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涛 《魅力中国》2014,(11):176-176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2.
杨旺喜 《西部大开发》2009,(11):100-1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板具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就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伟丽 《魅力中国》2014,(4):256-256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为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蕾 《魅力中国》2013,(26):197-198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牢固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分析探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老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枯燥烦琐的知识记忆上,这与语文教学的初衷是相悖的,造成学生普遍厌恶语文学习。本文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中专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存在知识浅底子薄、缺少学习热情;对学习缺乏兴趣,信心不足;活泼贪玩,纪律散漫;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的状况。如何激发趣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更加注重知识性和生动性。因此,中专语文教学更注重一个“活”字。本文通过强调明确语文课目的,让教学目标活起来;教学方法多样,让课堂教学内容活起来;评价多样使学生内心“活”起来,从而使激活中专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魏彩霞 《魅力中国》2014,(8):226-226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我们的高中教育不应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而应该向创造教育迈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新形势下对教育的要求。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学科,生物教学要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苏明明 《魅力中国》2013,(32):215-21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8.
孙广平 《魅力中国》2013,(19):219-219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在提高人的逻辑、思维、创造等能力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位学生来说,数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怎么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了必须要探讨的问题。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上课多提问,适当开展学习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把“课堂”改为“学堂”,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从而真正激发弦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数学的历程中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婧 《魅力中国》2014,(12):113-113
初中是一门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基础学科。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学科学教育的要求。科学教学的手段、方法、模式和教学观念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信息技术全面运用于科学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维波 《发展》2010,(1):125-125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3):149-14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辩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重视质疑发现,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和“不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傻问题”、“怪想法”,看到背后的无穷创新“潜能”。运用想象发现,变单一、常规思维为多向拓展的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善于发现。运用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并发展发船】生思维。  相似文献   

12.
天亮 《魅力中国》2014,(10):204-204
思维品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证明: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都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他们今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敏 《魅力中国》2014,(21):128-128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主要目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各门学科自身局部性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各门学科之间在密切联系与配合基础之上的整合性作用的施展。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具体到语文教学与美术教学中,我认为语文教学要用“美术美”吸引学生,美术语言形象性的渗透,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进而调动学生的身心,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语言素养;美术教学要用“文字美”引导学生,语文文本内涵性的介入,让美术教学变得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帮助学生养成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更深程度的思想性和更加多元和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李贵安 《魅力中国》2013,(14):214-214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15.
郭雪飞 《魅力中国》2014,(16):146-146
英语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英语,不断提高英语能力,从小就打好良好的英语基础,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显卫 《魅力中国》2014,(10):133-1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语文作为一门情感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白语文的情感魅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海军 《魅力中国》2011,(4):150-150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张克光 《魅力中国》2014,(21):203-203
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语文教师要有跨学科教学的意识,熟悉各个学科的教材体系,知道语文的那些课与某个学科的哪些课之间有关联,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学科学习的成果学习语文,或者利用语文学科的学习成果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莫代岭 《理论观察》2011,(2):143-144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在普通高中设置了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这门新课程在教学中.不仅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现笔者仅就通用技术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创新的时代里,学习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乐趣。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政治学科,特别是高中新课程的政治学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原则,以情景展现素材,更加注重实效,联系社会现实,如果还是以往旧的观念,肯定不会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活”,必须体现在政治学科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趣味联想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有效高效提升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