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还有见效的空间.为了抑制流动性,应合理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和创新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涉及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尽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成为扩内需保民生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与占有财富的不同将导致收入存在差距,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行业之间,行业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收入再分配调节手段的弱化,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有切实提高农民及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强化并完善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手段,才能有效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反映了生产要素所有者在社会分配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结构。当前我国初次分配总收入中,住户部门所占比重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文章从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居民财产性收入偏低,以及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等方面,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我国初次分配格局失衡,及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居民收入现状,分析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针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探究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配政策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体制改革非均衡与利益分配倾斜导致"非公平"收入分配差距,并建议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市场分配。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与劳动力和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客观存在,劳动者贫困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富裕的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政府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工具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各行业的影响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一是税负变化不一,增减各异;二是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多少不同;三是抵扣范围的扩大,会对增值税收入存量形成难以预料的冲击。增值税实行"扩围"改革,必然引发收入分配体制的调整需要,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体制的调整、地方与地方之间利益的协调、国税与地税之间税收征管体制的调整。本文在支持"分步实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劳资之间。通过对社会总消费函数和人均消费函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总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大低于人均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分配差距造成了社会总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人均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幅偏离。因此,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须努力缩小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改善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状况,加强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研究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至少有三个角度:一是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二是分析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分析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本则主要从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及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体制性弊端是形成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缺失,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公有制的比重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政府和工会未能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因此,要明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NK-DSGE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基准货币政策下,贸易部门积极的技术冲击对于不同类型家庭消费和实际工资具有不同的动态冲击效应,并且引起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政策评价的结果显示;(1)最优货币政策倾向于降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2)严格盯住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盯住名义汇率的货币政策则次之;(3)盯住实际汇率的货币政策对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最优货币政策最为接近。因此,针对最小化货币政策分配效应所引致的不平等,货币政策应该对实际汇率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正如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样,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个合理而具有持续性的养老保障模式,既是经济增长的工具,又是社会安全的保障网,它能够从体制上保证收入分配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实现。探讨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这将是经济理论界及决策部门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对2002至2012期间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调控效果均显著.在不同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工具对融资规模的调控力度呈现非对称性,在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时作用力度更大.货币政策应根据社会融资规模波动的不同区间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合适的调节强度和最优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居民个人财富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财富占有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个层面上,收入分配不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从而使我国从一个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转变成为世界上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这对进一步提高效率,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人们的正视并通过制度调整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仍存在着显著差异.收入分配的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机制,是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从经济角度看,它是一种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行为;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它是一种管理社会的行政经济手段。由于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客体社会化和收费资金分散化,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发挥其调节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否则,必将导致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混乱,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化成 《新智慧》2000,(14):2-4
权益资金的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不同的权益资金,对企业价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资金结构时,应该研究企业的权益结构。与权益结构相关的问题比较多,就目前来看.主要应研究以下问题: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的比例关系;职工内部股与外部股的比例关系;安定股与活跃股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些问题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权益资金结构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只是所有者的代表,明确其法律地位和让其专注国有资产监管,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国有垄断企业对其占有的国有资产拥有的支配权。对于建立在这种财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收入分配,要保持合理增长和做到自我约束,改革的途径是加强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对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梳理,发现货币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未达成一致意见。货币政策影响不平等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五个,分别是收入构成渠道、金融市场分割渠道、投资组合渠道、储蓄再分配渠道以及工资异质性渠道。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导致不平等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否会加大不平等取决于经济初始条件,资产价格变化是影响短期不平等的主要机制。政策建议方面,一是经济低迷时期仍应坚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二是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应注意不平等问题,三是应通过其他政策减轻宽松货币政策对不平等的不利影响,四是应防止宽松货币政策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规定了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着人民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但实践中在按劳分配领域,忽视了生产条件分配的先天不等对其公平原则的侵蚀;在按要素分配领域,忽视了政府对要素占有起点公平的强力调节和对劳动者利益的特别保护;在社会总产品分配领域,忽视了如何直接、间接地为全社会成员谋利益;在商品交换领域,忽视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大力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产生了较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主体地位,完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机制;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合理规则,完善城乡利益分配平等共享机制;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由市场决定的的报酬机制;坚持提低、扩中、控高,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消除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公和不合理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