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杨景全 《经贸实践》2016,(8):122-122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目前出现的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利用新型融资方式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不同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不同的财政约束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下,政府采取了特殊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摊成本和劳动替代资本。在财政软约束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往往不符合农民的偏好。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紧约束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而财政约束法治化,为摆脱困境、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公共物品的理论框架,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吴园园 《时代经贸》2010,(12):146-14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建构公共财政过程中,如何认识对公平和均等的要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以英国为例研究了民主政治与公共财政的互动演进过程,认为随着税收普遍性的增强,财政逐步实现了由"王室财政"向"国家财政"的转换。其次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角度,探究了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使政府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导,推动了财政逐步实现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发展。最后从公平性和均等性的角度,分析公共财政的特点,认为在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共财政要求政府更加均等地提供公共物品,使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苏北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进行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苏北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目前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和需求特征,应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供给主体多元、筹资形式多元和利益表达多元的“一体多元”、“双导向”复合制度模式,完善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增加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农村财政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有限,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应由"依靠农民自身"转向"以政府为主"的模式,并通过补偿性供给等方式,着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伴之以降低农民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农村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框架体系,以改善基层财政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要求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要求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构与公共组织三套工具,建立起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缺陷依然存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创新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从安徽省的试点来看,改革后的县乡村财政普遍出现运转困难的局面,这使其为本地区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大为下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税费改革后安徽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完善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路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者的乡(镇)、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社会福祉的提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文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给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优化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结构,侧重供给社会性公共物品;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把更多财政资金向基本公共物品倾斜;关注公共物品的隐性需求,有效供给发展型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要加大公共财政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引导多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海波 《财经科学》2005,(3):142-147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省级数据来估算中国财政分权在农民收入增长上所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同时期其他各项改革措施后,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财政分权的收入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跨区差异。在引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作为中间变量时,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削弱了财政分权对农民增收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多中心供给模式相比于之前的供给制度固然优越,但要走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政府不仅仅要从以前完全由自己垄断供给的模式中抽身出来,把适当的权力转让给更多的供给主体,还要在公共物品供给前期、供给过程中、供给过程后期,通过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逐步使公共物品供给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公共物品的定义、特性和分类直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而供给模式又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主要有政府、市场和公私合伙三种模式,公私合伙模式发挥了政府与市场的优势.衡阳市雁栖大桥的供给模式——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捆绑供给的模式是在公私合伙供给模式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捆绑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该模式的运用和推广对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是有效弥补政府供给缺陷、纠正"政府失败"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考察当代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成熟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改善我国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