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3):138-138
我和宁岗老师有27年的交情,没想到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死了以后,在那个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去的地方,为他致悼词。他静静地躺在我的身边,他在静静地听着我念叨他的生平,我却再也听不到他晴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2.
我第一次见到何伟哲,是在一个"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座谈会上,他静静地坐在会场的一角,听着大家的发言,直到座谈会快结束时,何伟哲才最后一个发言,他的发言很简短,但与前面的发言不雷同.  相似文献   

3.
车刚  朱宪民 《走向世界》2013,(14):52-55
<正>认识车刚已经三十多年了,那时,他经常随其长兄车夫到北京干面胡同我家中做客,席间他话语不多,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听我们聊天。1983年他去了西藏,开始在西藏日报任专职摄影记者。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4.
我第一次见到何伟哲.是在一个“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座谈会上.他静静地坐在会场的一角,听着大家的发言。直到座谈会怏结束时.何伟哲才最后一个发言.他的发言很简短。但与前面的发言不雷同。后来,与他交往过几次之后才发现,这个在浙江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读大四的男生.人生态度和做事方式就如同他在这个座谈会上的表现:仔细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坚韧不拔地去做。  相似文献   

5.
何晶 《中国报道》2009,(10):54-55
聆听甘老的回忆,就像打开了一座丰富的宝库。即使到如今,60年过去了,甘老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仍历历在目,如数家珍。让我们满怀敬意,静静地,听他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6.
他上班走得急,刚下楼就发现忘了带钥匙,只能折身回来敲门,可任他把门擂得山响,室内的她却丝毫听不到;家里虽然有电话,可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她还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一点也察觉不到;他拉她去散步,看到别的夫妻有说有笑,他和她交谈却只能用纸和笔……  相似文献   

7.
一天,朋友对我说,这年头能让他动心的事儿不多了,没想到听李向群的事迹报告,他哭了。他说他动了真感情。听了这话,作为一个军人,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相似文献   

8.
傻五叔     
正第一次跟丈夫回他老家时,看见一个人不喜不怒地站在丈夫父母身边。他们告诉我叫他五叔。五叔今年41岁,他在读小学一年级时患脑膜炎,由于治疗不及时落下病根,致使五叔智商发育低于常人,从此他便辍学在家。父母在他未成年时撒手人寰,他由四个哥哥照顾。我叫了他五叔之后,每次见面他都静静地在那笑,露出两排不甚整齐且颜色偏黄的牙齿。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时代起,吴敬琏就是我非常钦佩的经济学家。当记者后,第一次听他的演讲,我挤在人群里听着台上的他缓缓道来,声音不大,以至于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屏息静气地竖起耳朵努力去听。即便这样,有吴老出现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0.
正从学生时代起,吴敬琏就是我非常钦佩的经济学家。当记者后,第一次听他的演讲,我挤在人群里听着台上的他缓缓道来,声音不大,以至于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屏息静气地竖起耳朵努力去听。即便这样,有吴老出现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我一直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最让人成长的地方就是可以近距离和大师对话。  相似文献   

11.
我手中的这摞手稿,倾诉着一位老柴达木人一生对柴达木的眷恋,道白一个人生命最后的道白。此时,手稿化为心灵语言通往心灵感应深处的通行证。死指肉体,而用生命留下的文字,却可以使生命的心路变长、延续……攥着这摞手稿,他生命的重托重如泰山;打开这摞手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笑容长留在我的眼前。他生前就最喜欢笑,他爱人对我说,两年前,他知道自己得了肝癌,他依然平静地笑笑,让我给他拿来纸和笔,便开始每天写啊写,写得满头大汗,写得手不停地抖,写到动情处,他总要老泪纵横地念给我听。他写下这三万多后,我一看,写的都是他儿时的家乡和他心…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个朋友死了,他在不应该死的年龄死了,在不应该死的日子死了,他的死因不是明明白白的,死的结局也有点模糊,明白的唯有死亡的方式。听到他的死讯,我无话可说;听到关于他死因的种种猜测、种种分析,可信与不可信的,我无言以对。他的告别仪式,去了很多很多的人,家属、亲戚、同事、朋友、领导和部下。也许是害怕这种场面,我还是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没有去参加。尽管如此,最近常闹失眠的我,半夜起床之时总要想起他,我悲哀朋友的网络中又  相似文献   

13.
“听颜飞讲话是一种享受”。在没有见到颜飞之前,我对这句话还打个问号,然而,当我有幸采访颜飞,与他交流的时候,听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讲人生,讲创业,富有哲理的语言,精辟而生动,确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不仅是我,和他交往的其他朋友,甚至是领导、教授、将军,都被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渊博的知识所触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从小,我就有很强的国家概念,可能是因为爷爷从小就会跟我说,有关他们年青时候的事情。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回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暑假。有时,在晴天的夜晚,我总是搬着我的小板凳,坐在庭院里,听他们说他们年轻时发生的事。有时,听着听着,就会掉下眼泪,很心疼他们,也很心疼祖国妈妈,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爷爷也喜欢跟我说这些事,他总是说,那段时间,是他的青春,是祖国的过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资格说起,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爷爷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而我也喜欢听爷爷说这些事,让我更了解我正在生活的土地,让我更了解这个我深爱的国家,了解它的过去,了解他所经受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王贞虎 《首都经济》2011,(10):95-95
我与多利来百货店的刘老板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这一天在酒足饭饱之后,刘老板又同我聊起了他的生意经,真是不听不知道,听了还真长学问,这些窍门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却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我去TCL参观模具车间。陪我参观的是TCL的年轻管理者,1977年出生的,叫张荣生。他管辖着4000多名员工,工作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跟我在丰田汽车见到的一样。我不习惯一板一眼地听他介绍情况,于是问了他两个"散打"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我去TCL参观模具车间。陪我参观的是TCL的年轻管理者,1977年出生的,叫张荣生。他管辖着4000多名员工,工作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跟我在丰田汽车见到的一样。我不习惯一板一眼地听他介绍情况,于是问了他两个“散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连君 《东北之窗》2011,(Z3):100-10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曲《长江之歌》唱红大江南北。当时,我刚由诗歌创作转入歌词创作,对《长江之歌》的豪迈词曲喜欢之极。说来也巧,词作者胡宏伟老师随前进歌舞团到大连演出,我就冒昧地到胡宏伟老师下榻处拜访他。胡宏伟在基层连队当兵时也是搞诗歌创作的,他的才华很快被前进歌舞团发现,调到歌舞团做专职创作员。我们非常投缘,谈诗,喝酒,就像一对亲兄弟。我更多的时候是听他谈创作体会,听他给我讲解诗歌创作与歌词创作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真  相似文献   

19.
贾楠  茅于燕 《中国西部》2012,(12):103-105
孩子会不会有社交障碍?提问妈妈:殷瑛我的儿子四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他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总是在一起玩并且儿子大部分时候做主角。由于他们玩的时候,有时不听老师的指挥,老师把他们分开,最后还是到一起,我希望儿子的好朋友很多,交往比较广泛,具有合作精神,请问这样会不会造成以后社交障碍?并且和更多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20.
言明 《东北之窗》2011,(11):72-73
最近听人说老牛终于把融资的事儿攻下来了,可以实现他的翻译王国梦了,听到这个消息很是为这位老兄高兴。在我的印象中,他有一种一条道跑到黑的"牛"劲儿,我想正是这份执著成就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