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王麟 《中外管理》2006,(2):52-53
企业都清楚地知道:高科技产品往往代表企业的将来;可是.开发高科技产品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夭折率又比传统产品高。因此.企业若要投放资源在某一高科技产品上.便须对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及其趋势有透彻的了解。不然的话.便可能落入“持续性技术”被“破坏性技术”取代.或者误把“过渡期技术”当作“破坏性技术”的局面.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朱少均 《企业活力》1996,(11):32-33
提高企业科技素质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朱少均实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直接关系,要有效发挥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就必须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企业的科技素质是指企业掌握...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李鹏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 最近李鹏总理在东北考察时指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造企业要把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上,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现有的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制造水平和开发能力。他还说,要切实转换  相似文献   

4.
美国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集中体现在一系列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税法上。通过税收立法,将国家应得的税金让渡给企业,帮助它们筹集巨额的技术研究开发资金,以确保科技投入顺利实施,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二战”以后,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美国在税收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 1.针对科技支出实施税收减免。1981年里根政府颁发的《经济复兴税收法案》规定,凡是企业当年研究开发支出超过前三年平均值的,其增加部分的25%可给予税收减免。1984年制定的《公平简化与经济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本质,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建立科技进步运营机制,积极推行企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美国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集中体现在一系列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税法上。通过税收立法,将国家应得的税金让渡给企业,帮助它们筹集巨额的技术研究开发资金,以确保科技投入顺利实施,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二战”以后,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美国在税收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1.针对科技支出实施税收司免。1981年里根政府颁发的《经济复兴税收法案》规定,凡是企业当年研究开发支出超过前三年平均值的,其增加部分的25%可给予税收减免。1984年制定的《公平简化与经济增长税收改革方案》规定,凡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的…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公司,是指近几年以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导,以专利技术所有人为主要发起人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公司往往以个人或私有资本为基础,运用风险投资,产品科技含量高,公司成长速度快,近似裂变繁衍。  相似文献   

8.
产品是企业、经销商、市场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持企业的市场活力,扩大市场份额,很多企业试图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来推动企业销售增长,结果出现了“产品结构乱,品种上量难,品牌提升慢”的现象,打乱了整体市场的销售布局。以下十大误区是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与营销中要极力回避的。一、重视主观定位忽视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之上。但事实上,由于企业开发人员受决策者主观定位的限制,往往会淡化市场调查工作,忽视市场消费需求。或进行了市场调查,但仍摆脱不了决策者开发新产品思路的制约,仍然先把产品…  相似文献   

9.
企业科技进步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杨建京一、建立企业科技进步数据库是企业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结合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最终要体现在产品上,体现在企业经营上。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科...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据新华社日前报道最近李鹏总理在东北考察时指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造企业要把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上,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现有的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制造水平和开发能力。他还说,要切实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由粗放型为主转到集约型为主,提高质量和效益,特别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从容戴相龙提出要建立资本金管理制度据《发展导报》日前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最近提出,要坚决控制企业债务率的上升,建立资本金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小型企业越来越多,他们管理灵活,转产迅速,能将一些科研新成果迅速转化成新产品推向市场为社会服务。可是小型企业人员很少,大多数只有几十人,有的甚至只有几个人,而生产的产品往往却是大中企业高科技产品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质量直接影响配套企业的产品质量。因此,如何保证小型企业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扭亏缘何“前扭后亏”蔡永庆企业扭亏增盈作为90年代世界经济共同的主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但一些企业扭亏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对山西省平定县的亏损企业调查中发现;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40%,销售收入增长43%,...  相似文献   

13.
《上海小企业》2005,(4):14-16
2005年,奉贤区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科技进步,狠抓特色产业的有效增长,使全区的工业经济跨上一个新台阶。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28%,为年计划的48%。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29%,为年计划的45%。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6%,为年计划的53%,实现了双过半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再论“经济增长中结构效益的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测算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的索洛余值法所得结果是指:扣除劳动和资金投入增长的作用外,所有其它因素作用的总和,即广义科技进步。它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知识的进步、资源的重新配置、规模经济、政策因素、管理水平等。其中有的因素属于科技进步,有的因素与科技进步无关。因此。后来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如何分解所谓“残差”的工作。结构效益,在这里是指,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它是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化的体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结构效益的贡献份额往往比较大。测算结构效益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主要力量,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这种弱势不仅表现在资金、厂房、技术、优惠政策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信息的浪潮下,更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差距。中小企业要想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的意义和对现有测算方法的评论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是当代最大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了根本性的质的改造,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因素所占比重已由本世纪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50%-70%,有些国家已经达到60%-80%。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教育和科研,因为这些部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突击队”。  相似文献   

17.
张艳梅 《活力》2010,(8):141-141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生感知事物.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的过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成企业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工,减高工资用低工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充分调动专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发挥骨干作用,建立企业专业技术干部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而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注重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早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湲 《上海企业》2004,(6):38-41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中很大一部分缘自出口创汇的高增长,但外贸行业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的企业其经营效益并没有改善,许多产品出口量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出口的单价不升反跌。据《海关统计进出口主要商品两值表》显示,2002年约7%的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及出口量的增长幅度,约20%的产品出口额增幅高于出口量增幅,约10%的产品金额与数量的增幅持平。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