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小说对恋爱,婚姻的描写生动,真实,语言风趣幽默,对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塑造更是成为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面对恋爱婚姻选择时突出的女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傲慢与偏见》作为世界文学之林中一朵灿烂的奇葩,在中国的文学烟海中也同样地受到了中华读者的喜爱。《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是一位英国人。从中英两国之间的穿衣、行事可知,我们两个国家的语言风格迥异。如何才能够保持原作的风味,同时又能够让本国的读者领略其中的风韵。这是一位称职的译者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借助这一理论可以探讨译者性别对译本的影响。本文从性别与翻译视角出发,以《钟形罩》两译本为例,对比分析男女译者在翻译女性主义作品时,对原文中女性主义意识的不同理解以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小说,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达西性格傲慢使得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他产生偏见,造成两人之间情感的波折起伏,最终消除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主要介绍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四段婚姻及体现的作者的婚姻观,同时简要阐述了这种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机的发明与普及,各种影片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入千家万户,并逐渐为众人所熟知。在观看各种各样的影片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了解了世界,同时也了解了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文章即将叙述的便是关于《傲慢与偏见》的影像化的一些问题,由于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目前已经被英美等很多国家翻拍,因此文章在这里主要讨论的将是从《傲慢与偏见》的影响化里凸显的英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汪孝恩 《商》2014,(32):268-268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描写了各种不同的婚姻关系,用最透澈的眼光向人们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李朝红 《致富时代》2009,(11):112-112
分析和论述《傲慢与偏见》一书中丽迪雅和韦翰的婚姻观;夏绿蒂和柯林斯的婚姻观以及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观,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将书中的婚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即激情之爱,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的爱,为了个人的感情、友爱和情谊之爱。  相似文献   

8.
陆慧  刘文强 《华商》2008,(8):70-7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著名的进步现实主义作品。本文从其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英汉对照互译本入手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语义、反讽、语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两种译本语言各自的特点及其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9.
张颖 《中国市场》2013,(17):121-122
在英国文学创作的群山中,有三座神女峰巍然矗立,往者不绝。这就是英国三位著名女作家的代表作: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及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本文就这三部作品里的主人公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傅悦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0):112-113,115
该文通过语料库辅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于丹心得》英译本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摇摆的特点,而这恰恰是译者在不同制约因素构成的序列中进行优选的结果。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当客观分析这些因素,从而在原文风格和读者期待中求得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宝威的“傲慢与偏见”导致了它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袁鹏凯 《商》2014,(22):96-96
自顺应论于1987年被Verschueren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广泛应用。本文通过顺应理论框架内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意识突显四个视角解读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向读者展现作品主题的同时,再次证明了顺应论解释文学作品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田纳西的《玻璃动物园》和苏青的《结婚十年》两部著作。虽然两部作品来自东西方不同的两个国家,但都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生活状况和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金隄与萧乾夫妇的《尤利西斯》中译本自出版起就备受关注,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热点。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以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和译者素质为评价指标,探析风格迥异的两个译本如何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实现长期竞争与共存。  相似文献   

15.
因为阅读,我们对一花一木、对细小的生命怀有敬意;因为阅读,我们对生活、对他人宽容;因为阅读,我们警惕自己的傲慢与偏见。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营销新青年·智趣训练营第四期举办“因为阅读,所以谦卑”读书分享会,60多位创业家、职业经理人·同诉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那本书。茂德公集团董事长陈宇剖析自己半辈子与《三国演义》的奇妙缘分,怎么催生“辣椒还是公的香”的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16.
谷珊  秦彤  笪振静 《商》2014,(10):269-269
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把原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翻译出来,还要保证原文与译文在文白程度、语体风格等方面实现功能对等。本文选取《建国大业》作为语料,从语旨、语式、语场三个语域变量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了翻译过程中在语域角度实现功能对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鲁渝华 《商界》2005,(10):78-79
康奈以其巧妙的“借力打力”操作方式,就这样破解了国际市场对温州鞋的“傲慢与偏见”,也为所有梦寐国际化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出走”样本——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从文化传译的角度,通过对《瓦尔登湖》徐迟和王光林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其中引用的大量神话和典故,以及孔孟之道等文化元素进行重现,从而产生的不同效果。译者在不断提升自己审美、表达能力之外,要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才能选择最佳译法,达到文化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商》2014,(20)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则根据《白毛女》的不断改编的演变分析政治和非政治性的话语关系的博弈过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采用历史的回溯法论述《白毛女》的改编过程中的话语权彰隐,即所谓的五四以来建构起的女性主义话语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建构起主体性,以女性主义话语依托的非政治性与政治性话语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便值得考究。并且据此思考《白毛女》研究批评的多重角度和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20.
张亚萍 《商》2014,(20):71-69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则根据《白毛女》的不断改编的演变分析政治和非政治性的话语关系的博弈过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采用历史的回溯法论述《白毛女》的改编过程中的话语权彰隐,即所谓的五四以来建构起的女性主义话语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建构起主体性,以女性主义话语依托的非政治性与政治性话语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便值得考究。并且据此思考《白毛女》研究批评的多重角度和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