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这些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了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2和2003年两年,中国轿车产量急剧增长,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稳定且快速的增长阶段,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24.3亿元,销售额与2004年的同比增长高达36.3%。  相似文献   

2.
黄晏陵 《中国经济信息》2011,(15):80-80,F0003
中国是全球汽车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世界上知名的整车厂家大都在中国有投资,大有得中国得天下之势。随着整车厂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跟随客户的脚步,许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到中国来投资建厂,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茁壮成长。采埃孚便是其中一家极具代表性的成功企业,已成为中国汽车传动和底盘的可靠供应商。  相似文献   

3.
经纬 《中国高新区》2011,(8):124-126
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曾经对中国汽车市场勾勒过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蓝图: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4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0%);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重庆经济》2006,(4):18-21
一、汽车产业 (一)“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背景厦市场分析预测 1.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首先,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性产业。全球汽车生产企业“强强”联合,产业更加集中,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在最接近市场的地方布点整车企业,零部件正在广泛实行通用平台、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的供货方式。汽车产业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零部件工业作为独立产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第三,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观察》4月29日】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还在成长的汽车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诺亚方舟”。正在举行的上海车展也成了全球大小汽车公司争相朝圣的“麦加圣地”。GM希望中国市场能帮助其保全自身,甚至东山再起。大众(Volkswagen)则已借助中国市场把丰田挤下了全球销售冠军的宝座。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11,(5):6-6
4月,人潮涌动的上海车展,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热度。上海车展已经俨然成了全球汽车厂商各展绝技的舞台,因为这里——是全球汽车业现在也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厂商们在中国市场里的博弈,已经成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而在庞大本土市场的滋养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参与者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角力中。其中,合资自主品牌的不断涌现,就是中国本土大型汽车制造商希望争取更多产业话语权的行动之一。继广本理念、东风日产启辰等之后,南北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主流合资公司,也都宣布计划推出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这些品牌将逐渐在低端市场对现有外资品牌进行替代和补充。在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上,新登场的合资自主品牌们成为车展上不可忽视的一支经济型汽车主力军团。  相似文献   

7.
高云 《中国经贸》2013,(2):67-67
我国汽车营销,严格地说是在九十年代初期的物资流通体制改革之后发展起来的。而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汽车营销格局才加快形成。一方面,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汽车市场以每年24%的速度高速增长,并于2010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车市场,私人购车已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各种资本纷纷进入汽车行业,新车型频频推出,车市价格战连绵不断,大部分汽车厂家也开始尝试各种营销手段,打造一批强势汽车品牌,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至今仍然较低,只有5%左右,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业真正进入营销时代。  相似文献   

8.
与全球汽车资本市场景况一样,中国汽车资本市场去年也在金融风暴中,由牛市急转为熊市。眼下这个冬天,对车企来说是个坎——资产重组屡屡受阻,整体上市未能如愿,已上市的股价大跌,利润纷纷跳水。展望2009年,中国汽车资本市场将何去何从,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0.
香港商情     
林影 《沪港经济》2008,(6):70-71
汽车 港商纷纷看好内地汽车市场 内地是全球第4大经济体系,汽车工业更是推动其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中国是全球第3大汽车生产国,亦是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2008年预计汽车生产将超过1千万辆,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因此香港汽车工业商纷纷看好内地汽车市场,竞相进入,并利用近水楼台和先进技术的优势,期望能长期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1.
九州     
《走向世界》2014,(40):14-14
中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出口美国 China's New-energy Vehicles Exported to America for the First Time 中国汽车打开欧美市场的梦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突破。据报道,江淮汽车股份公司将向美国GTA公司出售新能源汽车。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是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新能源汽车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能够在进入美国市场取得突破,将有助于中国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平湖依靠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逐步"驶"上快车道。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下,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优势企业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平湖极具成长潜力的一个产业。2014年,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税10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是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这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雄风、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能否在本土市场抵抗住来自海外对手的迎头碰撞。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并连续两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这带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支撑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按照汽车产业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要具有领先世界汽车产业的能力,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要适度超前发展,这其中,汽车密封系统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作为行业翘楚,中国优秀的汽车密封系统供应商——北京万源瀚德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在汽车密封系统市场独占鳌头。与9年前相比,万源瀚德现已步入第二次腾飞发展阶段,已实现对一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7,(15):32-33
【法国《世界报》3月30日】在欧洲尚不引入注目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看中了非洲。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阿尔及利亚这个继南非之后的非洲第二大汽车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的真正实验室。而中国汽车要进入欧洲市场或许还需10多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文 《东方经济》2004,(4):10-15
如同当年网络公司大潮的兴起与破灭一样,如今,全球汽车业似乎也在经历新的震荡与大起大落。在美国遭遇9.11事件以前,美国汽车市场销量连年增长,其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份额也在同步扩大,并由此带动全球汽车产量的激增与市场的快速扩展。在2000年底时,仅美国三大汽车商在全美及北美地区市场的汽车销量就已达1780万辆,大大超过了90年代中期,美国汽车制造商们曾经创造的年销量1600万辆小轿车和轻型卡车的销售纪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业的增长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增长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汽车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居于龙头地位。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着爆发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汽车行业:增长10倍2000年,国内汽车销量是200万辆,主管部门预测2005年将达到380万辆,结果2002年就达到了,2010年已高达1800万辆。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一个汽车大国的汽车社会已经加速成型。但十年的繁华,并未能成就一个汽车强国。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功还欠火候,交通拥堵、能源供应、环境保护的制约在未来也将越来越明显。一个由大变强的汽车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