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薛军峰 《青海金融》2006,(B10):43-44
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对格尔木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促使格尔木尽快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作为社会经济管理重要组成之一的外汇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应认真思考外汇管理部门如何为格尔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新生 《青海金融》2006,(B10):37-38
乌兰县作为西部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条件脆弱,发展后劲不足。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是乌兰县加快经济发展难得的机遇,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不仅责无旁贷也是大有可为。作为一个驯:农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三农”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本地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在支持和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和扶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好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作用,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全力推动乌兰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充分彰显出其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其发展,同时提升自身规模效益,实现永续双赢。  相似文献   

4.
陈世彪 《青海金融》2006,(B10):39-40
2005年10月27日,被誉为“聚宝盆”的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地区作为循环经济试验区,由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这一决定无疑给青海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有利时机,也将助推海西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给金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把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作为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重要的能源生态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本文简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模式,并以在200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乌海市为例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石莉姝 《中国保险》2008,(11):36-4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理念贯穿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政策和法律制度构建的各个层面,糅合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以及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渴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7.
《财政研究资料》2004,(24):24-24,F003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叶显友 《中国外资》2010,(22):223-223
处于由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过程的铜陵,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消费、生活方式,才能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杠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现实而迫切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彭琳 《云南金融》2012,(3X):194-194
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够逐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够逐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曹妃甸作为我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其建设思路不仅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同时把环保理念纳入市场化、产业化的轨道,为其他地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志平 《青海金融》2006,(B10):15-16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优势、发展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节约文明。  相似文献   

15.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实现最大产出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裁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理念已成为经济学家、政府职能部门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循环经济法立法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如何进一步将包括循环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观推进到社会中,推进到环境建设中,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伟、李雪松、程承坪博士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发展低碳经济,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实现经济强省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对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结合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和特点,探讨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柴达木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途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于法稳 《中国金融》2005,(22):21-2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作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阐明了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现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从"3R"到"5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的产生推动了理论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循环经济即节约经济、持久经济、相伴经济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是5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资源的再生性原则、资源的替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