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票据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五年多了,但票据行为仍存在一些问题,使票据不能及时流通转让和请求付款,给持票人造成业务上和经济上的损失。为避免上述行为的发生,笔结合《票据法》及相关法规,就票据背书的有效性谈一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票据诈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统计,1996年1月至7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诈骗案件365起,仅利用汇票诈骗案就高达111起,占案件总数的30%。这些情况表明,利用票据进行诈骗已成为当前金融诈骗活动的一个新动向。何谓“票据诈骗”?时下,一些人将利用存单、信用证、股票,甚至是发票进行诈骗的活动,均视为票据诈骗,这是不正确的。根据《票据法》第二条的规定.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这与国际通行惯例也是相衔接的。根据《票据法》第一百零三条,票据欺诈的违法行为有以下七项:(一)伪造、变造票据的;(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票据的;(…  相似文献   

3.
票据上的记载应当符合票据法对票据行为的行使要求。文章提出票据记载含义,并将票据记载的性质与效力问题进行统一研究,对票据记载共作6种性质与效力的关联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票据效力、瑕疵票据、票据抗辩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9月19日发布实施的《支付结算办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下称《票据法》)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规范支付结算行为,保障支付结算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票据的正常使用和流通,以利于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所规定的银行票据,即支票、汇票、本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票据法》实施后,出现的票据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在票据活动中违法现象;利用票据进行诈骗活动;《票据法》本身不完善;票据交换中退票现象;票据结算中的问题;票据贴现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叙述,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票据的运行已有《票据法》作为法律依据进行规范,使得各种经济行为在结算方面已有法律作为保证。但由于我国《票据法》的颁布时间较短,有些规定还不够具体,也不够完善,本文拟从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及怎样解决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 背书是一种票据行为,也是票据转让的一种重要方式。背书制度是票据法能确认的票据转让的行为规则,建立一个完善的背书制度是保证票据流通转让简便、安全,促进票据广泛使用的法律条件,对充分发挥票据的功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攀钢)自1996年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占攀钢整个货币回收的40%以上。在频繁的结算过程中,攀钢总结了银行承兑汇票在背书转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振宇 《冶金财会》2001,(12):23-24
<正> 商业汇票的流通,对于加速企业结算、培育市场经济下的信用体系具有积极作用。票据的背书转让作为重要的票据行为,是商业汇票得以流行的基本前提。然而,从宝钢几年来票据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票据法》和相关规章关于票据背书必须连续的规定及其对“连续”的定义,却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也制约了商业汇票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分析最常见的商业汇票(尤其是银  相似文献   

9.
<正> 继199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之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制定了《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997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1988年12月19日颁发的《银行结算办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已于1996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既有利于确立票据法律关系,促进票据活动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我国银行支付、结算和信用制度的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既能促使我国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国家信用”模式向“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并重模式转化,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和法律意识,又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因此,学习、掌握、遵守这部法律,是煤炭行业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分析了煤炭企业面临的票据市场新形势,论证煤炭企业开展票据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总结了票据信息、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价值几种票据管理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煤炭企业设计票据管理模式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各类平衡,在票据信息集中的基础上,加强对票据行为的预算管控,择机适时开展贴现—转贴现以降低融资成本,条件具备时最终实现票据池化管理和价值集中。  相似文献   

12.
徐霄燕 《董事会》2012,(9):94-95
民间票据贴现,虽因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违反了行政法规,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即使抡起刑罚的大棒,也根本无法堵住票据融资功能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支持煤炭购销推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指出,金融行业要采取三种办法,帮助煤矿解决困难。1.煤炭交易结算推行商业票据,即购货单位应该承诺在一定的时间付钱,然后拿着这个承诺到银行去,由银行同意盖章承兑的票据。2.坚...  相似文献   

14.
票据丧失是指票据因灭失、遗失、被盗等原因而使票据权利人脱离其树票据的占有。票据一经丧失,先例票据权利便失去了依据,但对票据权利人来说,并未失去票据的权利,因此票据权利人来说,并未失去根据的权利,因此法律必须保护票据权利人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根据《根据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票据丧失后,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三种:即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笔就失票人在采取补救措施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谈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贯彻审计法──要抓住两个基本点钟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纵观《审计法》七章五十一条,都是围绕着国家审计监督行为的法律规定,涉及国家财政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和审计监督行为的全过程。对于我们华北电力集团这样的企业而言,我们...  相似文献   

16.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银行票据用于支付结算,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因此销售人员只有掌握一定的票据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本文依据《票据法》结合本人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一下银行承兑汇票的接收。一、识别汇票真伪,严格按规定查验第一,看银行承兑汇票联是否准确。销售人员拿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一联,即银行承兑汇票2。第二,审查银行承兑汇票的真伪。审查其纸张、质量,有无被药液涂改、消蚀的痕迹,对光线看,有连在一起的HP暗影和外围为五朵梅花、中间为五角星的暗影,汇票背面有防伪标志。第三,看其应记…  相似文献   

17.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规范贷款行为提高贷款效益贷款通则八月一日起实施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使用效益,中国人民银行6月28日正式颁布了《贷款通则》,决定8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贷款通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全面的信贷管理的行政规章...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78年人民银行颁布规定,明确了商业汇票的管理办法以来,商业汇票在国内发展了近40年。按照《票据法》的规范,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都属于商业汇票的范畴,但两者的发展情况,却出现了巨大的区别。本文主要讨论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商业承兑汇票概述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签发人或者承兑人(二者可以为同一主体)承诺在未来确定日期,在持票人提示付款时,无条件承兑的票据。根据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大部分票据都是即期票据,可以即刻收款或存入银行成为货币资金,不需要作为应收票据核算,因此戒国的应收票据即指商业汇票,即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而商业汇票的广泛流通和使用,已成为企业发生货币资金收付业务时常见的结算方式之一。但在其转让与贴现实务中,持票人一旦因工作疏忽、失误造成书写、签章等错误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唯恐票据作废。而针对这些经常出现的问题,各专业银行所掌握的标准、执行的具体办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因此,笔认为有必要明确票据支付结算制度中的有关问题,防患于未然,以减少持票人的经济损失。本所称票据特指商业汇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支付结算办法》为了规范支付结算行为,保障支付结算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制定并颁布了《支付结算办法}。该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88年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