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能险结算利率乍暖还寒.截至2月5日,从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公布的2013年首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来看,2012年12月以来,万能险结算利率"回暖"继续. 万能险结算利率有望攀升 众所周知,万能险结算利率只有比银行存款利率高,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吸引力.目前,结算利率超过4.0%的万能险占比较小,而结算利率低于4%的占比较多.大部分万能险结算利率高于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低于3年期、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3.75%、4.25%、4.75%),此外高于5年期存款利率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的关系模型,并以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的政策虚拟变量为自变量,利用FGLS方法对16家商业银行2013Q3-2017Q3的非平衡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体银行存款市场和个人存款市场上,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都对国有商业银行不利,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有利,将导致在这两个存款市场上银行存款从国有商业银行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并且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例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在企业存款市场上,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不利,只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将导致企业存款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国有商业银行"流出"的企业存款要多于城市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3.
一、银行存款发展趋势的判断判断一:存款总量继续上升由于投资方式多样化,特别是股市的发展,利率降低以及国家长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银行存款造成影响。这种影响直接表现为对储蓄分流,造成储蓄存款的下降,导致银行存款增幅、结构上的变化,但是银行存款总量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上升。首先,我们来看看以股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银行存款的影响。从现象上看,人们提兑储蓄存款去购买股票、债券或者投资房地产,减少了银行存款,但只要我们分析一下这些被提取的现金或其他货币形式的去向,就可以看出,减少的并不是存款总量,而仅仅是储蓄存款。如进入股票市场就成为证券公司在银行的存款,购买国库券就变为财政性  相似文献   

4.
近期存款波动的主要表现一是存款新增跨季度波动幅度大。往往呈现季末最后一月存款突增,而季初第一月存款大幅减少的现象。二是存款新增的跨月度波动同样剧烈,月末存款大幅增加与下月初存款大幅减少往往如影随形。三是存款波动与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波动往往相伴而行。季末、月末,甚至旬末存款争夺激烈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往往大幅攀升,而到季初、月初等时点相应利率则回落。四是大银行存款波动较中小银行尤为剧烈。从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跨季度波动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季末和季初存款净波动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剖析(一)低利率政策对正规金融可贷资金的“挤出效应”在中国的利率体系中,目前实际被管制的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即“存款利率能下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执行情况从执行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除建设银行3个月至1年期存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8%~10%,其它行各类存款均执行基准利率;农村信用联社及包商村镇银行各类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在金融机构存款竞争方面,利率市场竞争作用加强。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执行情况(一)贷款利率浮动分布及区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曾刚  王伟 《金融博览》2021,(15):54-56
2021年6月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总体来看,优化存款利率上限报价是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引导银行存款利率回归正常的期限结构,并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升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6月份以来,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一次是6月8日起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3.25%,另一次是7月6日起再次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3.00%。特别是6月8日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此前,我国的存款利率是不允许有浮动区间的。市场普遍认为,此次降息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将给银行存款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9.
一、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剖析 (一)低利率政策对正规金融可贷资金的"挤出效应" 在中国的利率体系中,目前实际被管制的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即"存款利率能下不能上,贷款利率封底不封顶".从各国经验看,所谓利率管制,主要就是指存款利率管制.从理论上说,存款利率对一国经济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稳定作用,存款利率的变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上不封顶"并不意味着银行会纷纷放出"高利贷",因为银行之间也存在吸引客户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曾刚 《中国金融》2007,(21):51-51
央行近期向部分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涉及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出通知,吸收部分公开市场非一级交易商的资金作为特种存款,存款期限为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与目前同期限央行票据发行利率持平,分别为2.91%和3.44%,预计总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渠道基本上只是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收益率非常低,许多地方都是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记账利率,但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实际利益往往是负收益率。如2010年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25%,但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却是3.3%。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10年间的年均收益率却达到了9.75%。所以,个人账户资金急需通过积极的投资管理来使资金保值增值。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OECD成员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来分享其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理财课堂     
《中国工会财会》2005,(9):49-49
做生意手里经常会有一定量的流动资金,存定期时间太长,存活期又不划算,个人通知存款似乎是个好办法。现在很多银行都开展个人通知存款约定转存业务,可以让原本难拿的“活钱高利”唾手可得。据了解,个人通知存款业务是指在存钱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提前通知银行,并约定取钱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其基本计算公式:应付利息=本金×存期×相应利率。“1天通知存款"需提前1天通知,按1.08%计息;“7天通知存款”需提前7天通知,按1.62%计息。活期存款利率0.72%,存期相同的情况下,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比活期存款要高125%;整存整取个月定期存款利率1.7…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最近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银行存款、贷款利率的报告》,调整后的银行利率从1982年第一季度开始实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于4月1日执行)。主要内容有:扩大存款计息范围,提高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增设八年长期储蓄存款档次以及提高贷款利率。具体规定有下列九条。  相似文献   

14.
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特殊商品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它担负着支持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利率水平确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的自身经济效益。今年二月一日,农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调整利率的基础上,对行社往来等利率作了相应的规定。根据现行的利率状况,我认为有些方面还不够合理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与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倒挂,就我行的情况分析,今年一至四月份各项存款月平均利率达6.35%,而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月平均利率仅为5.59%,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月平均余额为1122.9万元,一至四月份吸收的存款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倒贴的利息3.41万元,如果以定期存款单项计算,其  相似文献   

15.
过去各家银行为拉存款都使出"十八般武艺",如返现金、赠礼品等,而如今银行揽储战火已经烧向网络。近日,某银行就通过淘宝平台"出售"存款。银行揽储大战再起硝烟2012年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首次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增加至1.1倍。也就是说,此后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了,也离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更近了一步。在利率市场化中,各家银行揽储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和启动以来已历经十多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步骤已经在2004年前分步放开了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并于2004年10月取消了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下不设底”。目前,尚存在利率管制的方面包括: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对农信社有最高贷款利率上浮2.3倍的限制以及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宗良  刘娜 《国际金融》2014,(1):10-13
一、国际经验表明:大额可转让存单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手段 大额可转让存单(简称NCDs)于1961年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实行以“Q条例”为代表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现在贷款已经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存款还没有放开。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虽然是一种政府决策行为,但是也不是一种“拍脑袋”行为,而是由利率市场化内在规律在起作用,过早或过晚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都不合适。本文就存款利率市场化应具备的几个经济金融条件和具体实施步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存款资金不再是较稀缺资源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市场外部条件,银行经营以价值创造而不是以存款市场份额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银行内部条件,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需求利率相接近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技术条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控险兜底条件,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放开银行理财产品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二步,逐步提高存款利率浮动幅度限制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三步,这样可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自然过渡而不至于引起经济金融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9.
同业业务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早期的同业业务主要是金融机构之间为平衡头寸进行的短期资金拆借,规模十分有限,以及基于同业间资金清算需要开立的同业存款账户。同业存款利率为管制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挂钩,由央行公布确定。2005年3月17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是央行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的又一重要利率品种。在随后的几年中,同业存款因其期限、定价的灵活,准入门槛低,参与成员广泛等特点,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同业合作最主要的业务形式。近几年来,同业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最具成长性的业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可贷资金供求理论从资金的供求角度分析,在利率由市场决定时,具有相同特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采用对5家国有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从2012~2016年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具有相同特征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显著低于国有银行,这表明我国存款利率实际上并未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补贴和行政干预等因素造成了存款定价的扭曲。资金价格的扭曲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化解金融风险,政府需要减少对银行补贴和干预,推进更深层次的"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