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发展与占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发展的集约用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指出:重视城镇的适度规模是集约用地的必然途径;重视旧城改造是集约用地的有效举措;重视小城镇土地的空间利用是集约用地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小城镇也迅猛崛起,成为城市化的一大特征.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农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转化,耕地趋向减少的过程.因此,妥善处理好城镇用地扩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但同时,城镇建设在用地方面存在着诸如突破规划用地、未批先占、滥占耕地、低价征地等许多问题。一是部分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比较落后,城镇规划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为例,采用成本逼近法、市场比较法进行小城镇公共服务项目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测算小城镇公共服务项目用地基准地价。研究结果:对于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Ⅰ和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Ⅱ,一级区域和二级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异最大,其他各级区域之间的地价差异依次递减;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Ⅱ价格极差大于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Ⅰ。研究结论:城镇住宅用地定级和估价特征适用于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Ⅱ作为参考,城镇工业用地定级和估价特征适用于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Ⅰ作为参考;公共服务项目用地基准地价对土地区位敏感性的反映表现为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Ⅰ大于公共服务项目用地Ⅰ。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意味着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大城市群将是城镇化格局的发展方向,未来土地利用和城镇布局也将更为集约和紧凑。因此,在城镇化转型提质的新阶段,提供"增量"资源的土地一级市场的作用将逐渐减弱,而"存量"优化调整的土地二级市场的作用将日益突出。从土地供应数量上看,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2013年~2016年,国有建设用地的供应总  相似文献   

6.
芮明 《农村经济》2001,(5):39-40
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 ,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兴建工厂以及居民兴建住房必然要占用农民的承包地 ,这就形成了一个土地矛盾。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 ,归根结底是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合理用地的矛盾 ,是吃饭与建设、粗放与集约、计划与市场的矛盾。目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土地矛盾日益剧烈 ,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了。一、土地矛盾逐步剧烈的原因(一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不合理 ,使得土地矛盾加剧。城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为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创造适宜空间环境的过程。主要表现形式是城镇规划 ,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市场建设 ,文…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应从推动小城镇区划升级、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调整完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的配套政策等方面促进小城镇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就其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并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增长、农业产出和林业产值.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建设用地尤其是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过快、农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下降迅速、林业用地面积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存量用地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地级单元为主要对象,结合2004年开展的全国城镇存量用地调查数据,对当年的城镇存量用地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研究结论2004年城镇存量用地资源具有集中在东部地区、规模列前30位的地级单元、部分省份的省域中心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的"三集中"特点;当时全国约1/3数量的单元能够满足1年以上的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需求,而且这种情况在东北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从城镇存量用地资源的内部结构看,省会城市及其周边较发达地区闲置土地占较大比例,而远离省会城市的相对落后地区则空闲土地占较大比例;根据城镇存量用地绝对量、城镇存量用地规模占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的比重以及城镇存量用地规模与1996-2004年城镇工矿用地年均变化量的比例三个指标,可以将全部单元划分为8种类型,其中从单元数量分布看,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但三项指标皆高的单元具有明显的数量和规模优势,是城镇用地挖潜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根据城镇闲置土地的用途结构,又可以将全国各单元划分为4种用途类型,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主导型的单元不论在数量还是用地规模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工矿仓储用地将是国家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时重点关注和把握的用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作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之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问题逐步凸现.在四川省,这一问题已经显现. 近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对四川省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达地区用地需求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集约利用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城镇化的实质是劳动力流、资本流、信息流、就业流和资源流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南通市的实践表明,产业聚集和村镇居民点聚集不仅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而且通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为缓解用地矛盾找到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我国林业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玉林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2):166-169,172
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制度安排上存在与“社会办林业”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⑴在林地与森林资源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不严密与不完整;⑵林地和森林资源产权主体虚置、权能不清;⑶森林资源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扭曲,同时缺乏约束机制;⑷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安排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标准、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度安排不科学等问题。研究认为,要保障我国社会办林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对我国的林业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园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旅游客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森林公园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务之急是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本文从规划设计、景观建设、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森林公园应如何增强自身吸引力。其中重点对如何突出森林公园特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两方面选取投入指标,包括林业财政预算、年末在册职工数、林业中间消耗值和林业用地面积,从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两方面选取输出指标,包括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地改造面积,选取了2005~2010年的数据资料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为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地资源与林地资产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林地资源的资产特性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林地资源产权的评估、流转及其规范,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焦点之一;初步阐述了林地资源的基本内涵和属性,及其与林地资产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在林地资源利用过程中,既要考虑林地作为资源的特点又要考虑林地作为资产的特点,在两者发生冲突时,林地资产管理和利用应当服从林地资源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土地利用率的核心意义,原于其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禀赋稀缺的现状;发展厚朴林和杜仲林间作玉米与大豆系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林农集约经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林地流转市场的政府干预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秀英  沈月琴 《林业经济问题》2002,22(4):199-202,234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为理论依据 ,分析了目前南方山区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提出政府应及时采取措施来规范林地流转市场运作、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讨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情况下,如何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准确、资料更新及时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研究方法:实证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应该将土地管理工作重点转移到城市(镇)规划管理区,建立一套以城市(镇)规划管理区为重点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在这种新工作机制下,几项重大土地管理工作,如新一轮土地利用大调查、土地统计制度、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等,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方面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煤炭城市因其特殊的发展产生了城市的整体衰落和边缘化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的整体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塌陷区恶化问题。目前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改造已经成为煤炭城镇规划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资源枯竭城镇理论为基础,以黑龙江煤炭城镇塌陷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现场调研和规划为方法,以改善煤炭枯竭城市塌陷区发展为目的。深入探讨了黑龙江煤炭城镇塌陷区问题与危害,提出了黑龙江煤炭塌陷区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通过对塌陷区生态调整的思考,阐明煤炭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构想的现实性,为寒地煤炭城镇塌陷区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