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外管理》2009,(12):131-131
欲了解你的管理风格是否为员工所认可,有八种迹象可供参考。 第一,即使你不在办公室,你的员工也知道你期望他们做什么。这意味着你已经让每个人明白了你对他们的期望,并且赋予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欲了解你的管理风格是否为员工所认可,有八种迹象可供参考。 第一,即使你不在办公室,你的员工也知道你期望他们做什么。这意昧着你已经让每个人明白了你对他们的期望,并且赋予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领导的艺术     
要让你的员工有最好的工作表现,你必须能够胜任若干不同的角色。你必须能够选对人,必须能够让他们清楚你的期望;你必须关注员工之所长,留意其所短,以充分激励员工。在帮助员工成长时,你必须知道如何培养他们朝着最适合自己的职位发展,而不是一味盲目  相似文献   

4.
杨与肖 《经营者》2011,(3):118-119
“如果你清楚地了解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如果我能满足并且超越他们的期望,那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5.
面对企业的元老,领导者有时需要做一些换位思考,以决定他们的去留。不管怎样都要记住这样一条格言:你想要你的员工怎样对待你的客户,你就要怎样对待你的员工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常常会认为员工工作良好。当然会有一两名员工表现不够好,但是员工总体上表现优良。工作差的员工在组织中待不久,因为管理者会在他们影响其他员工之前,迅速让他们离开组织。留在组织中的员工为了应得的薪水而付出相应的努力。他们可靠而有见识,值得信赖,而且没有怨言地进行工作,但是他们的业绩是否超出管理者的期望了呢?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青年人中流传着一封取名为“终极期望”的信,它是美国头号员工激励专家鲍伯·尼尔森在《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一书中虚拟的一封信,该书被许多公司作为员工培训的核心读本。信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缨 《中外管理》2009,(12):60-62
你做企业如果有一种"利他"思想,你就会明白你在社会上做的这是"事业"。稻盛和夫的企业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不靠投机,他的经营管理很平实。稻盛和夫、张瑞敏,你可以听到他们谈员工时充满了尊重,老板是把全部心血浇注在员工身上……  相似文献   

9.
有的公司在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上破费不少,但员工却无动于衷。作为主管,建议将你在福利方面的开支做个支出明细说明,让员工明白公司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要告诉员工你的分配哲学。如果你确信公司的薪酬具有竞争力,为了让员工信服,不妨将你在薪酬方面的调查结果公开,甚至让员工参与薪酬方案的设计与推动。即使因为公司遇到暂时  相似文献   

10.
叶紫 《企业文化》2005,(9):79-80
Do what you say,say what you do,做你说过的,说你能做的。这是在外企工作的员工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外企员工因为不同的工作文化造成了他们的职场经历也不同,那么在外企他们的生活、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本期话题将特别请一些在外企工作的职员来说一说他们的职场经历。  相似文献   

11.
员工们都在想什么?——中国企业员工忠诚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耘 《中外管理》2004,(6):93-95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捷径就是知道你的员工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企业的各项管理?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环境的?他们是否对自己的薪酬,待遇满意,除了薪水,哪种人力资源项目与政策是吸引,挽留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最有效方式?日前,华信惠咨询公司(Watson Wyatt!rn所做的2003/2004WChina(中国员工忠诚度!调查为你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对员工报酬模式做一番良好的设计,你就有可能提高非技能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使他们更加团结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心理契约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心理契约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共同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含交易”。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 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一、激励的能力。1、激励员工。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如果我们用激励的方式而非命令式的向员工安排工作,更能使员工体会到自己的工作的成就感。激励的方式并不会使你的管理权力被消弱。相反,你会更加容易地安排工作,并能使员工更加愿意服从你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必须打破常规 有些时候,你必须打破常规。——汉堡王餐厅 现状的常规 根据定义,企业家常常打破常规,即使只是现状的常规。大部分企业家甚至做得更多。 好的管理人员为他们的员工制定好表现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就对他们进行奖励。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得到一个和事先规定好的一样的模型,你就能赢得奖励。  相似文献   

17.
1、使命感的建立 为什么日本的企业可以做到“终身雇用”的制度?首先,他们的经营者不强调雇主与员工身份上的区别。多数经营者每天穿着与员工同样的制服上班,与员工在同样的餐厅吃饭;其次他们重视员工的福利保障,有定期的加薪和红利、资金制度,而不是只付薪水就打发他们;这样一来,员工对公司有使命感,不至于象美国社会的员工那样,老想着替你做这个要拿多少钱,替你做那个要拿多少钱。 企业经营的理想,除了赚钱之外,应该包括“服务社会”、“创造需要”、“提供就业机会”、“把效用价值高的财物提供给消费者”等等。这些理想,…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与日本企业的人土探讨企业文化,你会对他们诧异的神色和茫然的表情感到惊奇,似乎他们对此不以为然。难道他们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吗?但你分明从他们员工的举手投足间就可感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这又能做何解释呢?这种疑问,只有经过再三了解和深入思考才能茅塞顿开。是的,日本企业没有“文化”,准确地说,没有我们目前所说的和所做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 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