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志玉 《活力》2013,(4):35-35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获得非法利益规避法律的规定义务.虚构或串通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以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手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实现非法目的。虚假诉讼是侵害国家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增加诉讼成本,浪费诉讼时间,给当事人本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恶劣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2.
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对传统的当事人范畴的一种修正,允许股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公司利益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起诉讼.对这-机制的设计,应坚持有利股东提起诉讼和防止恶意诉讼中取得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3.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逸萌 《企业导报》2009,(5):156-158
处分权作为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体现,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管理和处置的自由,并通过处分权的行使约束法院审判行为。因此合理地处理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扩大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加强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是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行政诉讼当事人概念与民事诉讼当事人概念并无二致.传统理论对当事人概念的界定是,与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关系的人是诉讼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指因民事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而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主体.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当事人概念与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为排挤竞争对手,手持"垃圾专利"为武器,江苏省吴江市一家阀门厂的厂长向同行提起恶意诉讼,竟将同行拖入长达三年之久的官司之中,不久前,这场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全国首例恶意诉讼赔偿案由南京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我们还不得不防范另一股"逆流"—滥用知识产权进行恶意诉讼。  相似文献   

6.
一、代理制度与其他章节相关内容的链接(一)滥用代理权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常见的代理权滥用的情况有:一是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二是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三是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律禁止代理权的滥用行为,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司法协助中存在的问题1、关于民事纠纷引起的行政诉讼问题当事人申请领取房产证之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对此并未提出任何异议。由于房屋转让、租赁、拆迁安置、继承、赡养等问题,产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的亲属以房产继承、分析纠纷等提起民事诉讼,但因当事人已申领房产证,其亲属在诉讼过程中败诉,于是亲属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种行政诉讼案会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民事纠纷中的事实法律关系存在,由于实施了行政行为,不能处理和解决民事法律关系,要先解决行政法律关系后,才能处理民事纠纷。这种行…  相似文献   

8.
恶意民事诉讼是诉讼领域中的病态现象,它们不仅不同程度的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国家原本短缺的司法资源,尤其严重的是,一旦恶意诉讼者假国家司法机关之手目的得逞,必然姑息坏人、冤枉好人,造成善恶颠倒、是非混淆,严重破坏司法公正、动摇国家法律权威,甚至引发法律信仰危机。这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也极大地阻碍和破坏了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鉴于恶意诉讼无益于社会正气的弘扬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本文针对当前民事诉讼领域中存在的恶意诉讼的类型、成因以及遏制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期望能对恶意诉讼的遏制和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何成 《企业导报》2014,(6):118-119
民事起诉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体现。它对于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起诉权的规定存在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从当前我国民事起诉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对如何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公益诉讼主要是为制约行政性权力而设的。近年来,公益诉讼已成为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各类公益诉讼不时见诸媒体报道。诸如诉请行政机关查处损害公益的行为,诉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维护建设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已取得非常显著成效。但由审计监督引起的复议和诉讼案件也不断发生。据审计署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全国由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引起的复议和诉讼案件共52件,其中20件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方式解决的,其余的32件,当事人未经行政救济途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在已审的15件民事诉讼案件中,人民法院采信审计决定的5  相似文献   

12.
<正>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司法实践中有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疏漏和受司法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观念的影响,使民事诉讼调解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弊病,有待于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的疏漏1.在法律及司法解释中没有调解适用范围的规定,致使调解适用面宽泛,某些当事人非法的目的、行为被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所掩盖,从而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  相似文献   

14.
一、代理制度与其他章节相关内容的链接 (一)滥用代理权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常见的代理权滥用的情况有:一是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二是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三是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律禁止代理权的滥用行为,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效代理。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链接点:(1)《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相似文献   

15.
纪慧敏 《活力》2009,(9):4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但是。由于我国公益诉讼的缺失,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法获得圆满的救济与维护,仅仅依靠公民以原告资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非常不现实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理论。当事人仅能获得其自身受侵害权利范围内的救济。而对于超出自身权利范围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无权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正式公布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今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根据上述规定,实施司法救助有两个必备的前提条件一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必须是当事人能够举证说明或者侵害行为显而易见。有申诉的希望或可能的;另一  相似文献   

17.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国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首次修改,但是人们所期望的人身保全措施等立法建议并没有被采纳.离婚诉讼是所有民事诉讼中身份关系最为典型的诉讼,通过对离婚诉讼和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离婚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民事诉讼当中的保全措施问题,很难保障当事人离婚自由的实现.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与经济、社会和家庭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离婚诉讼制度,对于正确保障婚姻自由,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借鉴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经验,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是保证证券民事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证券民事诉讼的权利救济功能和震慑违法行为功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公益诉讼的概念起源于古罗马法,是普通私权诉讼概念相对照形成,在罗马法时期又名罚金刑或民众诉讼.因此传承其法律宗旨一般的理解是公益诉讼是集团型诉讼,那么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如何在多元化的纠纷中明确,是依照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之规定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范围来认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相关组织,那么依据侵害事实的因果关系是否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如何让多元化主体来参与民事公益诉讼,从而使公益诉讼有效的发挥其功能.本文从各类型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是否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做一些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