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隧道开挖工程。由于我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在开挖前必须对隧道周围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减少安全隐患。文章以岩溶区隧道开挖为例,针对在岩溶区开挖隧道会产生的不良效果,通过运用国际上著名的大型岩土工程计算软件FLAC3D,快速分析出溶洞在隧道不同位置时会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通过讨论和计算最终得出当岩溶区存在于隧道周围时,应考虑偏压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加强隧道边墙的支护。  相似文献   

2.
胡恒福 《科技和产业》2023,23(7):170-176
以既有铁路拱桥铺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分析等手段归纳隧道水害的典型特征,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究明确暴雨后高水位下隧道结构内力、位移与渗流场的规律特征,并探讨排水洞工程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强暴雨下岩溶地层的地下水位骤升、运营期排水系统的堵塞以及洞内过度泄水措施引发的水害风险是案例隧道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经仿真数值模拟研究,创新提出邻近既有高铁隧道新增排水洞科学合理的空间位置和断面,有效解决运营安全问题;经排水洞整治后,外水压力(尤其是隧底)明显降低,仰拱隆起得到有效控制,即使面临高地下水位仍能保障运营隧道的结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对于后期岩溶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岩溶发育地区创新提升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勘探水平,科学优化隧道结构设计,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加强岩溶地基分析的综合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溶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岩溶研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绘制岩溶学图谱,评价2010—2019年岩溶学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10年岩溶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岩溶生态及石漠化”“岩溶工程与地质灾害”“岩溶水文地质学”“岩溶油气资源”和“气候变化与古环境重建”等方面;中国岩溶学研究成果丰富,但在国际上主导岩溶学领域研究以及与其他国家科技合作的能力仍需加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目前岩溶学领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学者们构建了“水-土-植”的岩溶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了因地制宜可推广的生态产业模式。近10年岩溶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更加注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岩溶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更加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童康益  付栋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67-374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表以下70 m区间普遍为第四纪软弱黏性土沉积.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又相对集中,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必要.结合上海城区某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项目特点,分析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拟建工程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问题,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分析,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避免本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翟加生 《魅力中国》2011,(17):305-305
本文以贵昆铁路新湾予寨一号段岩溶地质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溶洞存在与否对隧道开挖的不同阶段的影响,为今后遇到类似岩溶地质能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基的工程危害性极大,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区域分布,研究岩溶地基下的施工问题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岩溶危害性和岩溶地基桥梁桩基施工的基础上,提出岩溶地段桥梁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根据不同类型桥梁基础的特点及地质条件,特别是岩溶地质桥梁基础施工过程故障处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六郎隧道岩溶高度发育,岩溶水丰富,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报手段和不断的总结改进,目前已成功探测出多条溶腔和断层,为后续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国第三公路长隧——沪(上海)蓉(成都)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全线贯通。龙潭隧道位于“鄂渝咽喉”的鄂西山区,左右线共长17.2公里,集多种地质灾害于一体,被誉为我国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为攀登这座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光辉等30多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交通建设快速推进,为保障隧道建设期安全,针对隧道不良地质的勘察意义重大,而地面勘察技术手段受地形等影响,工作效率低,局部区域难以开展。鉴于此,针对云南省某公路隧道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特征统计及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查明隧道沿线的不良地质段、设计轴线周围的岩溶或富水区的空间分布形态,为隧道施工安全整治提供依据。该方法的成功应用,较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可为国内碳酸盐岩地区隧道岩溶勘察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技术手段,同时可推广到工程建设、矿产勘查等领域,预期可取得较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根旺 《魅力中国》2009,(27):199-199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以岩溶地质条件下灌注桩的施工技术难点为切入点,从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控制要点、桩基检测等方面,介绍了在岩溶地区成功进行灌注桩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路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是岩溶区公路和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章以丹霞互通区域为背景,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对影响岩溶路基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采用AHP确定评估因子的权重并赋值,利用GIS软件强大的信息融合功能,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不同稳定性评估程度的区域。结果显示:丹霞互通枢纽区域岩溶路基严重不稳定区(7R≤9)集中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占总面积的1.74%;较不稳定区(5R≤7)集中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占17.41%;较稳定区(3R≤5)整体均匀分布在区域内,占69.02%;稳定区(1R≤3)集中分布于南侧,占11.83%。总体上,该区域岩溶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岩溶路基稳定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带差异性,该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质现象一直是工程中进行研究的重要对象,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6标段路基中的岩溶因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一直是路基长期稳定的重大隐患。由于对其发育规模很难进行准确的把握,因此,施工开挖时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岩溶发育状况,施工进程与路基稳定性往往会受到影响。本文就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6标段路基基底岩溶整治施工成功实践,探索隐伏岩溶的分布情况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岩溶区路基施工岩溶整治及软基处理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焦作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引发了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含水层破坏、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特征,然后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和发育规律,最后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余佳 《科学决策》2008,(12):154-155
随着公路隧道长度和跨度的逐渐加大,隧道的施工方法由传统开挖的矿山法逐渐发展为新奥法。涨管式锚杆能够适应地质条件复杂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系数。本文探讨了涨管式锚杆的结构与原理、受力特点与使用、施工工艺流程和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李洋溢  袁通  秦鲜卓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26-332
受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经济以及勘察深度等因素的制约,山岭重丘区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为解决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的施工安全问题,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永乐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其地形地质条件及滑坡体情况,结合洞内变形与滑坡体变形相互作用机理,对隧道穿越洞口浅埋段滑坡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洞外加固处治+洞内严格控制沉降"的综合处治方案.实践结果表明,本隧道工程穿越洞口浅层滑坡体的施工过程安全顺利,采取的施工控制措施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段向虎 《魅力中国》2011,(5):333-333
本文以铁路客运专线特大跨度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由于本工程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差、黄土湿陷性等因素,依据现行大跨度隧道采用工法,以及黄土隧道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法,对特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进行探讨,总结出一些对工程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围绕广西浦北至北流高速公路贵岭隧道工程,参照相关的工程规范,根据工程勘测的地质条件,对贵岭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及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贵岭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与计算,结果表明:围岩自承能力在初期支护中起到巨大作用,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对隧道工程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围岩等级的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占初期支护抗力的比重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根据遥感快速识别技术特点并结合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确定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提出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体系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单因子评价体系和多因子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内容。本文提出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遥感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洋 《发展》2012,(7):109-111
地质雷达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高效、直观、有效的隧道衬砌无损检测手段。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理论认识,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地质雷达检测工作模式,包括雷达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解释评价,给出了一些隧道内典型内部缺陷的雷达映像特征规律,并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坂山隧道的检测实例,验证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为隧道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