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民主政治理论是西方在对经典民主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需要取得突破的内容,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借鉴西方精英民主政治理论,根据辩证吸收的原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英民主政治建设之路,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正义、公平与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成为各个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一个庞大及严密的思想逻辑体系,是当代新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社会正义与公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以"作为公平的正义"为核心,正义原则、原初状态和新契约论构成其主要的理论大厦。虽然该理论是一部经典的正义著作,但不可避免也是一种不完善的政治经济理论,必然受到新的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有力地批判了近、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精英民主论”,为当代“大众参与民主论”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话语和方法论基础。以交往理性建构的程序主义商谈民主观,其核心在于强调只有公民的有效参与,才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这种政治哲学思维对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维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创立"时空修复理论",以空间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进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不仅使工人阶级依旧处在资本主义的剥削链条上,而且使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扩张到了全球。哈维用阶级的空间斗争取代阶级的经济斗争,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未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依然有效,反驳了新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精英决策模式是民主政治欠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的一种决策模式。本文从决策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及精英决策的内输入性分析其现实表现形式,并着重从公民社会制度惯性民主与效率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精英决策模式的现实性和过渡性。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民主这个词为大众所熟悉,国家进行的民主建设民主,美国等国家打着民主的旗帜进行霸权主义行为……从其字面上来看,民主代表着由人民统治,即"人民当家作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则是第一部对具体的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分析的巨著,通过对美国民主的审视反观现今的民主建设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政党思想是韦伯政治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韦伯认为政党具有自由招募党员的特征,分析政党的社会基础,对于政党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韦伯肯定了政党在现代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了政党组织官僚化的现象,政党组织官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大众民主对于政党的活动带来重大影响,大众民主导致政党官僚化的产生与发展,政党也推动了大众民主的发展,政党的发展与大众民主的发展是一种双向发展的格局.韦伯的政党研究视野宏大,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等特征.韦伯政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政党建设的启示在于,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推动中国国家形态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影《飞越疯人院》表现了麦克墨菲这个天真热情向往自由的中年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狂欢给疯人院输入了新的血液,向美国"民主""文明"的体制社会发起挑战,并强烈冲击了当时美国浮躁的、不堪一击的现代文化。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重新解读电影《飞越疯人院》,从而揭示出作品中所包含的狂欢化色彩,进一步理解狂欢化理论和《飞越疯人院》,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已被大众传媒充分渗透的当代美国政治生活中,美国总统大选与传播媒介息息相关.媒介不仅改变了总统竞选的手段,也成为了影响竞选运动的重要力量.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会给候选人带来各种机遇和挑战.博客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功能是美国总统竞选的最新式"武器",成为政客必争之地.然而国内学界对于博客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在选举中的运用还鲜有研究.笔者从分析选举中的博客类型入手,深入探究了博客在选举中的功能,博客在政治传播中的运用可以促进民主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对我国的民主政治也大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精英理论是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政治学说,而其中的精英循环理论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通过探讨精英及精英循环的内涵,分析当代中国的精英循环的现实问题,以期能对中国当前维护政治稳定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变革,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已悄然发生变迁.要保持区域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体制变迁,满足区域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建构基层民主秩序.基层民主的制度安排的价值并不在于选举制度本身,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制度结构中"精英主导和民众缺位",逐步实现制度变迁过程中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民众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2.
权力有限论是现代政治民主观念在法律上的延伸,是现代民主理论和宪政理论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宪政民主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是以人民主权论为一般理论、以分类分权和权力与权利均衡为具体法律操作技术的权力相对主义观念。权力按国家职能分工配置。权力受限制是其根本内涵。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于履行好岗位职责和促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体系层面,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分析聚焦于单一国家的特征,主要关注单一国家的国内政治文化特征,其关键的假设是单一国家的国内特征和制度对其外交政策有直接的影响。“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和“民主和平论”正是从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视角来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本文在这三篇文章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国际政治研究中政治文化的独特视角及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社会化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模式。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民主政治理据既包括多元民主理论,又包括参与民主理论。与两种民主政治理据分别对应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其实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多元民主相对应的是公共服务的市民社会化,这种模式中的人是利己的原子化个体,对公共服务的参与被视为保持自私自利的工具;与参与民主对应的是公共服务的公民社会化,这种模式中的人是具有合群天性的"政治人",对公共服务的参与则被视为提升公民美德的教育训练。  相似文献   

15.
西方生态主义认为,集权不仅造成人对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为了改观西方国家的精英集权对普通民众民主权利的侵夺,生态主义的参与型基层民主理念主要体现出超越仅在"选举期"人民才享有所谓民主权利的假民主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蕴。其理论渊源无疑是多元的,但其中凸显出杰斐逊和自由民主主义价值取向等的影响,尤其是对卢梭及其"主权不可分"论的反思。对西方生态主义的参与型基层民主理念的探析,可以对我国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地方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研究阶段成果作品信息:【美】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一版)》,孙彩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是美国著名的公共政策研究专家,现任职于林肯公共服务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位于佛罗里达州的一家NGO),他还是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政治学名誉教授,曾任南方政治学协会(South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主席。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美国政治中的精英理论和多元主义理论。他最富盛名的著作当属《民主的讽刺》和《谁掌控美国?》了。不过,初版于1972年的这本《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屡经修订,在美国也已经是十二版了,也称得上经典。  相似文献   

17.
深入剖析一国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了解该国政治体系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精英和大众层面都存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统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文化三种类型的交织与分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应以培育和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以权利、民主、法治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为指向,政治社会化对于政治文化整合与更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阳珊 《全国商情》2013,(5):95-96
在某种情况下,一种精辟的思想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甚至会扭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思想家的思想是美国前进过程中的助燃剂,对美国政治的未来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民主共和党的代表人物,为了争取自由和民主而奋斗了终生,他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在继承洛克和孟德斯鸠等学者理论的基础上,他致力于建立自由和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出人权思想、民主思想,这些都是人民权利的保护伞,导向着民主的未来,阻碍着一切暴政和压迫。学习和吸收他先进的政治思想,犹如沐浴智慧的阳光,让人明智。  相似文献   

19.
韩锡玲 《全国商情》2012,(17):91-92
针对当今西方学者先后提出的"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等观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进行了有力回击。葛东升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从而对上述西方流行理论进行了强力反驳,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作者不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研究就进行理论创新的做法似乎还有商榷空间。而通过梳理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脉络,将其与西方某些学者战争观进行比较后,再结合当今时代特征进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做法是否过时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最后10年,美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公共新闻"运动。尽管它至今没有形成确定的概念与清晰的理论框架,但围绕"为人民"这一理念,力图挽救日益堕落的公共生活以及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推动了"美国新闻史上最有组织的内部社会运动"。但这一运动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媒体专业主义、企业形态、合作分工的影响,无法真正实现公众为表达自己的声音而要求的近用权,势必被更为民主的"市民新闻"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