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以某水闸工程为应用实例,对含部分壤土层的不均匀岩基、有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发育的岩基、有软弱层的土基和承载力低的中粗砂地基水闸进行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基础设计采用墩台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埋石混凝土、水泥土置换法和水泥土搅拌桩法,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水闸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在软弱土层上修建建筑物,往往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基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其耐久性。许多工程事故就是由于地基处理的不好,基础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墙体开裂,结构发生倾斜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高大建筑越来越多,如何取得准确可靠的建筑地基勘察资料、正确地选用良好的地基土层、采用正确的地基处理措施以及合理的进行桩基础设计等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止工程事故发生的措施,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地基不勘察就进行建筑设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领导对地基基础的重要性又缺乏深刻认识,认为进行地基勘察要多花钱,没有多大  相似文献   

4.
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及安全,只有做好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才能保证建筑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地基土体特点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减少地基沉降,保障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对大量基础工程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后发现:产生基础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存在于地基设计、地质勘察和施工三方面。1 1%#11在地基基础设计方面从工程事故调查中发现,多数设计者忽略了地基设计,只进行基础设计。这些设计者的习惯作法是:首先,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求出地基承载能力的设计值,然后,根据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再然后求出基础底面积,最后,做基础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岩溶发育区隧道溶洞施工。以某隧道大型溶洞处理过程为例,分析溶蚀发育地区溶洞的处理方法,讨论岩溶发育区隧道溶洞的施工技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以及隧道运用后的隧道环境。  相似文献   

7.
某220kv变电站处于规划的工业园区内,自然地形起伏大,与规划中的公路高差大,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建筑设计、地基处理、进站道路、所区边坡设计等方面,采用优化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的周边环境变化,深入执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两型一化”建设原则。提出了边坡及进站公路近期用地可为园区其他远期项目再利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由于坝基岩溶发育和软弱破碎带的存在,造成坝基岩体整体性较差且渗漏严重,为了处理这类问题,文章以江西新余市某浆砌石重力坝为例,研究了岩溶坝基及闸基灌浆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采用灌浓浆、低压慢灌、分段灌浆和多次复灌等方法,使坝基岩体的抗压强度和防渗性能显著增加,对今后类似工程岩溶坝基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和工程施工质量、建筑物稳定性、应用年限等方面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一道工程施工工序。因为不同地域的环境条件和地质状况等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当前,房屋的构造、功能和形式等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改变,针对地基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选取科...  相似文献   

10.
马焘 《化工管理》2023,(8):145-147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最重要的储集层类型,深入研究岩溶作用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对认识储层的发育规律和寻找有效储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统计及对岩溶作用时间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储集层主要岩溶作用机制包括沉积期淡水溶蚀作用和受不整合面控制的构造岩溶作用两种,影响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构造和岩溶古地貌,其次环境、气候及地层流体性质也对岩溶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内支撑系统中的环形支撑(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环形支撑)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一种经济合理,先进可行的桩基础设计方案选择的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建立了方法优选的模糊决策模型,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强夯法对大面积回填土建筑场地地基处理,由于加固效果显著,强夯处理后的回填土承载力及沉降量均能满足基础结构设计要求。针对目前强夯法在哈尔滨地区应用较少,未来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程会不断增加的情况,以哈尔滨某新建小区的工程实践为例,对新建小区大面积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的施工程序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状态,提高实际工程质量,以路堤下CFG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分别建立类端承桩复合地基和类摩擦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分析导出CFG桩复合地基工作的受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相关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研究中忽视碎石桩侧向膨胀的问题,在对筏板基础下碎石桩排水荷载条件下加固软土地基的性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利用PLAXIS 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桩间距、直径和桩长等参数对筏板基础长期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对筏板基础整体沉降、弯矩和碎石桩侧胀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土中碎石桩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筏板基础的沉降和弯矩;2)碎石桩的侧向胀形分布取决于其位置的深度;3)筏板基础的沉降、弯矩和侧向胀形随着间距与桩径比的减小、面积置换率和碎石桩长度的增加而增加;4)采用长厚比为0.75的碎石桩加固软土,可以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筏板基础下碎石桩改良软土的侧胀性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后类似工程加固设计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实现不同载荷边界条件下的基坑变形预测和控制,以天津市某地铁站深基坑为研究对象,研究超载、卸载条件下基坑变形特征。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推导基坑北侧和南侧的变形规律,并将分析结果与无超载、卸载条件的普通基坑进行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土体蠕变等方面的对比,最后,根据超载与卸载产生主动土压力对水平位移的影响,制定了基坑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载荷边界条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地层的变形影响明显;2)北侧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远大于南侧,北侧变形常超过变形报警值,南侧则相反;3)北侧土层水平蠕变最大速率和竖向蠕变最大速率均大于基坑南侧,普通基坑水平蠕变的最大速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控制边界载荷有利于控制土层变形速率;4)基坑北侧的主动土压力明显高于基坑南侧,由于卸荷作用,基坑南侧地连墙底部产生被动土压力,使基坑侧壁向迎土侧移动;5)合理安排开挖进度,加强支承刚度,减少地表超载,是控制荷载边界条件和基坑变形的有力措施。研究可为城区复杂荷载边界作用下的基坑监测、施工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二元结构临江拱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渗水量大、水土压力大和征地困难的问题,在满足实际工期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临江拱座深基坑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一种临江拱座深基坑咬合桩拱形支护方案,分析了咬合桩拱形围护结构的特征,校核了咬合桩拱形围护结构强度,并对咬合桩拱形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咬合桩拱形围护结构兼有挡土和止水作用,具有施工工期短、止水效果好、无需内支撑等优点;2)要使拱形结构的冠梁不受弯矩与剪力作用,则冠梁对应的半径应为定值;3)依据冠梁受力特点设计的拱形围护结构能利用冠梁自身强度分担部分土压力荷载,基坑冠梁安全性好,围护结构受力合理,稳定性好,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咬合桩拱形围护结构支护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为拱形咬合桩围护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既要技术先进,也要结构合理、安全和实用;既要降低工程造价,也要保证抗震设防要求和抵御地震风险的能力。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采用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应符合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应依据工程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地选择建设场地和地基;应该选择有利于抗震的住宅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严格选用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箱式变电站及其在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箱式变电站的特点,并且探讨了箱式变电站设计中应注意的防火和检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