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公共支出划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带有更多的经济性,服务性支出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或者准社会公益性。在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会将全部财政资源投入到公共投资中,以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但农民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在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会对两种投入进行权衡,但其支出结构也很难恰好实现农民的效用最大化。运用1978年~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农村的公共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有的农村公共支出失衡,财政资源在农村公共投资和农村公共服务两个类别的配置需要优化。  相似文献   

2.
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可以直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企业的创新条件,并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具有显著的企业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即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条件和提高创新意愿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长;相对来讲,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对非国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企业、科学技术支出规模较小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改善创新环境,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政府间的事权配置是财政体制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实践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会带来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问题,进而会产生政府间有关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配置问题;理论上,人口流动会引致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外部性,增加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效率配置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领域的选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必须科学安排投入领域及其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应改变当前的一些偏颇,做到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统一,共性技术研究与专有技术研究的统一,研发本身与产业化的统一;体现培育基础创新能力与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统一;支持经济科技领域创新与支持社会领域、管理领域创新的统一,以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推动科技创新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科技支出:规模与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而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方面在于国家的财政科技投入。我国以往的财政科研支出无论从规模还是从结构上都不适应国际上科技创新的要求。因此.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八规模和调整政府的科技支出结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大科技投入健全自主创新投入体系1.切实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各级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年,省财政安排科技三项费1亿元,以此为基数,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增长。各设区市、县(市、区)都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从2006年起,设区市财政每年的科技三项费要按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5%以上安排,县(市、区)应按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安排,人均财政收入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至少不低于50万元。为保障…  相似文献   

7.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越来越大,支付形式复杂多样。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不仅较大程度地调整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而且重新定义了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之间的边界,扩张了公共部门,并在决定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本文建立了探讨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规模扩张之间关系的一般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中国的财政实践对相关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从总体看,财政转移支付会引起地方政府支出的扩张;较之于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呈负向关系,说明其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影响程度小于专项转移支付;同时,相对于地方自有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加刺激地方政府扩大支出;另外,出于吸引外来投资的压力,地方的开放程度愈高,公共支出规模愈大。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和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日本在其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和地方税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日本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财政收支结构与地方税体系,日本经验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启示在于:以法律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收支比例和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构建以税收收入为主、转移支付与地方债为辅的地方政府收入结构,税收立法权相对集中,按税种特点合理设置地方税.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主要讨论地方政府的整体效率或某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如果将环境质量看作是公共物品,将地方政府视为环境质量的提供者,那么财政分权是否提高了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基于我国31省市1998~2010年的环境治理支出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面板Tobit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支出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腐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财政支出分权的激励机制下,中国地方政府的基建支出、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竞争行为,导致地方政府购买性支出膨胀,进而使得地方、中央和社会的财政目标发生三元分离.为此,中央政府应适当上收支出权利,科学核定转移支付规模,控制地方政府在购买性支出领域的恶性竞争,引导地方政府在转移性支出领域开展良性竞争,通过晋升机制和预算体制的配套改革,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丁小义 《现代经济》2007,6(12):130-132,135
在阐述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进行直接财政资助动机、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各省(市)企业争取政府科技资金的竞争力和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差异,并进一步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各省(市)企业获得的政府直接资助与企业自筹R&D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我国总体上及大部分省(市)的两者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即政府资助能有效激发企业R&D投入的增加,但也有个别地区企业获得的政府资金对其自主科技投入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多方联动加大科技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科技就是投资于国家未来 随着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各国均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本国竞争力和寻求突破与跨越的首要选择.科技投入正在被许多国家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世界主要国家普遍采取在科技投入上先行一步的战略决策.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研究开发支出.并把提高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县(市)级政府承担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有重要影响;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的选择性转移使得地方政府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运用2007年—2013年河南省108个县(市)样本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控制了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财政分权、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县(市)级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省以下财政分权显著减少了地方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支出,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转出规模越大,县(市)级政府基础教育支出越低。  相似文献   

14.
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绩效是特定制度环境下多种涉农投入制度安排综合作用的产物,必须以制度创新作为提升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绩效的重要突破口。本文认为,涉农投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应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实行农业财政资金的竞争性分配机制;完善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健全财政农业投入的绩效问责机制;改进中央对地方的农业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财政正逐步向公共财政模式转轨。一些人根据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模式,提出我国财政应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除了作为社会管理的公共财政外,还作为资产所有的国有资产经营财政,共所体现的是非市场性和市场性两种经济关系,财政活动处于非竞争和竞争两个领域,因此,财政不能也不应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地方性公共产品分权式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供给是公共财政的核心问题,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更是财政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政府如何有效地供给地方性公共产品,理论界提出用财政分权模型来进行分析。本文从财政效率角度分析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提供的效率损失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溢出效应,并在二者效率对比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进而提出了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分权式供给机制和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债券既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又是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涉及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本文着重从财政的角度探讨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深层次问题,延伸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利弊因素,并对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财政是一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通过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显见政府的主要职能和角色定位。本文对比中美两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两国地方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并通过比较审视中国地方财政的支出问题,最后探究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问题和未来中国财政体制完善需要改革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增强财力的重要来源,与土地财政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将一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那么,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偿是否带动预算内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呢?文章在模型估计及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补给效应,即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受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对"土地换保障"的硬性规定势必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0.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急需提高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益,其结构的优先安排顺序应该为:支农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为此,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继续增加农村救济费用的支出、适度削减和控制用于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优化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