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8  
原红旗 《财经研究》2001,27(3):33-4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原因,得出了不同于国外研究的结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股利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上市公司对以股票股利留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并非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对股利形式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代理理论,现金股利是反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行可转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减轻赎回压力,有动机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以吸引可转债持有者转股。文章以此为研究假设,以我国2001年~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对可转换债券降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率显著正相关,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降低现有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尚不完善,重融资、轻回报现象严重。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但提高了股票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进一步地,在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之后,检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影响股利政策中起到不同的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资本市场监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利政策历来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中利益关系的焦点,特别是现金股利直接对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文章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6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因素是盈利能力和净资产价值,最后选取了部分上市公司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察了控股股东和经济波动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控股股东的角度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愿意支付股利,尤其是现金股利.当考虑了经济波动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在经济下降期,公司不再愿意支付股利,即使支付股利,公司也偏向于支付股票股利.此外,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在经济波动期的股利政策也不一样.在经济下降期,非国有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股票股利支付数量越少,现金股利支付数量越多,但是,国有控股公司这种变化并不显著,说明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企业的股利政策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如何进行分配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中心问题,开展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金股利分配的政策对于监管对象、债权人以及股东等很多方面利益都有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家上市公司的发展进程,以及特定时间段内我国股市整体变化.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盈利能力、行业、规模、先进流量等因素以及其组合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依此为现实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为金融上市公司的管理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利政策选择的影响以及外部治理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控制权转移,控股股东会实施积极的股票送转;而现金股利水平导致代理冲突,会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具有正向效应,能够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的股票高送转增加行为和现金股利降低水平。研究结合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深入分析了股权质押与股利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为政府治理和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存在像派现水平较低的实际问题,制定先进股利政策的背后牵涉到很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例如公司的控股股东、企业管理层和其他的股东等,制定现金股利政策对于股权结构特征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按照研究的结果针对我国上市企业先进股利分配情况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关于股利政策的话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从不同方面对股利政策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着手,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选取多个代理变量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半参数模型,利用函数形式来刻画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我国56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现金分红数量之间存在倒"S"形关系,拐点分别在30%和60%左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分红意愿及分红数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倒"U"形关系,拐点分别在60%和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在2007-2010年的四年中,中国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呈现出平稳的态势,上市公司派现与不派现的数量大致相当;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先升后降;盈利能力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首要决定因素;尽管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对控股股东有着比较重要和明显的制衡作用,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每股货币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没有正相关关系,成熟市场的所谓债务协定约束现金盈利的说法在中国并不存在。为此,应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改革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股利决策的稳定性,彻底取消红利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行为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成为广受热议的重点话题。本文从媒体关注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媒体关注的增多可以显著提高公司未来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2)媒体关注与“铁公鸡”公司、“微股利”公司的比例显著负相关;(3)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媒体关注对民营控股公司未来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4)媒体关注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更严重的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媒体关注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分析师跟踪少的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以上结论说明媒体关注是除行政治理外,另外一种督促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机制。本文除了具有丰富媒体治理和股利政策两方面理论研究的贡献外,对监管机构规范资本市场股利支付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派现行为下的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深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派现与控股股东利益转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将现金股利作为利益转移的方式之一,控股股东控股优势越大,公司派现意愿越强,派现水平也越高;派现意愿与公司上市年限负相关,而与上年配股情况正相关;此外,债务和股权制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种利用派现政策实施的利益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15.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是双向的:掏空或者援助。文章回顾并发展了西方的文献,对这种利益输送的双向性及其转换进行了模型化表述。文章认为:当控股股东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产权收益的时候,除了现金股利分红,掏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当控股股东可以低成本进行股权转让时,控股股东就需要在股权转让收益与掏空收益之间进行抉择,甚至援助上市公司以提高股权转让价格。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正向意义:放松对控股股东产权收益实现方式的管制(或者降低其交易费用),将会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6.
A new explanation of why dividends may be informativ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e find evidence that dividends signal the severity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large, controlling owner and small, outside shareholders. Accordingly, dividend change announcement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onflict. To test the rent extraction hypothesis and discriminate it from the cash flow signaling explanation, we utilize information on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 firm. We analyze 736 dividend change announcements in Germany over the period 1992-1998 and find significantly larger negative wealth effects in the order of two percentage points for companies where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structure makes the expropria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more likely than for other firms. The rent extraction hypothesis also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levels of dividends paid. We find larger holdings of the largest owner to reduce, while larger holdings of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o increase the dividend pay-out ratio. Deviations from the one-share-one-vote rule due to pyramidal and cross-ownership structure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larger negative wealth effects and lower pay-out ratios. Finally, using Lintn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6 (2) (1956) 97-113) model of dividend determination we find corroborating results. The presence of a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with a considerable equity stake makes a crucial difference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firm. Our results call for better minority shareholder rights protection and increased transparency in the course of European Capital Market Reform.  相似文献   

17.
王峥  叶莉 《技术经济》2020,39(3):30-36
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了高管团队特征(规模、年龄、性别、学历背景)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团队的规模越大、平均年龄越大,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表明企业管理团队人数越多,年龄越大,越容易采用较高的股利支付率,而管理团队的平均学历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现金股利分配率。说明更高学历的管理层认为,较低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股利支付水平。男性管理层和女性管理者对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高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股权越集中,管理者的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会被弱化。也就是说,股权集中度会显著削弱管理者特征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该实证结果也印证了上市公司中代理问题的普遍存在。研究结果可为企业管理团队的合理配置提出可以借鉴的依据以及实证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股利政策及创新绩效。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公司治理、股利支付及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越高,企业越倾向高股利支付;高股利支付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并无正相关关系,股利支付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最后,从完善公司治理和股利政策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尽管众多研究都表明股权高度集中环境下大股东会通过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来实现利益的输送,但很少有研究分析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目标的行为方式选择。本文对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两种利益输送方式的收益与成本进行分析,提出在既定利益输送程度的限制下,两种利益输送方式存在替代关系的假说。本文对200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现金股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证实这一假说成立,并且发现大股东不同持股比例下对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两种利益输送方式的选择也不同。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我国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