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襄樊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对“十五”期间财政支农工作情况的调查,拟在深入总结“十五”期间财政支农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十一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思路,并结合襄樊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性建议,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现就调查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辽宁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辽宁,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在贯彻科教兴省战略、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五”期间,辽宁省各级财政部门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主题,履行职责,增  相似文献   

3.
围绕我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明确“十一五”时期我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前提下,要明确方向,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勇于创新,实现培训工作的新突破;转变观念,完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注重调研,加强培训课题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培训;加强学习,提高教育培训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处在一个“矛盾凸现时期”。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其改革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判断,对“十一五”时期若干财政问题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ELES的基本理论,采用Eviews 6.0软件从"十二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选取了2012年和2007年作为两个时期的代表。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趋于保守;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已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逐步向富裕型过渡。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更加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对“十四五”时期的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财政收支的走势进行了趋势性预判。作者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财政工作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建设“安全财政”、“功能财政”、“绩效财政”、“整体财政”为核心,以财政可持续为主线,加强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做好财政增收政策研究储备,加快推进现代财政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五”时期,是江苏城镇建设推动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05年底,全省城镇人口达到了3700多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0.5%,比“九五”期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比全国2005年的水平快了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对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既要坚持公共财政的支出原则,将支出的重点放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又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调整,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为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十五”期间,辽宁省财政坚决贯彻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农产品协议>有关内容和我国财政支农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利用财政措施支持农业因受<农产品协议>约束而保护空间变小.因此,入世后在较长时期内,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应重点支持与保护"绿色"政策范畴中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工作,既要积极履行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又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科学界定,规范管理,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结合辽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未来辽宁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食货"释义     
中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已经开始形成,到东汉初年,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食货”已经确立,并在以后的一千九百余年中不断发展的完善,“食货”研究的对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活动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等,从而体现着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食货”研究的范围涵盖了我国封建社会国家处理这些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转轨和城镇化进程中受相关体制、制度等系统性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一种财政模式,并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随着不同时期生成环境和制度基础的变化,"土地财政"将逐渐迈向后"土地财政"时代。"土地财政"与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基本内涵和参照系的选择方面,更反映在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均衡状态改变的多个维度,进而为后"土地财政"时代消解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以及合理配置土地财政收益提供了打破路径锁定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下同)23.2%。相当于“十五”时期初2001年的2.8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我国地方税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十二五"时期,改革任务依然繁重,需要继续推进。本文在对"十一五"时期改革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的地方税制度进行了初步展望,并对其中的房地产税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加快“三农”自身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财政支持则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奥肯的“漏桶原理”启发我们:财政支持“三农”发展必须重视效率原则。当前的财政支持政策在目标、手段、对象等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下,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不但需要辽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中央的财政支持。本文通过数据资料分析了辽宁历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符合区域经济特殊目标与路径的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和刚性约束进行了估计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营改增"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减轻企业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宽裕中央财政的同时,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税收收入不断减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营改增"对地方财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方财政应对税收流失的实践举措,期望对加强地方财力建设,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如何从碎片型财政走向整体型财政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命题。针对这一命题,富阳市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本文首先从部门利益和财政体制改革这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了碎片型财政的渊源和现状,接着详细介绍了富阳市"大财政"体系改革,最后基于富阳改革的经验和局限性,探讨了构建整体型财政的可行性问题、基本原则问题、政府层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辽宁中小企业创新财政支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运用AHP法对调研数据进行评价,对辽宁中小企业创新财政工具的需要程度进行了描述。研究结论显示,众多财政工具中,被中小企业需要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财政投入建立技术中介机构,排在第二位的是设立创新基金,接下来分别是创新成果收益税收优惠和财政投资建立"孵化器"。实证分析结果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深化、落实促进创新财政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程海 《地方财政研究》2011,(9):48-50,55
为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财政部专门下发了文件,提出了新时期的工作要求。财政监督"两基"建设,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推进财政改革意义都十分重大。本文在分析当前"两基"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两个重点、注重三个结合、抓好四个环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