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要对人民币币值及其未来走向做出准确预测是困难的。因为 ,在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 ,决定人民币币值及其走向的因素 ,不仅涉及政府行为和政策 ,还涉及经济体制和制度 ;不仅与我国国内货币供给及其走向直接相关 ,还与作为贸易伙伴的外国货币供给及其走向相互影响 ;不仅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及其增长密不可分 ,还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及其增长相互关联。限于篇幅 ,本文仅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 ,就未来 1 0年我国人民币币值及其走向 ,谈点儿不成熟的看法。一、决定货币币值及其走向的主要因素在单一纸币流通条件下 ,一国货币的币值 ,实际上就是作为法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外汇储备充足且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优势条件和发展动力。目前,货币互换协议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手段。一方面,货币互换协议是实现人民币输出的短期方式,我国与他国进行货币互换已有13年的历史,促进我国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帮助我国逐步摆脱美元制约。另一方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够降低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优化国际货币体系结构。但也存在汇率风险影响人民币结算意愿,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等问题。提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建立有效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稳定人民币汇率,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成为美元、英镑、欧元、日元之外第5种"货币篮子"定值货币。当纳入人民币的"新"特别提款权横空出世时,由于特别提款权定值过程改变,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将会体现在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变动之中,人民币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特别提款权汇率的能否继续维持稳定性。汇率的稳定性是提升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吸引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币值稳定的货币才能较好地执行最基本的流通手段和贮藏工具职能。本文将主要探讨人民币加入一篮子货币之后特别提款权汇率的短期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我国结束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汇率制度。因此,在进入2010年后,如何控制人民币升值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已经成为新汇率制度体制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已有研究模型,重点结合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实际情况,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代波 《商界》2002,(2):21-21
金融悬念的近期表现看人民币币值,2002年的人民币汇率经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人民币币值能成为中流砥柱吗?  相似文献   

6.
易智沅 《商》2013,(17):164-16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完全暴露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弊端,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等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已成必然,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人民币告别了只盯住美元波动的历史,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浮动。看10年漫长征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一路升值。有外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外贸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是从2004年开始的,因为这一年民营外贸企业成为"正规军",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市场。回顾十多年来的外贸进出口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 人民币的汇价是以它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即以货币的综合购买力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货币市场变化趋势等因素加以确定。人民币对外汇价所反映的是相对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的对比关系,所以人民币的对外汇价不宜固定不变,而是应该随着两种货币综合购买力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人民币汇率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调整?制定人民币汇率时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越来越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7月21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自1994年4月4日起的第一次调整。近几年,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额的增加,人民币一直存在升值的压力。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及其预期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及热钱的流入也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的增加已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基于协整检验深入研究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解决外汇占款的内生性问题、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已滞后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本文选取了美元等七种主要国际货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一国经济实力、汇率波动程度和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文章指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SVAR模型通过利率渠道、价格渠道、货币扩张渠道三种路径分析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路径及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在这三种路径下都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冲击,美联储基准利率和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冲击效应较为显著,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1985-2009年我国货币错配指数、外汇储备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状态空间模型(SSM)。由此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外汇储备额均为货币错配指数的格兰杰原因;浮动汇率制度更能缓解货币错配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杨雪儿 《中国市场》2012,(27):80-81
在过去的20年里,中美贸易发展迅猛,同时,中美双边的贸易争端也不断升级。而争端的核心就是汇率问题。美国认为中国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轻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汇率问题和中美的贸易失衡没有很大的关联,人民币升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局面。随后本文对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起因、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并且引用了日元升值的教训,对我国的货币升值问题做出思考。最后通过全方面的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利弊,对中国政府在汇率争端中的态度和做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8)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关于汇率改革法案,不断质疑人民币汇率政策。汇率主权是国家货币主权的应有之义,主权国家有权决定并且改变本国的货币价值,不受其他国家干涉。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稳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国的地位,改变人民币汇率自然会影响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敏感神经。中国政府应该在坚持货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法律手段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寻求国际合作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货币是世界经济活动的必要基础,世界货币职能的完成与实现需要满足币值稳定、汇率稳定、可自由兑换、较大经济总量、充分自我调节能力等前提条件,同时,货币的世界货币化会给发行国带来经济利益和负面影响,中国需要合理地管理现有国际储备并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连续突破层层关口,不仅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而且成为国际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既有不利影响,也又有利影响,人民币究竟该升还是贬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2016年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持续的贬值,近日,仅仅在30工作日当中就贬值3.3%到6.88,已经超过了过去的10个月的累计贬值幅度,跌到了最近八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人民币汇率这一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汇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波动幅度增大会对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诸如通货膨胀、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国内就业状况、货币供给等等。本文将从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7年11月12日,人民币币值已经突破1美元兑7.58元人民币。一般而言,汇率波动会阻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实际上,我国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可以由中国的生产成本较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来解释,汇率价格传递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0)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强硬引起世人关注,同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攀升,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话题,我们知道日元和马克都曾实现国际化,而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会对一国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本文对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是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向德国学习,谨慎稳步的实现货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