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呈几何级乘数发展,甚至延伸到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日趋严重,违规形式朝多样性、隐蔽性、高科技化发展.如对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不加以遏制,则无法引导银行卡收单市场向健康、有序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水平将走向下行通道,更无法应对支付行业国际化的严峻形势.本文结合目前支付机构银行收单业务的违规乱象,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向一线以下城市发展,延伸到市、县甚至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笔者结合辖内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现场检查、日常监管情况,呼吁高度重视和尽快治理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向一线以下城市发展,延伸到市、县甚至乡镇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办法首次从法律层面赋予了第三方收单机构从事金融支付业务的主体资格,明确了业务经营规则及违法违规经营处罚措施,自此第三方收单机构告别了原先的"灰色身份",正式纳入到国家监管体系,业务发展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高鹤 《金融会计》2014,(6):32-34
近几年,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猛,线上、线下各项功能性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非金融机构均涉猎收单业务。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收单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多样化,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贸易活动支付服务需求,对促进消费量增长、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非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内控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给收单市场健康发展带来风险隐患,也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带来监管挑战。本文结合山西实际,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收单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标志着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7.
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上,支付机构的力量日渐强大,与商业银行、中国银联俨然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获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50家非金融机构中,有54家获准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季度我国非金融支付行业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3.39万亿元,其中POS收单的交易  相似文献   

8.
高鹤 《时代金融》2014,(6Z):290-291
近几年,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猛,线上、线下各项功能性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非金融机构均涉猎收单业务。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收单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多样化,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贸易活动支付服务需求,对促进消费量增长、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非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起、内控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给收单市场健康发展带来风险隐患,也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带来监管挑战。本文结合山西实际,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收单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猛,线上、线下各项功能性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非金融机构均涉猎收单业务。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收单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多样化,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贸易活动支付服务需求,对促进消费量增长、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非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起、内控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给收单市场健康发展带来风险隐患,也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带来监管挑战。本文结合山西实际,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收单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猛,线上、线下各项功能性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非金融机构均涉及收单业务.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收单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多样化,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贸易活动支付服务需求,对促进消费量增长、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非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起、内控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给收单市场健康发展带来风险隐患,也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带来监管挑战.本文结合山西实际,分析了非金融机构收单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非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其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竞争也尤为激烈。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的问题和风险,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若干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收单业务是支付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监管重点。但支付机构收单业务高度集中管理、广泛采用外包模式、且对外包业务疏于管理的现状,导致违规问题频发,扰乱收单市场秩序,存在风险隐患。本文结合山西监管实践,通过深入调查,总结了当前支付机构收单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悉,银联在近期董事会会议上提出的工作目标是: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融支付机构(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融支付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8月13日,银联已开始行动:召集52家与其达成协议关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银行卡收单业务运作与收单办法解读会议,表示跨法人交易发送方式不得绕过银联.  相似文献   

14.
《金融纵横》2014,(9):46-53
随着银行卡应用的日益普及以及非金融支付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银行卡收单业务,我国银行卡收单市场取得了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然而,在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过程中部分收单机构存在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商户类别码设置不规范、不遵守业务规则和市场秩序、机具管理不规范、外包服务管理缺位等问题,影响了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竞争趋势,阐述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尚睿  吴晓芳 《甘肃金融》2016,(10):17-20
支付机构是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业务类型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立的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管框架下,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明确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手段,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微信、支付宝等新型支付方式迅速发展,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被大量分流,活跃商户数量下降明显,部分收单机构缺乏市场份额和支付场景,在主营业务无法突破的情况下铤而走险,违法违规经营。本文通过对辖内收单机构开展调研,分析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存在的问题,从限制特约商户受理终端使用数量、规范支付受理终端押金收取方式、强化收单机构外包业务管理、强化交易风险监测处置管理、强化终端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迅猛。但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管理混乱现象仍较突出,其中主要原因是多数支付机构业务管理模式相对集中,不能实现收单业务管理本地化,这也给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日常业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结合日常业务管理和检查实践,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集中化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支付机构业务健康发展,提高人民银行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至今已发放一百余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第三方支付牌照”)。伴随着牌照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急速扩张,带来终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套用MMC码、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由于监管困难,给洗钱、套现、克隆卡等银行卡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亟待关注。一,基本情况(一)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惠州扩展收单业务根据调查,自2011年以来,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惠州开展收单业务,如通联支付、好易联、杉德、快钱、拉卡拉、汇卡商务、易宝支付等。(二)未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回顾,立足当前我国POS收单市场发展及反洗钱监管现状,从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由银行向非金融支付机构迁移、信息不对称加大POS收单市场洗钱脆弱性、POS收单市场易被作为虚假交易洗钱渠道、国际银行卡组织网络易被作为跨境非法资金流动通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POS收单市场当前主要洗钱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授权银行卡组织牵头推进银行卡产业各方信息共享、督促收单机构进一步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强化国际银行卡组织反洗钱监管等四个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POS收单市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青 《中国金融》2012,(16):75-7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的不断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异军突起,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拓宽消费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标志着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体系正式建立。然而,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涉及面广、内容纷繁复杂,如何有效监管成为了摆在人民银行面前的难题。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目标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是在传统银行支付业务之外产生的一项新兴支付业务,从其发展及监管机制形成的过程看,监管是市场各方共同呼吁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