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所谓洗钱,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洗钱活动严重扭曲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腐蚀公众道德,助长新犯罪的滋生。2003年3月随着人民银行关于反洗钱的“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的发布,确立了我国反洗钱报告和反洗钱信息监测制度的基本框架,首先对银行类金融机构提出了反洗钱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蓝海峰 《云南金融》2012,(2X):204-204
洗钱对社会危害极其巨大,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还助长新的犯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金融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反洗钱工作是金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际上很多国家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早并且发展迅速,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洗钱对社会危害极其巨大,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还助长新的犯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金融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反洗钱工作是金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际上很多国家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早并且发展迅速,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波 《福建金融》2004,(12):28-2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分散、隐蔽的洗钱活动在我国不断增加,给国家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加大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已迫在眉睫。本文拟从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入手,阐述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说明国内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困难,并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的反洗钱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是指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工作对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等反洗钱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目前我国反洗钱监管机制基本有效,但在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洗钱是指将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洗钱活动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而且助长并滋生新的犯罪,危及国家金融安全,扭曲经济金融秩序.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构筑牢固的反洗钱防线.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洗钱,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洗钱实质上是犯罪分子企图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及其非法收益的一个过程.洗钱活动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而且助长并滋生新的犯罪,扭曲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损害金融机构的诚信,腐蚀公众道德.成为和谐社会的嘈音.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反洗钱越来越关注.1988年以来,联合国先后通过了<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和<反腐败公约>等几个具有标志性的反洗钱国际公约.反洗钱国际组织也应运而生,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埃格蒙特集团(Egmont Group)、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Group)等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反洗钱国际组织.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加深,社会矛盾发生新的变化的形势下,开展反洗钱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促使我国政府加快落实反洗钱各项措施.作为一个热点问题,本刊记音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银杭州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李虹,请她介绍一下浙江省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当前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程凯 《金融会计》2005,(3):42-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日益猖獗,反洗钱形势十分严峻。洗钱活动不仅破坏市场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还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侵蚀着社会的基本制度,对政治经济秩序的危害越来越大,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影响本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我国政府对反洗钱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个规定两个办法”,成立了反洗钱局、反洗钱监测情报分析中心,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做好反洗钱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莉 《西安金融》2007,(5):46-47
本文阐述了洗钱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洗钱犯罪的独有特征和反洗钱的现状.指出当前反洗钱面临的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加快、反洗钱技术难度大、法规不健全等困难,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反洗钱工作实践中,证券业反洗钱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证券业反洗钱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完善反洗钱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这极大破坏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和继续推进反洗钱工作,对于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支付产业潜藏着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我国的反洗钱监管体系。为遏制这些洗钱风险,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我国应着力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洗钱犯罪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金融诈骗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违反金融法律法规,进行欺诈,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秩序,致使国家、社会或公民的利益遭受重大危害的行为。作为金融诈骗犯罪的伴生物,洗钱的情况往往因此而发生。本文拟结合2006年四川省发生的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分析我国金融诈骗案件中洗钱行为的主要特点,阐释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防范之策。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当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丽 《武汉金融》2005,(3):49-50
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对国家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造成了较大危害,反洗钱已成为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整顿经济金融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我国当前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05,(10):106-107
在今天的金融社会,“洗钱”已经是跨越国界犯罪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对“洗钱”活动进行了解释,凡“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它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都属于洗钱行为。而反洗钱就是要打击这些行为以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保障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经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反洗钱法》正式建立了我国预防洗钱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孙兴全、陈宁、中南财经大学朱华雄三位博士分析了洗钱犯罪活动的特点,解读了反洗钱的法律规定。并研究丁美国反洗钱的成功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会计》2007,(1):73-76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反洗钱监督管理第三章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第四章反洗钱调查第五章反洗钱国际合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  相似文献   

18.
洗钱犯罪严重危害着全球的金融安全和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犯罪分子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从事更为隐蔽的洗钱活动。近年来,我国洗钱犯罪现象逐渐增多,洗钱手段和方法也日趋多样。与此同时,反洗钱技术也伴随着洗钱手段的改变而不断提高和改善,一场洗钱与反洗钱的斗争正缓缓拉开序幕,建立一套智能化反洗钱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反洗钱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反洗钱工作的行政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和施行,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将会有效地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20.
李程 《甘肃金融》2011,(5):27-30
金融机构是洗钱犯罪的首选渠道,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反洗钱实践表明,虽然洗钱活动有向其他领域转移的趋势,但目前仍以金融领域为主。洗钱犯罪不仅破坏了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金融机构一旦涉嫌洗钱活动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