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为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在思想上与重玄学有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在因缘学说、性命思想方面,显示出重玄学的深刻影响。因为王重阳和重玄学家在思想上不仅有着共同的旨趣,即心性论,而且有着共同的渊源,即老庄思想与佛学思想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包括改革实践论、改革系统论、改革过程论等.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过八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民主体论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5.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6.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迁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生,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制,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例功效,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阐释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讲中的历史作用,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越过"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在身处当时国际环境的背景下,中国在一面学苏联的过程中,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毛泽东在亲自调研和思考下,提出相关思想,即发表<论十大关系>并制定了两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设计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新思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概念;由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8.
义利论发端于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司马迁汲取先秦儒家义利论思想养分,形成其独特的“义从利出”即“义在利中、以利养义”义利论思想。司马迁充分认识到人类货殖求利的弊端,提倡用礼仪等办法防范唯利是图行为,并提出货殖求利的“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货殖原则以及“以德取财”“诚壹”“奇胜”等货殖路径。司马迁“义从利出”义利论,是先秦儒家“利从义出”义利论的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思想契合,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锋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3):82-104,158,159
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体系中有一例外论的存在,不过迄今尚未有专著论述。作者尝试对中国例外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与缘起做了粗浅论述,并通过将中国例外论与美国例外论的对比来解释其政策意义。中国例外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中华帝国具有一种以华夏中心论、仁厚和平论及等级包容论为特征的对外关系普世论。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具有以革命中心论、大国使命论及中国道德论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例外论,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则具有以新型大国论、仁厚和平论及和谐包容论为特征的新的国际关系例外论。与美国例外论相比,中国例外论的明显特色是对干涉主义的拒绝,对仁厚包容的中和主义的追求。同时,作者尝试勾勒出当代中国外交的思想光谱,并将中国例外论置于其中考察其意义。这一思想光谱主要由旧现实主义、冲击型民族主义、新现实主义、传统主义、例外论及制度主义六大思潮构成。中国例外论可被视为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种规范性理论,一种需要与当代中国外交其他五大思潮相竞争的理论与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海峰 《魅力中国》2011,(12):159-160
皎然的“中和”思想是儒家“中和”思想与佛学“中道”思想的糅合,是皎然建立其诗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应试从官的必考课目,共20篇486章,或阐述从政做人为官准则,或评说国政,内含有丰富的治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治国方略.虽然今天的中国与孔子时代的中国有着时间、空间、环境和具体内容的不同,但是挖掘<论语>中的行政思想以探求一条适合中国本土的民族的政府管理之路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共同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结合."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规定;"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规定.三个内在规定的相互统一,构成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费尔巴哈在批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主义的人本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这捍卫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开创了西方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先河.本文将通过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分析,给予其思想以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嚞创立全真道,是中国文化史近古以来的大事.他创教的思想体现在<重阳立教十五论>中.<十五论>言简义丰,说明了全真精神下一个俗世信徒登仙要经历的次第.其思想的生命力是全真教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轻重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封建垄断的专制主义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形成后,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从分析轻重论的概念、内涵入手,着重分析该理论指导下的汉朝经济改革实践及其特点,最终落脚于探讨轻重论的演进对我国当今经济管理实践的现实意义及启迪.  相似文献   

16.
赵成辉 《魅力中国》2010,(34):225-225
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社会逐渐论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而形成的。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的推动,使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产生了注意两方情况及重视西方武器的倾向有了进一步发展,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思想的带动下,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中国基层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地方乡绅为领袖、以宗族和乡族组织为基础的社会自治;在当代,中国政府通过推行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重建基层社会自治制度.为什么拥有专断权力的政府需要基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自治?对此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为“官治能力受限论”,一为“集权的政治风险论”.我们通过把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连贯起来考察,发现“官治能力受限论”有很大局限,它与当代中国重建基层社会自治制度相矛盾,而“集权的政治风险论”则具有更一般化的解释能力.而且,“集权的政治风险论”可以扩展为一般化理论,用于解释中国纵向分权的治理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十大关系》作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篇重要理论著作,其从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精准分析与研判.可以说,《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端,是中国改革之路的源头,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今天的学习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认识和改造中国的专用工具。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调查研究的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仁学思想影响至深,被封建统治者推崇二千多年;荀子,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改造儒家的礼说,修正法家的法学,发展为礼法学说,成为后世封建正统学术的真正开山鼻祖,"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1]本文试从孔、荀丰富的儒家思想中探讨他们关于犯罪的思想.通过比较分析,粗糙地概括出孔、荀犯罪论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以期有助于领会中国古代犯罪思想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