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五常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争取利益最大化为内核,加上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产权与契约等约束条件作为保护带,推导出一系列可验证的理论假说,从而得到一般化的经济解释范式。它继承了穆勒范式和马歇尔范式的"稳定性偏好与理性选择"前提假设,又增加了"科斯革命"中的交易费用约束,因此,其解释能力远远超过了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经济解释范式与穆勒范式、马歇尔范式、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一样,都应该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次重要综合。  相似文献   

2.
总成本领先战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竞争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发展及国际国内研究概况,指出了其理论研究、基本范式和应用研究上的不足。认为该理论基本概念存在严重缺陷,缺乏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分析基础;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支持和论证;基本范式缺乏动态性,且受到新兴的核心能力理论的挑战;在应用上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支持。最后结合发展中国家应用研究的特点,提出了总成本领先战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2)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领域的一个革命,这个革命打破了传统范式的统治地位,由于否定了完全的理性人假设,行为经济理论把人的行为更为真实化和人性化了,经济学也渐渐变得富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并且较之以往更加客观。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将逐渐代替传统金融理论,构建起新的框架和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换经历了多次更迭与交替。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和凯恩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并表明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相反,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框架,其异质品模型的加总悖论直至20世纪50-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公布于众。从范式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都是对主流理论的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它们各自确立的经济学体系都通过对新古典理论的扬弃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基础、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这正是其经济学革命之共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回顾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构建出符合当前社会实践需要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对于提高人类经济行为的自觉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 ,是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历史变迁的标志 ,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 ,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我们应当以“知识人”假设 ,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7,(6):198-203
<正>现代经济学呈现的主流方向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越来越重视情景依赖问题。特殊现象与特定环境条件,有可能拓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学习、消化、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同时,已步入化蛹成蝶的蜕变阶段,一个能够既坚持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又可以解释中国经验的经济学流派,呼之欲出。中国特殊性所表达的对象特殊性,极有可能构成中国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理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信息范式形成的标志,是将近二十年来,一大批以最大化效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分析经济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的出现。这些模型的洞见大大展阔了经济学的视野,是微观经济学的直接深化和广化,促进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的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范式:逻辑困惑、现实悖论及其可能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范式功勋卓著,成就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宏伟框架。可是,诚如库恩所言,作为“常规科学”的经济学范式所做的实质上是“扫尾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是“令人迷醉”的,但经济学范式不仅存在逻辑困惑,即范式自身及其核心理念、假设和范畴体系在内涵或结构上的冲突,还存在现实悖论,即其基本假设与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严重不符的矛盾。而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和现代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所提供的新概念箱子,或许是引导经济学范式走出窘境的向导。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与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兴起。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反对经济增长,但认为经济增长必须限制在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求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进行经济学理论的革命转变经济行为,改革经济政策,修正GNP,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为协调环境与发展提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历史重大经济事件都导致了宏观经济理论不同程度的创新,如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革命、滞胀与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革命等.而苏联范式和新古典自由主义范式阐释中国经济奇迹的无能为力,说明中国经验必将催生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假设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中国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流行范式与方法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的范式概念是从科学哲学的理论中转移过来的 ,它保留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的基本涵义。凯恩斯革命之前 ,主流新古典经济分析的资源配置范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凯恩斯革命后 ,凯恩斯范式又迅速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对当今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范式和其他一些流行范式和方法论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 ,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各宏观经济流派间争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经济学的微观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偏好的外延无关性和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行为经济学研究揭示了选择行为的结构化效应、引出效应、占有效应.这些研究表明,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并动态演进,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和外延无关性假设受到了致命的质疑.思维会计原理作为多元的结构化过程,取消了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遭到了行为经济学的系统解构,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争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无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是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只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范式”、“硬核”、“保护带”、“科学研究纲领”进行经济学研究,有助于认识不同学派的体系特征,但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对立,不利于理论共性的借鉴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制度假设和分析工具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关系和体系发展的关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和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制度假设和分析工具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创新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果重视和肯定不够;要从经验科学、历史科学和实践科学的本质特征出发,借鉴西方经济学,结合社会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即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论基础、前提假设、基本观点等各方面一直受到来自主流经济学内部、非主流经济学和激进经济学的批评。各种批评理论之间存在诸多冲突,批评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考虑到西方国家的现状,西方经济学可能会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实现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思维的误区——谈谈经济学的假设宋德安对一门科学而言,假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人们通常无法否定或证实假设,但从一似乎无可辩驳之假设出发,依逻辑程序,可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假说,或者叫作理论。经济学也有自己的假设。通常被人们称作西方经济学的各...  相似文献   

18.
解读神经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人是理性的决策实体,个体在决策时依据最大化期望值原则进行选择。然而,行为决策理论与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认知局限与心理、情绪等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神经经济学运用神经科学方法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寻求揭示经济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运行。本文首先介绍神经经济学中运用的神经科学方法与观点,然后概述关于战略选择、风险与模糊下选择及跨期选择的神经经济学研究,最后指出神经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民主化进程研究中,从政治发展到政治转型的范式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由于政治发展范式在基本假设上存在先天性缺陷,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与对未来的预测能力逐渐枯竭,导致了这一范式的衰落。政治转型理论因其在研究主题、理论假设、理论期待、理论资源、研究方法等方面比政治发展范式更具优势,逐步成为新主流范式。中国政治学在当代民主化进程的研究中要想在理论上取得新突破,在实践上产生新影响,必须积极面对这场新的范式转移,借鉴和吸收政治转型理论范式,实现民主化进程研究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策略的总体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