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碳汇解读与项目操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洁发展机制与林业碳汇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为CDM),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  相似文献   

2.
邱伟  张剑峰 《新财富》2007,(4):30-31
减缓气候变暖速度已经刻不容缓。2006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CDM(清洁发展机制)、JI(联合履行)、ET(排放贸易),其中与发展中国家直接相关的主要是CDM。CDM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削减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又有助于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换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以作为自己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前,绝大多数碳汇交易成本方面的文献都以经济学成本角度出发,对碳汇交易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分为不同部分,大多是从宏观层面统计核算角度进行研究,而从微观层面会计核算角度特别是有关确认、计量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就更少。其实对于碳汇的购买方和销售方来说,双方碳汇交易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同,各自成本费用也不同,碳汇交易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发展中国家生态价值补偿,允许经营者可以通过森林的可认证减排量和木材收入两个方面获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林业发展正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合作造林项目正好提供了该资金,项目完成后,森林具有直接固碳作用,成为碳汇的销售方,通过碳汇交易带来经济补偿,当森林固碳作用消失后,木材也可带来经济收入。林业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参与碳汇交易的积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解及做法有着明显不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低碳经济目标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发展中国家历史和人均排放较低,现阶段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采用高能效、低排放的技术和节约的消费模式,力争走出一条不同于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思路,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不仅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必然波及目前尚未承担限排或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影响到整个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时可以采取三种交易机制:联合履行(JI),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清洁发展机制(CDM),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排放贸易(ET),指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为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局限,他们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有待提高,但对"自然人流动"这种国际服务贸易提供方式,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正确认识自然人流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认识发达国家对自然人进入其市场的条件限制,并通过在世贸组织中的谈判,减少自然人流动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受到的限制和遇到的障碍,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更有效配置,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推动自然人流动方面应该成为重要角色,并谋求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问题之一.因为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本身的问题,还是一个涉及经济和政治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虽没有承担减排义务.但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后京都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本文先简要介绍了碳税这一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减排政策,其后对发达国家碳税实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当前开征碳税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最后对当前碳税的可行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在以贸易保护壁垒为威胁强制推行全球减排计划的同时,希望发展中国家取消对绿色产品的进口限制。"绿色"俨然成为新一轮贸易壁垒的代表色。了解世界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从容应对,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徐盈之  张赟 《财贸研究》2013,24(2):50-59
针对国内区域间贸易产生的"碳泄漏"问题,在区域间贸易的框架下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依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担责任原则分析中国各区域的碳减排责任和分行业的区域碳减排责任的差异,并将碳减排责任与碳减排效率相结合研究区域的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区域碳减排责任和碳直接排放量存在不一致现象,碳减排责任能更全面准确地测算各个区域的碳排放量;中部和东部沿海区域的碳减排总责任分列全国第一、二位;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的碳减排潜力最大,应作为今后碳减排的重点实施区域。  相似文献   

12.
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碳金融业务已由早期的基于碳交易所的业务向碳银行业务等方向拓展,以迎合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使其正在向更具有操作性和流动性的碳金融衍生品发展,如碳货币证券化及碳套利工具的开发是基于产业链角度及生态链角度对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也是对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延伸。由于我国碳金融发展较缓慢,通过对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的考察,可以为我国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监测数据,对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 286.37×106t,年碳汇能力为53.92×106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3 923.429亿元和164.47亿元,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7.57 t/hm2。预计江西省年2010年到202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278.09×106t碳或1 020.59×106t CO2,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达53.01亿元。同时还对江西省11个市的森林碳储量、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地的森林碳汇林地价格。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碳金融的发展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在考虑其碳排放概况、碳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优势及制约要素的前提下,湖北省碳金融发展模式应该是以碳交易平台建设为先导,以碳服务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碳金融市场建设为目标的综合体。从碳金融发展模式的总体路径来看,三个层面应该是层层递进、协同整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欧盟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与低碳立法、财政税收、低碳技术研发、新能源等方面探讨了欧盟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政策措施。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面临着产业结构重型化、能耗高与技术水平低下等困难,需要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战略规划,通过构建法律框架、建立财政税收体系、开发低碳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树立低碳消费观念,共同推动我国碳排放的降低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张建辉  陈方丽  李迎 《江苏商论》2013,(10):57-59,68
文章计算了2011年温州主要出口的16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对主要出口产品按碳排放强度、年出口量等两个指标进行减排空间大小分类。结果显示年出口额大、产品碳排放强度低的优质出口产品3种;出口量不大、产品碳排放强度低属于出口扶持产品的有6种;产品出口量大、碳排放强度高属于存在很大减排空间的产品1种;产品出口量不大、碳排放强度高,需政府引导其进行产业升级,不断降低碳排放的产品有6种。研究结果便于政府从贸易角度为温州缓解减排压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贸易方式不仅导致贸易利益在全球价值链上进行分配,还带来了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分布。两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除了表现为贸易经济福利的分配,还表现为贸易隐含碳福利的分配。本文将贸易增加值分解法结合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工业品贸易增加值所隐含的碳福利分配及影响机制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美双边工业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福利分配中,碳福利逆差在中国,碳福利顺差在美国;(2)中美工业品贸易碳福利级差经历了“先扩大,后收窄”的过程,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双边碳福利不平衡状况重新呈现扩大趋势;(3)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对美进口规模扩大都有助于改善碳福利逆差的局面,但美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中间品和最终品需求以及双边复杂的技术关联结构仍是中国碳福利逆差的主导因素;(4)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可能将导致对出口国加征关税会通过降低进口消费侧排放的方式恶化加征国的贸易隐含碳福利。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同时覆盖中国加入WTO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两个重要节点,这对于重新审视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下双边贸易隐含碳福利分配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为中美未来贸易谈判以及全球碳排放责任认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碳排放责任认定的“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共担责任”视角,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别构建了开放经济下两个国家征收生产型碳税、消费型碳税和混合型碳税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从国家福利、碳排放量和企业利润等方面比较了这些征税方式的效果,分别得出了实现国家福利改善、碳减排和企业发展等目标的条件,并探讨了实现综合目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分别从实现国家福利改善目标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看,混合型碳税均优于生产型碳税;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看,生产型碳税优于混合型碳税;任何一种碳税征收方式无法同时实现所有目标,政府必须在三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在一定条件下消费型碳税或混合型碳税可同时实现福利改善和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金融起源于国际法促进有效减排的经济手段的应用。碳金融属于环境金融中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随着碳市场和碳信用的建立发展,国际法框架内外形成的碳交易都需要碳金融的支持和保障,而碳金融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获得公平和效率。因此,对碳金融概念的辨析及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面临问题的评析,将能推动碳金融在国际法规制下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广东低碳试点城市——江门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以碳排放总量、人均与地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强度为城市低碳发展测度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认为江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