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古代历史的观点来看,城与市是互不分离、相辅相成的,有的是有了城再有市,有的是有了市再有城;二是马克思曾说过,在文明状态中,人人是商人,而社会是商业社会。在我看来,商业文化是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大文化的概念,而不是小商业、小文化。  相似文献   

2.
《纽约时报》近期的一篇博客文章谈到一个话题:让生意破产的N种方法。去年出版的一本商业书籍也曾谈到相同的话题。前者的论述是从企业主的角度出发,后者则是从公司管理者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3.
品牌形象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而商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商业的精神。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销售重点转到中国。广告翻译自然也成为联接产品和消费者的纽带。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广告翻译不仅要重视语言翻译的技巧,更要考虑其品牌形象和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品牌形象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而商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商业的精神。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销售重点转到中国。广告翻译自然也成为联接产品和消费者的纽带。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广告翻译不仅要重视语言翻译的技巧,更要考虑其品牌形象和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商业文化近2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整理:商业文化内涵研究、商品文化研究、商业思想文化研究、商业环境文化研究、商业文化研究视角、地域商业文化研究、异域商业文化研究、商业文化发展前景研究。归纳了研究成果的特点,总结了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商业文化及其本质特点,分析商业文化与经济伦理及人格模塑的关系。旨在呼吁社会从宏观角度研究商业文化,并通过商业文化规范商人的主体行为,营造能使人性充分展示和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强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3):76-78,83
上海商学院商业文化研究所日前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商科大学生对商业文化知识和商业文化通识课的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学习商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学校能开设商业文化类通识课。最受学生欢迎的三门商业文化课程分别是中西商业交流史、中国商业文化史、西方商业文化。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大学生的成才需要,学校应重视"商业文化"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儒商互济 大俗小雅——论杨维桢诗文中的商业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桢诗文中浓厚的商业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如实记录了商人举办的各种诗社文会,文人与商人交游唱和的情形;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商人形象,丰富了诗文类容;体现了商人与文人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新生变化,商人雅化与文人俗化,成为一种趋势。杨维桢诗文中浓厚的商业色彩,反映了元代特别是东南地区商业繁荣对文学的深刻影响,也客观的反映了经济基础与文学艺术的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商业技术的历史演进、贡献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商业科技的进步是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章是对现代商业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的系统思考。文章首先对商业技术的概念与范畴进行界定,再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商业技术进步对商品流通发展的作用与贡献进行分析,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商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的回顾,并对商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探索武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武汉传统商业文化优势,培育武汉商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武汉商业大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对武汉传统商业文化的特质进行归纳及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构建“汉味”特色商业文化对培育武汉商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构建“汉味”特色的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及商人文化的主要内容,从而为武汉商业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