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银行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亏损面和亏损额严重等,使银行经营风险问题较为突出。这一直是银行经营管理层和监管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中小银行改革走向深入,银监会更应加强中小银行风险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高干  袁鹏坤 《新金融》2023,(12):27-32
在新时期国内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整体的数字化创新,为此各级政府和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在数字化建设创新层面的投入力度。本文在阐述银行和政府进行数字化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两者合作效益进行分析,并基于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政银合作经验,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与各级政府的耦合性进行论证。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字政府建设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系,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数据治理、数字鸿沟、产品创新、政策监管等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加强数据治理、明确职能边界、坚持创新开发、打通用户体系、推广合作经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我国上市的11家中小银行为样本,根据其2013年半年度报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l9.0对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选定的指标和数据,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和完善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各种机制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为: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和董事会治理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权制衡机制。由此提出加大外部监管力度,强化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中小银行董事会治理机制;重视引进并且稳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防范大股东道德风险是中小银行治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梳理中小银行大股东治理风险相关文献,从银行业特殊性、股东治理的风险、如何防范大股东治理风险等方面总结其中的主要观点与结论.银行业特殊性使得大股东承担风险意愿较强,且可能直接"掏空"银行.银行公司治理机制间相互影响,银行监管是银行整体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整体治理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防范中小银行大股东道德风险,需要从强化监管、形成良好的股权结构、影响大股东风险承担意愿、限制可能的"掏空"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我国中小银行类型较多,对各类银行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针对性弥补治理短板,综合考虑整体治理机制对大股东的激励约束作用,有效防范大股东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我国117家中小银行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水平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近2/3的样本银行面临着风险加剧的冲击压力,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不变;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影响银行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而作用于银行风险;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机构;第四,数字金融发展可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波动,提升银行平滑风险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有以下启示: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其“风险加剧”效应,发挥其“风险优化”效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应对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经营管理愈发依赖数据,数据已逐渐成为银行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当下各银行依然普遍存在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可信度低、质量差等问题。各银行都高度重视数据能力体系建设,但数据丰富度不足、时效性不高、整合度低、累积历史问题多等诸多难题亟待突破。针对当下银行数据能力体系建设现状,本文提出银行需构建起支撑全量数据、全域数据两类应用的数据双模能力体系方案,给出升级完善全量数据体系、构建全新的全域数据体系、构建有数字化工具支撑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可并行支撑全量及全域数据应用的湖仓一体的数据基础服务体系、完善数据组织文化人才梯队建设等五大举措,并介绍了银行业数据能力建设的领先实践。  相似文献   

7.
农商银行作为中小银行的中坚力量,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其企业战略,数据治理和用数赋智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从底层上决定了客户营销、产品开发和管理决策的效用。文章主要是从农商行的现实视角出发,理清当前数据应用的现状,明确需要破除的症结,在现有的平台和技术环境下,思考如何进行数据整合、如何挖掘应用数据以及如何构建数据资产价值变现能力,进一步优化农商银行客户服务、营销组织和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经营管理愈发依赖数据,数据已逐渐成为银行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当下各银行依然普遍存在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可信度低、质量差等问题。各银行都高度重视数据能力体系建设,但数据丰富度不足、时效性不高、整合度低、累积历史问题多等诸多难题亟待突破。针对当下银行数据能力体系建设现状,本文提出银行需构建起支撑全量数据、全域数据两类应用的数据双模能力体系方案,给出升级完善全量数据体系、构建全新的全域数据体系、构建有数字化工具支撑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可并行支撑全量及全域数据应用的湖仓一体的数据基础服务体系、完善数据组织文化人才梯队建设等五大举措,并介绍了银行业数据能力建设的领先实践。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本、数据产品等相关概念既有所差异又存在共通之处,其本质都是数据生产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本文基于数据生产要素理论,构建了银行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理论模型,总结出银行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价值实现过程。基于银行业实践,本文发现目前我国银行数据要素呈现出“数据资源化大规模展开、数据资产化理论研究先行、数据资本化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特点。因此,未来商业银行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方向主要有:一是树立系统性思维,在监管合规要求下,进一步加大对数据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力度;二是探索科学性方法,适时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全面深化数据融合应用;三是坚持开放性路径,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有序推进数据流通共享,探索数据银行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吕科  罗威 《新金融》2012,(8):61-63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提高对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及对其衡量的准确度是未来银行不断创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银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数据要求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小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过程中建模数据的主要缺陷,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时段、违约样本和数据集中度等方面。针对这些缺陷,本文给出了中小银行提高数据质量的策略选择,以期对中小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金融数据治理的目标是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充分释放金融数据价值,包括治理愿景、监管体系、基础设施、技术工具等要素,涉及数据归属与确权、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等基本环节。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分工协作推进金融数据治理,进行数字监管报告改革、金融业数据收集和使用、数据跨境转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构建了以通用数据标准和现代化报告规则为基础的高效高质金融监管数据收集流程,并通过以监管科技为工具的自我革新为金融产品创新和业态优化提供保障,实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市场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职能使命。这为正在进行金融数据治理现代化建设以助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据交易安全治理是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是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的关键.数字技术为数据交易平台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可以优化数据交易治理体系,从而提高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数据交易保驾护航.在综述数字技术赋能数据交易安全治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技术在数据存储、数据流通及数据市场三方面的安全保护作用,从行业自律机构监管及政府行政监管两方面总结了数字技术在数据安全交易监管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讨论了当前数字技术在数据交易安全治理中的相关挑战,并提出未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紫薇 《新金融》2020,(5):28-32
在此次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小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专用额度再贷款的主要受用者,毅然肩负起了支农支小的重大责任,也突显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系统性完善我国中小银行的制度框架、平衡中小银行的发展支持和监管约束,变得更加紧要和迫切。根据国际经验,美国私营的社区银行、德国集群发展的储蓄银行、日本投贷联动的地方银行是当前全球中小银行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其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治理机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退出等各项制度各有亮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本文从智能服务、智能运营和智能风控的角度探讨了生成式AI在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业务的应用场景,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研发投入成本较高、数据安全及合规风险高、AI智能水平尚有局限等应用难点,建议将单证业务的生成式AI应用纳入银行全局性战略布局中推进,严格落实法律法规监管,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库建设,保障数据合法性和安全性,以促进单证业务数智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石光乾 《金融与经济》2023,(9):17-25+37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林静 《征信》2019,(8):84-87
近年来,国内BAT巨头纷纷进军金融科技领域,传统大型商业银行也加紧与京东、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探索"金融+互联网"运营模式,致使中小银行生存空间在多重挤压下日趋狭窄,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耦合发展势在必行。但由于金融科技人才匮乏,技术风控能力薄弱,数据体量小,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力与大型银行差距悬殊,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因此,中小银行应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借鉴"监管沙盒"模式,完善监管顶层设计,依托跨界合作,打造联合竞争优势,走出一条精细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科技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数据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生产要素,数据治理对于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发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等政策制度,对商业银行数据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效提出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积极响应监管机构要求,将数据治理作为数字化转型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央行数字货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支付手段,有效推动了国内数字支付、数字金融和税收监管的生态创新。本文从第三方支付与数字货币比较视角进行分析,揭示了央行数字货币在交易资金安全、数据信息保护、税源监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深入剖析第三方支付造成的税收信息失真、税收流失等税收治理难题,分析论证了央行数字货币在解决数字经济税收监管方面的优势,并从加强税收信息共享、遏制税收流失、强化金融和税收协同共治等方面,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助力解决数字经济税收治理难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婷婷 《中国金融家》2011,(6):92-93,99
5月3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而国内银行现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大型银行11.5%、中小银行10%,这意味着对可能被归为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中小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据安全保护要求日益严格和数据高效流通需求快速增加,隐私计算技术以“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不动价值动”的特性,成为破解税收大数据共享共治中安全应用难题的可行技术方案。隐私计算技术在税务内部应用、政务部门联合建模、税务与金融部门联合建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不仅能够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大数据共享共治中的深度应用,更有助于提升税收大数据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基于隐私计算的税收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先行先试,将进一步促进政务数据的安全共享应用,助力打造政务数据的数据开放标准、数据应用标准、数据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