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鸣 《经济》2006,(10):42-43
高度的经济外向性,使得我国经济对各种外部影响的敏感性也越来越高.从而外部的通货膨胀也就极易影响到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周申 《现代财经》2005,25(12):28-3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将导致市场准入程度的较大提高和各种外部冲击的显著增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入世后保持外部平衡的难度将会明显增大,经济外部失衡的潜在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为此,建立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汇率政策与外部平衡的关系.并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讨我国入世后的相关政策取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互接互补。一方面,通过经济互接互补,改善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了解和友谊,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经济互接互补,使我国更加明确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并通过外部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活力。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  相似文献   

4.
刘煜辉 《商周刊》2011,(4):30-30
外部需求强势可能会持续半年,甚至更长。这为中国收紧货币,把政府投资需求压下来,而不至于经济大幅减速创造了机会。经济“软着陆”之门已经为中国开启。中国开始严控影子银行体系业务,年内1.66万亿银信产品要回到表内。同时,考虑到全社会融资规模和实施动态差别准备金率等新提法,昭示着“逆周期宏观审慎框架”的政策思路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5.
郭楚 《新经济》1997,(8):28-30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后,人们更加关心香港的前途。的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香港已不能像八十年代那样有平均8.2%的高速经济增长,而且今后也可能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是,由于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中国内地实行“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6.
1994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测吴强,孙文博一、1994年我国所面临的经济条件1994年我国所面临的经济条件,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总的来说,内部条件趋于紧张,外部条件难有好转。1.内部条件有松有紧,总体趋于紧张。(1)从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7.
外部经济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管理层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外部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综合运用汇率和货币政策、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以及外资与外贸政策以实现外部经济基本均衡的思路与政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评论》2014,(1):F0002-F0002
中国与外部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迫切需要以较高的频率紧密跟踪外部经济运行的最新进展,判明未来外部经济运行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重点剖析外部经济运行当中出现的重大事件,从定性和定量两各方面探究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3,(9):4-5
林毅夫:中国有可能将8%的增长潜力变为现实增长率 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面对外部周期下滑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很大,政府的财政状况和民间的储蓄率很高,尚且有3.4亿美元的外汇储,在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只要采取必要的反周期的积极财政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可以稳定在年初预定的7.5%的增长目标之上。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09,(6):110-111
中国以其增强的宏观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低迷中脱颖而出。作为全球少数的经济增长池之一,以及一个具备突出偿付能力的债权国,并已开始向陷入资金困境的机构提供救助并向战略基金提供资金.这些似乎都显示出中国已开始向成为世界下一个超级大国的梦想全力迈进。对于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来说,所有这些宏观增长故事都令中国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然而近期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并没有达到外部投资者的预期,亦未显现反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外部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失衡是中国经济面对的一个重要外部矛盾。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中国与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巨大,贸易摩擦增多,西方国家增强了贸易保护以便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部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失业加剧。为解决面临的困境,中国需要从对外经济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波动有很强的相关性和长期的均衡关系,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有正向关系;日本与中国经济间却是负向关系。美、日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会通过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中国。因此,为了降低美日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贸易必须走多元化的路子,而且应减少对国外资金流入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内部的雇佣劳动关系与外部市场关系有本质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抹杀了这种差异,其产权范畴不够准确严密,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经济发展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分析了企业的本质和功能,论证了企业产权的结构和成因、产权的分离和让渡,具有逻辑自治性和很强的现实解释力,能够指导我国产权改革走上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鱼晋华 《经济师》1999,(8):64-65
一、通货紧缩分析在世界金融、贸易、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潮流下,中国的经济尽管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受外部的影响亦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增速自1992年达14.1%的最高峰后,一直处于回落状态。199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7.8%。尽管这样的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导刊》2014,(5):86-87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消费及进出口增速均持续回落,中国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考虑外部因素,今年上半年经济有望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9):F0002-F0002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目前是中国企业进行国际扩张的大好时机,应当积极主动.把握机会。”昨天,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的国际并购投资策略”研讨会上,威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鲁杰罗(RuggeroJemaa)认为,一方面中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有利经济环境和政府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理嘉 《时代经贸》2012,(18):89-89,109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导刊》2014,(6):86-87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及消费增速持续回落.未来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外部需求回暖,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外贸形势有望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9.
编辑部声音     
《资本市场》2013,(11):2-2
阅读提示: 1.美国经济目前基本在延续金融危机前拉动总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也需要根据全球化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平衡外部和内部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称雄中国金融业百年之久的山西票号具有一整套独到的经营管理制度,对现代商业银行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票号经营管理制度的形成深受当时外部环境的影响,从票号经营管理制度形成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探究影响票号经营管理制度的核心因素,指出山西票号独特的经营管理制度是基于当时外部的独特环境而形成的,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