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红  王君  冯易  陈薇 《中国广告》2009,(2):129-133
多元集成式"三合一"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包括"一专三元"因材施教的广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围绕专业课程进行的各项教学改革和"1+1+1"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实践证明,我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在教学研究、毕业设计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培养的学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在各类学习竞赛、课外实践活动和广告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广告专业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广告教育是在广告市场的催生下高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广告学专业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尚在探索中。采取互动的教学手段,把广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培养专门化广告人才的积极途径。互动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社会资源,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分析了互动教学法的内涵、本质,及其积极意义,提出在广告学专业实施互动教学法的五种形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广告人才,推动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刘桃良 《广告大观》2009,(6):97-1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新的要求,广告学教育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广告学教育的办学思路,尤其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广告学专业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和地方经济文化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广告学专业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当下的文化发展,围绕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为地方高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目的在于提升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广告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玉波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115-11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个案,分析了培养营销与策划创新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推动教育创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为导向等方面入手,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和广告产业都发生了急剧变革,必然影响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促使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高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成为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广告专业作为具有"创新创意和创业"基因的应用型学科,更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创新创业的导向。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广告专业教育要结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就要建构科学的教学体系,包括建构融媒体广告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融媒体广告案例数据库、搭建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建设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其次要建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广告专业实践体系,包括校园项目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实践、以及广告专业竞赛项目实践等。  相似文献   

6.
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朝晖  程世平 《中国市场》2011,(6):149-151,158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就教学制度、师资队伍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基于"6C"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现代商业管理人才进行实践与创新。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成效显著,对于我国当前的现代商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意见》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各高校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上重视的程度不一,创造的条件不同,配置的资源迥异,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自然不同。鉴于此,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素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笔者试图剖析其独具特色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吕航 《广告大观》2011,(6):100-101
《广告摄影》课程是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最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之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和多种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依据综合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观照的实验教学要求、从“基础课程+创新实践+交流扩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思维模式出发,构筑以全新理念统领,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拓展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人才的储备。作为培养广告专业人才的基地,高校广告教育一直是备受业界关注的领域。从第9期开始,本刊推出“中国广告院校行”专题,以展现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这一期,我们介绍的是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  相似文献   

11.
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的实际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进行提高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探索。提出在3+1培养模式下的有效的1年时间内,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与企业合作进行毕业设计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均 《中国广告》2003,(10):88-92
广告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从第一家高校开设广告学专业算起,迄今仅有20年的时间。目前虽然全国已有180多所高校开设了广告专业或增设了广告学方向(含专科层次),但是,广告学专业究竟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仍是目前我国广告学教育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对国内部分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作了抽样调查,共发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8份,其中被调查的大二学生占39.11%,大三学生占43.29%,大一和大四学生占17.6%。现将本次调查和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00,(11):33-34
南京经济学院营广系广告专业成立于1994年,6年来一直致力于广告人的培养,经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作为江苏省唯一开办广告学本科专业的大专院校,我校加大对广告学专业的扶持力度,现有在校生近年200人。由于该专业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从普通学生到一个广告人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进化”阶段,所以,他们自称广告猿。  相似文献   

14.
省级科研项目依托云课堂平台构建O2O多元化互动人才培养体系应用研究(编号:2016ZZX287),提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培养互联网人才。以研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院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应用研究,以高职院校为试点进行模型构建,整合学院内外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校跨专业跨部门联动,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实力,带动线上线下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典型,树形象,多元团队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比赛和就业创业创新项目的运行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24所招收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负责人的调研及其培养计划的分析,描述了我国高较广告专业研究生教育及课程结构的现状概况。同时,针对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受教育者的反馈意见.并参考美国5所知名高校培养计划的分析得出的美国广告研究生教育特点,从广告学的学科体系角度,提出广告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地铁九号线大学生自管线"为案例,分析高校创新育人模式和具体应用。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精、业务技能强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落实于实践,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自管线的实践创新锻炼能力,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文章以工程专业的德育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为研究内容,研究上海地铁九号线"大学生自管线"的运作模式,发掘其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探索出一套能够切实可行的高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8)
衡水学院艺术类专业构建五维立体的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将高校、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行业协会与地方大众及企事业联合互动,共同致力于"面向地方大众"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创意型艺术人才,在实践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有力促进衡水学院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关键课题。由于科研项目最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借助于和其他专业的融合或依托科研项目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对象进行遴选,并配备指导教师实施指导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武晋原 《品牌》2014,(11):162-162
广告文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高校的广告学及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此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的讲解过多且过于生硬。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从广告文案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方法等方面对培养适合广告业界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海凤  李芳 《广告大观》2004,(12):158-159
面对中国广告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困惑,让我们再一次回过头来,对广告专业的理论学习基地广告教育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广告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是什么?怎样培养属于中国的广告专业人才?广告教育有本土化,国际化之分?…,在10月21日举行的“中国高校广告论坛”上,我们听到来自各高校广告专业教师们的不同声音,但愿这样的声音能够对今天的广告教育现状有一个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