为2012年的中国信托业比较火,但实际上这种火爆自2007年监管政策变化使信托走上正途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信托制度发源于十六世纪英国的土地用益制度,然而在我国发展仅有短短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间,我国信托业发展经过数次整顿及发展,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但同步而来的问题是,结构优化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中外信托业的发展、法制、监管、课税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得出国外信托业在上述几个方面对我国信托业在结构优化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琼 《银行家》2008,(5):80-82
随着我国信托业第五次清理整顿的结束和信托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信托业逐步步入回归信托主业的阶段,但由于对信托的定位不清晰,对信托业务的认识参差不齐以及各项配套制度的缺乏,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较为曲折,部分信托公司风险不断显现,信托监管也主要忙于处理各种风险案件.  相似文献   

18.
“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信托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但是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缺失,如与信托相关的税收制度、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等,以及信托产品的流通问题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托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小明 《中国金融》1999,(5):23-24,27
世纪之交,中国信托业正面临其20年发展史上的第五轮整顿。信托业屡被整顿,根本原因是其定位不明、混业经营、风险严重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治。与以往不同,这次整顿是要从根本上一举解决这些问题,把信托业彻底整顿到位,整顿后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将真正办成经营信托...  相似文献   

20.
刘煜辉 《银行家》2004,(7):64-66
在我国信托业高歌猛进、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隐忧,从现有的资金信托模式过渡到财产信托模式是我国信托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