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概念股曾一度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捧,然而自中概股在美国遭受集体退市风波以来,中概股一度陷入诚信危机。在美中国概念股主要退市方式包括退至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或粉单市场继续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动要求摘牌等。2010年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企业绿诺科技被摘牌退市,2011年全年退市企业达16家,2012年25家在美上市企业宣布退市计划,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5,(20)
随着舞弊造假丑闻的屡次曝出,中概股诚信危机不断升级,逐步演化成对中概股整体信誉的质疑。本文就境外中概股危机问题,在较长的时间段和较广泛的背景下研究发现中概股危机的出现既有借壳上市隐患的内部原因,亦有中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差异、审计环节缺陷以及做空利益链条等外部因素的原因,并就政府监管和公司治理层面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频遭做空,股票市值普遍走低,被迫退市或者主动进行私有化现象日趋常见,中概股在美上市进入冰封期,而伴随这场危机所引发的中概股证券集体诉讼  相似文献   

4.
余波 《中国外资》2012,(24):311-312
中国概念股曾一度受到国际投资者的热捧,但两年来在美上市的部分中国企业因涉嫌财务造假等原因被停牌或退市,中概股陷入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本文希望做一些具体而冷静的观察,梳理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背景,并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化解危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财》2004,(5):17-17
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主要有以下五种:(1)内地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在境外上市。中国内地的企业法人通过在香港首次发行股票(简称H股),或者在纽约首次发行股票(简称N股),或者在新加坡首次发行股票(简称S股)的方式直接在境外获得上市的方式,H股如青岛啤酒,S股如中新药业等等。(2)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形式)。中国内地之外的法人公司或其他股权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享有中国内地企业的股权权益或者资产权利,并且在中国境外直接上市的方式,如裕兴电脑在香港创…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优质企业一直热衷赴美上市,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但最近风向突转,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掀起了私有化浪潮,在很短的时间内,中概股私有化的公司达20多家,金额超过了230亿美元。中概股私有化是由大股东及其战略投资者收购上市流通的所有股份,从美国的纳斯达克或纽交所退市,成为一家非上市企业。在发布私有化的公司中,既有奇虎360这样的巨无霸型企业,也有陌陌这样的刚上市半年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正>境外上市新规能够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防范规避境内监管的套利行为,形成促进境外融资的制度红利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情况A股市场一度实施审批制和审核制,带来了上市门槛较高、股票发行审核周期较长、审核过程不确定性高、再融资程序复杂等问题。相比之下,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注册制度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8.
较低的融资成本、广泛的国际性股东、交易流动性的增强和声誉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然而,近年来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的诚信危机表明了在缺少有效管制的情形下,单纯地采用更严格的会计标准和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准则并不必然能改变公司的经济行为和会计选择。本文选取在美国三大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中国赴美上市公司与美国当地上市公司,考察其在盈余管理及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卢轶 《会计师》2016,(4):78-79
2010年以来,由于中概股股价走低、企业价值被低估、海外融资闭塞、上市成本过高或企业想重新整合等原因,很多中概股公司前赴后继的追逐着私有化的潮流。但是,中概股私有化回归本土后又面临一定的风险,如私有化时的资金需求过大、私有化要约价过低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再上市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等。中概股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到底是一念天堂还是一念地狱,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8月13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等央企从美股退市,原因是无法满足美国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审计工作底稿的问题早在2011年中概股危机中便发生过。那么两次审计工作底稿监管有何不同?2010-2011年中概股危机中的审计工作底稿监管问题由市场主体主导,起源于美国对冲基金做空中概股企业。这一阶段中国依赖美国的金融市场,对美国有利,因此美国将其高举轻放。而2020-2022年的中概股危机由美国发起。此时中美进入金融资本竞争阶段,审计工作底稿监管成为中美竞争的着力点,影响较大。现有关于中概股审计工作底稿的研究较多采取静态视角,而本文从金融恐怖平衡的动态视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