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自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则是人民币汇率指数和美元汇率指数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2.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现首先阐述了2005年"7.21"汇率改革和2015年"8.11"汇率改革,并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因素,主要有我国外汇供求状况与人民币汇率间的相关性分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人民币汇率指数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模型,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美元指数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结合国际经验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为了给金融改革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为了应对较大规模的“货币错配”风险,为了防止“日元升值综合症”在中国重演,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应当采用渐进方式。这个过程中,为了有效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中国应采用由公开宣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着眼于汇率稳定的频繁外汇市场干预、规模较大的外汇储备组合而成的“三位一体”政策组合;为有效控制汇率风险,中国还应加强针对货币错配的资拳项目管制和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4.
毕颖 《北方经贸》2014,(7):186-186
随着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外汇储备充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要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变动,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抓住市场,随市场供求而适时变动,提高汇率变动的效率,真正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累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但同时也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表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适合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先后于1994年、2005年7月21日两次大的改革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走上了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轨道.汇率制度主要通过汇率行为影响贸易和投资,进而经济增长趋势和方式.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以及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实施稳定的钉住汇率制,还是实施更加灵活的浮动汇率制,以及汇率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加快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也得到了不断增长。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金融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宏观经济增长过快等现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到我国货币供给,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稳定货币与汇率,促进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伟  韩雪军 《商》2014,(41):178-1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这些外汇储备以及对外债务必将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影响资产净值。货币错配成为了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热点,而货币错配的测度作为货币错配的研究核心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对中外学者所提出货币错配方法进行梳理,对货币错配测度方法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错配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昕  郑耀群 《商场现代化》2006,(28):366-367
根据货币错配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错配风险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对化解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错配风险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除了要加强对外汇储备管理和改革结售汇制外,人民币成为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是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乔  沈明涛 《商业科技》2014,(8):179-180
自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外汇储备积量大,导致人民币汇率甚至压力巨大。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施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反而上升,人民币出现了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现象。在这一矛盾情况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给量、人民币有效汇率三个变量的建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能抑制国内物价的上涨,但是影响的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机制改革公告,我国将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首先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仍是一种“参考美元为主的软钉住汇率制度”,并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利弊;最后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错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概念,指出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然后,根据戈德斯坦和特纳提出的货币错配衡量指标对中国的货币错配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其风险表现为本币升值下净外汇资产净值的缩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Emerging marke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ten face a mismatch in the currency denominations of their liabilities (foreign currency-denominated debt raised from foreign lenders) and their assets (domestic currency loans to domestic borrowers). We study the effect of this mismatch on monetary policy in a sticky-price, dynamic general-equilibrium small open economy model in which the country default-risk premium depends on domestic banks' balance sheets due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 fixed exchange rate rule that stabilizes bank balance sheets offers greater stability than does an interest rate rule that targets inflation to offset the real effects of sticky-prices.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只看重货币国际化结果,以占全球贸易计价结算比重、外汇交易比重、国际债券比重、外汇储备比重等相关指标衡量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而忽视货币跨境流动放松过程,即一国货币的跨境流动自由化程度。货币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包含进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过早过快放松本币流出入会引发经济金融风险,某些情形下进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构建人民币跨境自由度指数涉及强度赋值、项目设置和权重确定三方面内容。在梳理2019年第2季度前我国货币政策基础上,对2008年至2019年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证券投资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以及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度进行评估,并以美国近5年各项目下的资金流动平均占比为权重,构建了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化指数,考察2008—2019年人民币跨境流动自由化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较快,跨境流动已得到很大程度放松,而且人民币流入自由程度显著高于流出自由度。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持续遵循先经常项目后资本项目、先流入后流出、先机构后个人、先大额后小额、先风险小项目后风险大项目的次序,提高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稳定性,降低无序流动的投机风险;严格管控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衍生品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并依据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审慎监管能力进行调整;大力提升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提高非居民间的人民币使用频率和使用规模;充分评估各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和本外币兑换自由度,提高两者的协同匹配程度,降低因两者不匹配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迪 《价格月刊》2012,(1):30-35
持续高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使得货币与财政政策制定当局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造成CPI高位运行的外部性因素更是给政策调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对于诸如人民币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以下简称CRBI)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冲击,采用结构变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CPI的外部性冲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CRBI对CPI有一定的输入性影响,汇率变动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但长期这种作用会发生逆转;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作用于国内货币供给,对CPI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冲击。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周边化与东盟国家“货币锚”调整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的周边化是一个由计价结算手段生成储备货币的过程,其路径应该是先升值至一个外汇市场上可接受的均衡位置,然后再实行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对2000年1月1日到2010年8月10日东盟主要国家的货币和国际货币及人民币进行了回归,发现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以来,美元在东盟国家"货币锚"的地位在下降,人民币在东盟确立了强势货币的地位,东盟主要国家的"货币锚"调整为人民币、日元和欧元。东盟国家"货币锚"的多样化,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国际货币币值的大幅度波动是有利的。而作为这一过程的另外一个方面,人民币必定会成为东盟国家的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会得到加快。  相似文献   

16.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rends in monetary autonomy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financial integration, currency regimes and foreign reserves for recent decades in emerging Asian and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Our main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First, most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have increased monetary autonomy mainly due to changes in currency regimes toward floating regimes, while emerging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have shown mixed results on monetary autonomy. Second, in all sample economies, the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reserves has contributed to retaining monetary autonomy, probably implying the role of foreign reserves as an anchor for monetary autonomy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两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调整人民币汇率应从国情出发,构筑一个稳固的汇率基础,认清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从一些外围制度建设入手,逐步解决人民币价值评估问题。从长远看,人民币币值在过渡安排的基础上适当上调,符合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陈炳才 《全球化》2021,(2):27-42,133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涉外金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资本账户开放的安全问题、外汇储备资产或外汇资产的安全问题、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安全问题。导致中国涉外金融安全问题的外部原因是本币不具备储备货币的国际地位,需要从外部获得储备货币,必然缺乏安全;人民币汇率的信用依靠美元等储备货币背书,中国经济崛起也曾经依赖美元顺差;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账户对资金、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结算等,实施行政处罚、限制、冻结等制裁,乃至剔除出账户系统。内部原因是中国经济崛起,美国要打压和制裁;金融开放如果在汇率制度选择、外汇管制和管控上处理不当,允许储备货币资金完全自由进出而无约束,则必然存在金融危机的可能;国际收支失衡导致涉外金融缺乏安全。解决涉外金融安全问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货币互换和多元化投资等方式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二是通过提倡主权货币计价、支付、结算、融资,以及开展相关制度设计等方式建设好交易和支付结算系统;三是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四是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