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宝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5):183-191+218
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融合发展。针对无锡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四网融合”理念下无锡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从功能及需求出发,重点面向市域范围通勤走廊,采用“契合城镇发展轴、串联市域中心体系、覆盖市域主要客流走廊”的方法进行线网布局,进一步提升无锡市对外衔接的综合枢纽在区域轨道线网中的定位,强化在区域交通中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做好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力争与城市轨道实现多点换乘;形成与城际铁路共线融合、贯通运营、支撑无锡市域范围人流物流高效流动的市域(郊)铁路网,为促进“四网融合”发展,构建城市、交通协调格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甬台温铁路对宁波区域交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甬台温铁路的基本情况及宁波区域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甬台温铁路的建设对宁波区域交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甬台温铁路在增强辐射与集聚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加快郊区城镇化建设、平衡宁波南北区域发展,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的层次等方面对宁波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将六安市规划打造成为全国陆路型物流节点城市,发挥六安市区位及交通优势,推动地区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基于六安地区铁路总图规划,结合城市经济、产业布局、交通条件、用地条件等,确定新建铁路物流基地选址。根据选址车站枣树店站的地理位置、铁路条件和功能分区设计,提出平行铁路布置方案与垂直铁路布置方案2个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作业效率高、工程代价小的平行铁路布置方案,加快实现六安市物流产业网络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京津冀地区客流特点及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的基础上,从优劣性、适用性及客流组织等方面对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及私家车、航空的衔接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城际铁路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优化建议,为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述惠州、深圳两市的地理、经济及交通现状,以及拟建惠深铁路的基本情况,从城市需求、铁路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分析对铁路交通需求的紧迫性,以及惠深铁路的修建,将对惠州、深圳两市的区域交通、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可以压缩时空距离,提升时空价值,实现交通功能与其他功能有机耦合,已成为解决人地关系紧张和"城市病"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日本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发展重点已从路网扩充向综合枢纽及铁路客站城市方向转移。快速轨道交通要适应城市群连绵成带发展需要,要大力发展通勤铁路和环状线,按照TOD模式实现交通枢纽与土地联合开发,构建铁路车站城市。我国要加强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时空规制,培育铁路文化、铁路精神和铁路意识,构建高速铁路建设触发机制,完善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规划体制,促进方式间有序竞争,形成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实施计程票制和收益管理制度,优化运营组织,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形态模式选择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区域对外依靠干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区域范围形成环状放射式的线网形态,引导城市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形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设计问题,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环节。以南京南站交通客运枢纽为例,对客站交通综合体的换乘设计和建设管理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统筹协调好铁路与地方之间关系等方面对同类型的交通枢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四川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区域高速公路通道、城际铁路、内河航运等方面着手,为南充市构建和巩固川东北区域中心枢纽城市提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措施。同时,根据成都经济区发展规划,结合南充市与遂宁市的交通区位特征对比,提出南充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重庆—南充—甘肃(兰州)南北轴向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指导确定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精明增长"理念,阐述公共轨道交通建设与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共同发展之间的联系,分析新建深圳—茂名铁路江茂段对湛茂阳临港经济带的影响。贯穿湛茂阳临港经济带的深茂铁路江茂段是提升经济走廊绿色交通能力、改善区域综合交通结构、优化整体功能布局、促进形成协调机制、促进经济带形成整体竞争实力的公共轨道交通干线。从长远看,深茂铁路对粤西临港地区区域功能布局有着积极影响,具有与湛茂阳临港经济带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