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品质和精神特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内化为公民的个人道德追求,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郑曦卿  徐建功 《经济师》2006,(3):283-283
抗日战争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支撑。在民族复兴视域下探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到了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顾全大局,共同对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于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保障和强大动力支撑,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 ,饱尝艰辛而不屈 ,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 ,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前这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 ,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和衷共济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就是全党全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 ,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全党全国拧成一股绳 ,形成…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新世纪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应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之灵、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新态势的需要;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文化发展新课题的需要;四是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邓怡舟 《经济师》2006,(3):83-85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文章在分析创业教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入论述创业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并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红色资源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资源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提出了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邦山 《经济师》2005,(4):96-9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营造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使大学生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体现在人文素养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张荣  赵奕凌 《时代经贸》2010,(6):255-256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正大气象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反映的中国绘画,也是最具有浪漫气质和正大气象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开启了“中国梦”并以引领者的身份指引着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其关于民族精神变革与发展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崛起。通过研究和探索,深入理解孙中山民族复兴思想,进一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自身素质的高低、民族责任感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未来。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全球化视阈下西南边疆革命老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如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对全球化视阈下西南边疆革命老区百色市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研究,剖析全球化视阈下西南边疆革命老区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推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民族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经过无数圣贤哲英的大力倡导 ,经过若干代人的身体力行 ,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在明清时期的广泛传播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深远影响:树立了集"忠义"和"神勇"于一身的崇拜偶像—关羽,提升了民族笃信好义精神,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民族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