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海》这部影片展现了现代都市里在巨大生存压力下情感淡漠、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人性扭曲。亲情、爱情、友情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靠金钱维系实属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哀。影片中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是对女性被金钱社会夹裹失去自我、人格毁灭的有力控诉。从人格塑造的角度剖析片中女性角色悲剧命运的根源,并通过培养主体性人格和独立性人格来完善女性人格的塑造,使现代女性在婚姻和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私人生活》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当代女性文学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而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由“先锋”而落入了《红楼梦》式的传统陷阱。  相似文献   

3.
胡凯 《时代经贸》2013,(10):139-139
该文章是关于《国际金融》和《证券与金融》课程教学经验的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背景,其次从作者自身这两门课的教学经历出发介绍了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情况,然后从这教学经历和实践总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类课程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东 《当代经济》2018,(12):136-137
人性的假设是任何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基于此,管理者的自我人格管理是管理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应该首先认识到成功管理者的人格特征,并以此为标杆,找到自身的差距,并通过有效途径对自身的人格境界进行提升.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黄老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淮南子》中管理主体的人格思想,探析管理者的自我人格管理的有效途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淮南子》中涉及到管理主体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即圣人、真人的人格特征,第二部分探讨作为管理者自我人格管理的思路的“返性于初”,第三个部分则基于管理哲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卢黎 《大陆桥视野》2011,(24):113-115
《呼啸山庄》和《荆棘鸟》两位女作家都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情投意舍、心心相印,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反对讲究门第等级的婚姻观念。不同的是,考琳·麦卡洛主张在遵守社会既有规范下的人间之爱,艾米莉主张超越世俗、超人间的灵魂之爱,精神之爱。艾米莉和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都体现出反抗男权制歧视欺压女性、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女性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女性观。不同之处在于,艾米莉的女性意识比考琳·麦卡洛更坚决、更彻底,考琳·麦卡洛认同男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观点,遵循传统只是反抗其不合理。不公正之处;艾米莉对男权社会却是坚决的反抗,以叛逆者形象出现。考琳·麦卡洛是不完全的女性主义者,她的观点较现实,能够被认同和接受。艾米莉是比较彻底的女性主义者.但是她的观点在当时不会被接受也行不通,只能是绝望的反抗,无力的叛逆。  相似文献   

6.
《紫色》是当代美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人公西丽从一个备受凌辱的黑人妇女成长成为一名经济独立、有思想、有意志力的坚强女性,从与男性社会抗争中找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主要通过西丽的成长史来探讨黑人女性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石萌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2+290-272,290
女性主义并不是一种批评方法,而是有助于认识媒介活动中性别的"刻板印象"。其中,女性是被建构的、男权社会的一种内化。在社会性别秩序中,所谓的"女人"都是固定的角色,而《末路狂花》从当代女性主义出发,探讨讲求多元发展和差异,强调理论和实践中关注因种族、阶级、年龄、性取向、性别认同而在女性之间出现的差异,并且拒绝以白人、中产、异性恋的女性主义的声音视为普遍和唯一的标准,要真正的发出女性的声音,拒绝歧视,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让更多人看到女性本质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来自维也纳的陌生女人用其短暂的一生苦恋作家R先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位为爱甘愿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女性形象。试图以女性主体意识为理论基础,来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一个新的解读,不难看出,在这部作品中茨威格选择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同情、怜悯之情。  相似文献   

9.
《老子》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老子》倡导摒弃杂念、回归自然、寻求宁静、节制情欲,理论阐述了心理调节、心理净化、人际交往、情感教育、生存智慧、德性教育等思想,实现培养心理素质与防治心理疾病的有机结合,契合心理教育的内涵。《老子》的心理教育思想,对加强现代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调节身心和谐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阐述莎士比亚在他的三部著名的爱情悲剧中,如何转变女性的被动为主动,如何摧毁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中心逻辑,从而消解传统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男性等于创造力"。三位女主角充满女性自我意识的勇敢言行对父权制的权威是一种直接的威胁,相反,三位男主角不断丧失自我约束力,成为否定自我和消融自我的弱者。莎士比亚以其细腻而又美学的角度表现了女性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状态,展示了女性健康、积极的性格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章是关于《国际金融》和《证券与金融》课程教学经验的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背景,其次从作者自身这两门课的教学经历出发介绍了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情况,然后从这教学经历和实践总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类课程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严惟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36+38-36,38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管理基础之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现企业自我警示、自我监督与自我防控的纲领性文件;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中小企业受到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企业定位、内部控制、资金筹措、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规避风险等直接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因此,借鉴和运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困境,破解经营难题,总结有利经验,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中所反映的黑人女性爱情取向观的成因和本质进行了剖析,指出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出现是美国社会对黑人妇女进行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所产生的自然结果,也是美国黑人妇女为争取自由与幸福所采用的一种斗争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解读徐小斌的中篇小说《双鱼星座》,并跃迁至女性创作化学的层面透视其内涵。该小说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叙述了觉悟的知识女性在现代生存中的尴尬处境及其反抗。而潜隐在本之中的是阴性反魅的意象;女性只有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重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风采,找回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这才无悖于人类永恒的发展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主题,一直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旨在揭示该诗多主题的特点。笔者认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既是诗人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又是诗人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更是诗人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会计法》至今已经实施了二十周年,建立和健全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应用《会计法》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小企业经营管理本身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围绕小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从具体方面对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借此希望小企业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监督小企业管理的作用,发展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7.
刘昆 《时代经贸》2010,(10):253-255
繁华与虚无,高潮与落寞,刹那芳华,一触即逝。王安忆的《长恨歌》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王琦瑶从繁华到落寞,从青春到年老的一生,这部作品在很多人看来,最大的特色是工笔画武的对上海的描述以及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传神把握。而笔者认为,长恨歌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人类命运悲剧性的揭示与探求,王琦瑶这个家常的漂亮的女人,在城市欲望的催化、男性欲望的物化、同性虚荣心的潜秽默化之下,自我欲望膨胀与迷失,希望自恃又难以自恃,到最后,终于死在了同样欲望扭曲的长脚手中。这不是王琦瑶一个人的宿命,欲望是全人类共有的心理需求,欲望的变化难以捉摸,很难给出治愈良方……《红楼梦》对欲望的幻灭给出了一个“空”字,但却带来巨大的悲凄;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表现了欲望达到顶点后的迭落,欲望由幻而灭,由爱而恨,这命运的跌宕,绚烂后的落寞正映合了这句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相似文献   

18.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露易丝在得知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的心路历程。2018年全美最畅销书籍《成为》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政治生涯,展现了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将出版跨度达一个多世纪的《一小时的故事》和《成为》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婚姻、家庭以及个人的追求,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以期展示女性意识的变化轨迹,启迪每一位女性都要做好自己,追求并最大化挖掘自身的价值,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19.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回国任云南大学教授后所著,出版于1946年。此书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婚姻、家庭、生育、社会结构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家庭基本三角”等重要创见。书中案例大都来自作者的田野调查或其他亲身经历,而且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丰富,并不囿于单一的文化范围,许多新颖的观点都是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的区别和共同点,思考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所得出。尽管由于时代限制,书中许多观点不能完全符合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不能对现状做出完全合理的解释。但书中许多创见仍然能在新的社会现实中得到印证,《生育制度》的理论至今仍对社会进步具有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在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强调了女性务必要有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表达的精神,建立独立于男性世界的自我意识.而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